词条 | 中国西北与东南土地利用变化及比较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西北与东南土地利用变化及比较 作 者:全斌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511101754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 元 内容简介《中国西北与东南土地利用变化及比较》进行中国东、西部区域的跨梯度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对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过程的深入理解与阐释,而且也有利于丰富区域性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内容。《中国西北与东南土地利用变化及比较》运用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和“3s”技术,采用图形思维、地学认知与信息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对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生态类型区的宁夏六盘山区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全斌,湖南衡阳人,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99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硕士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2004年在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先后教授GIS原理与应用、土壤生物地理学等系列课程。2007年7月至今在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理信息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7年2月6日至2007年4月21日在日本筑波研修。主持与参与相关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图书目录第1章 绪论 1.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综述 1.2 本书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市土地利用条件的分析 2.1 六盘山区地理区位 2.2 六盘山区自然条件分析 2.3 六盘山区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4 厦门的地理区位 2.5 厦门韵自然条件分析 2.6 厦门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第3章 基于时空模型的六盘山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3 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图谱分析 4.1 引言 4.2 土地利用及覆被图谱合成、建立与分析 4.3 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增势图谱的分布特征 4.4 土地利用增势图谱前后期变化的比较 4.5 土地利用减势图谱前后期变化的比较 4.6 小结 第5章 六盘山区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3 耕地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的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与步骤 6.3 对模型输出结果的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评价 7.1 引言 7.2 研究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4 小结 第8章 土地利用变化下的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的演变 8.1 引言 8.2 研究方法 8.3 土壤侵蚀现状及图谱变化的基本特点 8.4 各县土壤侵蚀面积比例的变化 8.5 土壤侵蚀变化的建模分析 8.6 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变化的耦合分析 8.7 小结 第9章 基于地理知识的厦门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遥感系列制图 9.1 引言 9.2 综合系列制图的理论基础 9.3 厦门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系列图的内容和分类系统 9.4 综合系列制图的方法 9.5 小结 第10章 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的分析 10.1 引言 10.2 区域概况 10.3 数据来源与方法 10.4 土地利用变化的综合分析 10.5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0.6 小结 第11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比较 11.1 引言 11.2 研究区概况 11.3 研究方法 11.4 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分析 11.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比较 11.6 小结 第12章 六盘山区、闽东南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比较及借鉴日本MIDORI模式 12.1 引言 12.2 六盘山区生态农业模式 12.3 闽东南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的模式 12.4 日本生态农业模式 12.5 六盘山区、闽东南地区及日本生态农业模式的比较 12.6 “美多丽”(MIDORI)的特征与优势 12.7 讨论与启示 第13章 六盘山区与厦门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比较借鉴 13.1 六盘山区生态功能及地位 13.2 六盘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环境响应与安全 13.3 六盘山区借鉴厦门发展的经验教训 13.4 六盘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3.5 小结 第14章 结论与展望 14.1 总结与发现 14.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