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章村煤矿
释义

章村煤矿简史

章村煤矿是一座古老的矿山,地下煤藏相当丰富,属于无烟白煤,是化肥工业的重要原料和民用生活然料。为了发扬煤矿工人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让青年矿工了解老一代矿工的艰苦奋斗情况,增强主人翁思想,通过老职工座谈和走访调查,搜集了建矿以来至“文化革命”前的历史资料,并参照《沙河县志》及河北省矿务局1949年编印的《章村煤矿情况汇集》等材料,编写了本矿简史。

一、解放前的情况

本矿地处河北省沙河县境内,属于邯邢基地的一部分。南有峰蜂、邯郸两个矿务局,北有邢台煤矿、綦村铁矿,西临显德汪煤矿,东距京广铁路十七公里。

煤炭为人类所认识所利用,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程,章村煤田的开发,也有其历史的功绩。根据《沙河县志》记载,早在九百年前的北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47年,窑坡村附近就有煤矿开发。当时把煤叫做“石炭”,章村、三王村、窑坡、显德汪一带,到处都有前人开掘煤矿留下的废矿井与矸石堆。据有关资料记载,章村煤矿在清道光年间,有山东杨、牛两个 道台开过矿。 现在的章村煤矿二井一带在清朝咸丰年间即有人井采过。光绪初 年有个宋道员曾采用机器在此地吸水采媒,至光绪四年因连绵大 雨,山洪成灾,井筒淹没,此窑报废。据《沙河县志》记载:当 时官府对煤矿捐税很重,三王村同心坡煤矿因抗交捐税在道光元 年被官府封禁,后于光绪二十二年才恢复生产。古时开煤矿,提 升排水都是用人绞辘轳,遇到流沙层和大量涌水就无力抗拒。由 于这一带煤炭储量多,面积大,地表覆盖薄,没有流沙层,凿井 比较容易,所以小煤窑星罗棋布,到处皆是。

本矿区大量采用近代化的蒸气机作动力,是从1922年开始的。 这年北京资本家冯树选定在这个地方投资开煤矿,经国民政府批 准领了营业执照,委托代理人武清县李席珍、山东李松年来此建 井,地址在三王村西一里,定名“公孚葆矿”。送就是章村煤矿 的前身(俗称公司煤窑.解放初期叫大众煤矿)。李席珍刚来开

矿时,这一带有民办小窑三十多处,都是人绞辘护,手工开采。而李开矿,则采用蒸气锅护,蒸气绞车,速度快,效率高,建矿仅 用两年时间,1925年即正式产谋,日产原煤24吨左右。此后,新 矿井不断增加,到1935年,先后建成柏树地、宋家岭、上小窖、 麦子地、孝子台、高楼窑等十六处矿井,平均日产原煤一百吨以 上。资本家冯树每半年一次派其二子冯士其来矿检查并索取利 润。1931年至1938年最盛时期,工人达一千多,日产原煤400余 吨,在八对矿井中,有两对矿井提升使用蒸气绞车,井下排水 使用手扳水泵和牛皮包,成了沙河、邢台一带最大的煤矿。当时矿 上主要管理人员、管账先生是从北京、天津带来的,机电技术骨干是从河南彰德府等地招聘的,其他工人和井下工头、窑匠等都 是从附近农村招收的。管理机构首席是经理李席珍。其次是副经 理李松年及总办吴某。下有管理地面供应销售的叫“大金章”, 管井下生产技术的叫“窑匠”,管招工、记工、发工资的叫“寻 人铺”,管财务的有头柜、二柜记账先生,负责治安维护秩序的 有矿勇70多人和沙河县派来的十二名护矿巡警。

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本矿区曾是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阀、土匪豪绅互相争夺之地。1922年建矿以来,反动军阀、土匪、会道门、汉奸卖国贼都把这个矿着成一块肥肉,你 争我夺,互相吞并,都想到这里榨取工人的血汗。1927年河南反 动会道门天门会赶跑资本家,夺取了本矿经营权,利用迷信骗人, 宣扬刀枪不入,对矿工及周围农民残酷迫害。天门会匪徒的恶 行,迫便当地工农群众奋起反抗,各村农民都成立自卫武装组 织,并向驻扎在邢台的奉军告状。半年后,驻邢奉系军队打来, 只在距矿十多里的王岗岭上放了两炮,炸毁煤矿一座楼角,天门 会匪徒就仓惶逃命。在逃走时被群众打死很多,只跑掉一些头目 和十八名带枪的骨干,其余全部落网。会首张文明也被白塔群众打死。天门会走后,李席珍又返矿组织生产。

1931年,驻守邢台的反动军阀石友三,为了筹敛军费,又将 李席珍绑架到邢台,后用一千元大洋赎回。“七·七,事变后,日 寇入侵,治安紊乱,经常有人到矿哄抢财产。李席珍为了维持生 产,请来窖坡村石京兰为首的民团武装到矿防守。不久:永年县 土匪杨兰子部侵入矿内,骑在工人头上作威作福。当时国民党不抗 日,只顾南逃,本矿职工连遭过路军队抢劫,尤其是国民党孙殿 英部队曾经来矿骚扰,住在芝麻地矿井楼上,随便抢劫和抓人, 闹得人心惶惶,生产中断。

1938年春,我八路军由晋东开来,赶走顽匪,对工人进行革 命教育,并支持工人罢工,与资方谈判增薪。当时我党干部王征 (沙河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姚广录等同志经常深入在矿工中宣 传抗日救国,并代表工人与资方代表崔德成等谈判,使矿工工资 由每天0.82元增到1.15元,并允许工人上井时往家背煤。当时我 党在矿工积极分子中吸收邢应勋、王林秀等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1938年5月成立起党支部,八路军地方工作团姚广录同志任支 书,邢应勋任组织委员,王林秀任宣传委员。党支部建立后,接 着又召开了工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工人抗日救国会”,选 举郑东芳(小工头,争取对象)为主席,邢应勋为付主席,王林 秀组织委员,陈长生宣传委员,郑和尚除奸委员,李同保武装委员,刘双生活委员,并召并了全体工人参加的庆祝工人抗日救国会成立天会。

1938年6月.日寇及皇协军高德林部队大举进犯,我军当即 与工人一起撤道。伪匪军高德林即以本矿区为据点,一面强迫留在 矿上的工入为其挖煤,一面依仗日寇势力搜刮民财。高匪经营煤 矿,没有坑木,就到附近农村砍树、抢木料;财政紧张,就发行 自制的纸币,凭着皮鞭、刺刀在矿区内流通。他们在矿区挖深沟、 垒城墙、建碉堡,把煤矿变成军事要塞,并在其司令部围墙内办 起兵工造枪局,能造机枪、手枪、手榴弹等。造枪局共有 八十多人,车床二十多部。高匪所属三个团不久全部换上新生产 的“德林”式枪支。高德林得此宝地后,野心勃勃,在日寇卵 翼之下得意忘形,先称旅长后称司令,经常下乡烧杀抢掠, 几乎每天公开杀害群众。桃树地矿井西沟,地名叫“午朝门”, 是高匪的刑场,经常尸骨迫地,血腥熏人。1941年7月,八路军 为了惩戒伪匪,援救矿工,在群众配合下,对矿区搞了一次武装 袭击.将桃树地、麦子地两对矿井的锅炉、绞车炸毁,高德林匪 伙龟缩在司令部围墙内不敢出窝,在日本飞机掩护下才得逃生。 此后,麦子地、桃树地两对矿井被水淹没,高匪怕死,将司令部 与造枪局搬往邢台,派其内弟主碧堂与赵副官留在矿上镇守,并 到孝子台恢复旧矿井继续出煤。苑们把“孝子台”改名“将军 岭”,这里有两对矿井,一对井采用蒸气机提升,一对井是人绞 辘轳生产,直到1945年解放。

煤矿工人在旧社会是人下人,被称为“煤窑子”,身上压着 三座大山,地主资本家、日寇、皇协军等反动统治阶级只管发财 享福,不把工人当人看。当时,工人每一个班在井下劳动24个小 时,把头“大轱辘”(即工头)在井下,手里拿着用腊条、麻绳 做成的鞭子,看到那个工人干活慢,就劈头盖脸地毒打,当时挨 打最多的是小运工与刮水工。刮水工整天泡在水里,一人管一个 地主,用柳斗从低处往高处倒水,水是一直舀,一直长,24小时 不能停,稍一打吨,坑水长满往下流,就挨一顿打。小运工是用 带车轮的腊条筐从煤头往井底拉煤,许多人排成队,一人拉一个 筐,工头坐在井底监工,随身常带的打人用具有腊条(叫作麻 糖)、麻绳(叫作面条),小运工的筐装不满挨打,跟不上队挨打,煤倒得靠后挨打,煤里有石头挨打,缺了趟更是挨打。谁敢 反抗,他们就交给伪军,轻者吊打一顿,重者致死。在井下劳动 不给工作服,胶鞋、安全帽、照明又不足,多数工人从头到背都 被石头碰成一块一块的伤疤。白塔村老工人刘寿,背上有二十一 块伤疤,就是在井下碰的。当时有一个工人,因受不了这些罪, 就在井下上吊自杀。白涧村工人李群保,在井下挨打后藏到老塘 水坑里,整夜不敢出来。后来.他哥哥把他找出来,也没躲掉工 头的再一次毒打。那时候资本家只叫工人千活,每班干24小时给 工资八角二分(折算十斤小米),其它没有任何福利。一班干24小时,两天才能上一个班,一天只挣五斤小米,又吃饭,又带干粮,不休班也仅能顾一人生活,家里有几口人根本顾不住 ,连煤 也买不起.有时从井下用干粮袋装点煤,被把头们发现就 要挨打。下元村考工人纪四片,一次在孝子台矿井背煤,被狗腿 子左忠发现,吊在井口辘轳上毒打一顿,还让洋狗咬伤腿,鲜血 直流。那时矿上没有澡堂、食堂和宿舍,只在寻人铺院子里摆几 个木盆子,让工人洗脸用,别说肥皂,连热水也没有。当时工人 外地人不多,多数住在矿周围三、四十里以内的农村。有的无家可 归,就住在砖窑或土窑洞里。孝子台矿井工人住在土窑洞里,一 次塌陷,砸死三人。当时矿上头目王碧堂的洋狗吃的是鸡蛋牛肉 汤泡馒头,工人却挨着饿干活,在井下劳动24小时,上井后还要 饿着肚子步行回家。所以,饿死、冻死、累死的不断发生。那时候 工人发生疾病或死亡,资本家一概不管,许多工人死后,连棺材 都用不上。尤其是在高德林统治时期,工人生命毫无保障,玉路 村老工人刘喜柱,下班后搭黑回家,走到中关村南坡,因劳累过 度,昏睡过去,正遇上皇协军路过此地,没等他醒过来,就被用 刺刀挑死。矿工孟双林,穿了一双皮底鞋,就被高匪说成八路 军,绑起来填进黑豆地矿井内摔死。当时兵荒马乱,连年战争, 煤矿不断停产,工人大批失业,失业的工人没有饭吃,又加上1942年开始三年灾荒,久旱无雨,在本地没法生活,只得到山西、井陉、石家庄等地逃荒要饭,不少人饿死在外地。如老矿工孟二 根,央业后到石家庄要饭,饿死在街头。由于战争不断,连年灾 荒,矿工外逃,便煤矿生产不断下降,人员大大减少,到1945年解放时,全矿只肴工人670人。

二、解放初期的生产恢复情况

1945年6月,日寇报降,本矿得到解放。9月份,由抗日政府所 属的太行工商管理局正式接管。从此,本矿获得了新生,开始了一 个新纪元。如果说过去煤矿是榨取工人血汗的地狱,那么解放后 的煤矿则是工人当家做主的天堂。

本矿在1945年9月由太行工商管理局接管后,到1946年6月改 由太行区党委经济部领导,1947年元月转交太行实亚公司领导。 1949年7月底,太行实业公司结束,将本矿划归河北省领导。

日寇、皇协军撒退时,对本矿设施进行了严重的破坏,只留 下两口三节锅妒也都超过了使用年限,有两部气绞车,提升能力 仅有半吨,有一条半旧钢丝绳、两台三寸气泵、一台四寸气泵。 虽有气泵,但没有锅炉和管子,不能使用。要想尽快恢复生产,只 有发动群众,依靠大家出主意想办法。

当时,在经理纪一民、副经理朱占亮、徐德、荣全林等同志 锁导下,将在矿的工人召集起270人.对他们讲了政府的方针政策,稳定了工人情绪,又请出三十多名老职员,座谈研究如何恢 复被破坏了的矿井和动力。领导提出战斗口号是:九月五日动工 恢复,十月一日开始生产。主要任务是检修两口锅炉和两部气绞车,先搞排水,恢复井下巷道。在检修中发现绞车锅炉上的 机器零件全被破坏,虽说本矿解放了,但邢台、邯郸等城市还没解 放,所缺的零件无处买,无法配。在这种情况下,矿领导又召开老 工人老职员座谈会,在会上提出高价收买主要机器零件。这个号 召得到广大职工响应,大家用实际行动拥护党和政府,不少人交 出机器零件,分文不要,有些工人手里保存的贵重零作则按市 价作了收购。当时工农群众刚得到解放,精神振奋,有的往矿上 送木头,有的来矿卖机器零件,有的来矿上找工作,对矿井的恢 复给了很大支持。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准备工作,即恢复了生产, 解决了解放区用煤的急需。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为了调动 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对在生产恢复中做出贡献的积极分子,及时 进行了表彰奖励。

本矿在恢复生产的同时,还担负着对敌斗争的任务。当时 大城市没有解放,本矿虽然解放了,敌人的残余势力还很凶,在 矿东南五公里的俏河村,还盘踞着土匪杨四子部队三千余人,为 了防止敌人袭击,本矿一面组织生产,一面组织全矿职工站岗放 哨,轮流值班,清查坏人。

当时恢复生产的矿井,就是孝子台井,定名“大众煤矿”, 在三王村西二里。由于敌人对井下煤田搞了破坏性开采,解放后 排积水,清理巷道,困难很大,产量上不去,并且煤质很差,爆 烈性大,很不好烧。为了发展生产和找好煤,搞好新老矿井接 替,领导决定从1946年起到章村村东(即章村矿址)建设新矿 井。

章村矿井1946年8月12日开工建井,当时是一片荒山。首先 开凿的一、二号井,是清朝时留下的旧井筒。这一双旧矿井因岩石 坚硬,涌水量大,只打了四十多米就被放弃。听当地人传说,这个 井见过三米高的煤,因井下水大排不了而停的。因此领导认为希望很大,便在一号井安装了锅护绞车.二号井安装了人绞辘轳, 预计动工后几个月就要见煤。

但是,因地质资料不清,只听当地老农的传说,事实上很不 理想。这个矿井见煤深度79米,前人只打到40多米没有见煤就停 了。在凿井施工中.岩石壑硬.涌水量大,只凭牛皮包排水,工程进展很慢,直到1947年第一季度孝子台老矿全部结束时,章村 一、二号井还未见煤。当时国家正在打仗,经济困难,上级也没 有大量资金补助企业,眼看职工没法开工资,这时,矿上党政领 导召集职工代表共同商定了三条办法:一是能够维持生活的,说 服他们暂不开支;二是不开支生活有困难的,就只开30%工资; 三是有的职工家里人口多,生活极度困难的,给开60%的工资。 就这样矿上也没有足够的款。在党的关怀下,太行实业公司拨给 二百万元冀南币,其中一部分还得用于购买建井急需物资,其余 用于职工开支。

解放后,工人阶级成了矿山的主人,当时老工人爱矿如家, 尽管困难很大,广大职工省吃俭用,仍然千劲很大。由于打井遇 到的水大,排水工具落后,大家都整班泡在冷水里平活。主井筒 涌水量大,每小时排水25吨。凿井是从水底下崩石头,为了提高 效率,在井口挂牌,各班开展竞赛,鼓舞了大家干劲。在生产恢 复中,职工中涌现出很多积极分子,为战胜经济极端困难做出了 贡献。当时干部是供给制,除伙食费与服装费外,每丹只发六斤 小米津贴费,生活很艰苦,尤其是老矿结束,新矿没有建成,搬 到新矿后,经理室与干部办公在一个小屋内,但人人都充满了朝 气蓬勃的革命精神。

三、四号井从1947年4月动工,到10月份就出了煤,到1948年9月矿井结束,共产原煤一万六千吨,尽管这只是采空了的矿井残 留下的一部分煤,在当时给主井建设在经济上起到了有力的支持, 经过全体职工的一致努力,一号主井在1947年11月见到了煤。经 过一段井巷工程建设,1948年5月开始小量生产,本井建设共用 21个月,初投产时,日产二、三百吨,到1949年平均日产达到 360吨,职工的生活也逐渐得到改善。

三、解放后生产建设发展情况

1945年至1966年这21年间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45年煤总产 量是35000吨,1966年已达到409615吨。

本矿上级隶属关系的变化:1945年9月由太行工商管理局接管;1946年6月改由太行区党委经济部领导;1947年元月改为太行实业公司领导;1949年7月31日划归河北省矿务局领导;1958年7月交邯郸矿务局领导,1959年元月归邢台大县县委领导;1960年5月14日又归邯郸矿务局领导;1962年底归邢台市委领导。

本矿党政领导干部的变动:党组织第一把手,1945年纪一民 任经理兼支书,1950年白巨武任总支书记,1953年张蕴辉任总支书记,1954年董印生任总支书记、党委书记(本矿原是党总支, 后按八大党章规定于1956年12月选举成立党委会,董印生由总支 书记选为第一任党委书记),1959年王西生任党委书记;1960年

5月崔广富任党委书记;1964年荣全林任党委书记,1965年崔希 金任代理书记兼矿长,至“文革”开始。行政一把手的任职项序 为:1945年纪一民任经理,1948年徐德任经理后称矿长,1956年 荣全林任矿长,1959年张宝善任矿长,1960年崔希金任矿长至 “文革”。

1945年本矿刚解放时,只有一个矿井出煤,最高日产仅30余 吨。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生产规模越来越大。1947年孝子台旧矿 井结束,将大众煤矿改名为章村煤矿。

章村煤矿一号井在1948年5月正式投产。当时生产条件很困 准,井筒上半部是前人留下的旧井,经凿通后.井筒不正,直径不一致,最小1.75米,最大2.l2米, 使高速度提升受到限制,一天才出煤二、三百吨,就这样维持了六年。当时提升使用白腊条大篓,容量0.4吨,井口把勾工人劳动强度很大。井筒不正很不安全。为了扩大生产,在1953年,一号井停产搞了扩建。至1955年一号井扩建竣工,年产能力达到20万吨,井筒直径由1.75米扩大到3.22米,井壁全用青砖镶。井筒提升将70马力汽绞车换成85马力汽绞车。此车提升速度快,井筒深度104米,提升一次只用25秒钟。该井提升容器将原来的白腊条大篓改成罐笼,井上倒罐车用上翻罐笼,并铺上轻便铁道,井底马机坡提升安装上40千瓦无级绳绞车,在440米长的16度斜坡上同时可挂20多个矿车,井下各个提升斜坡都用上电绞车,平巷运输由人拉腊筐、人推盘车逐步改马骡马拉矿车。1955年新城至本矿铺好铁路,能用火车把煤运往各地,改变了过去只靠马车、人推车、牲口驮的运煤方式,扭转了夏季堆积冬季卖的积压现象。由于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条件,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原煤产量逐年上升。在1955年峰、章电路架通后,井上下实现了电器化。过去本矿自办的小型发电站被淘汰。在1961年又完成郭、章供电线路二回路十一公里的线路架设,扩建了本矿变电站,此后电力供应更加充足,提高了电器化的程度。1958年后井下运输逐步用土造电机车代替了骡马运输,采掘全部用上电钻打眼放炮、电溜子运煤。

1966年一号矿井结束,只留下二井与三井两个生产矿井。其 中三井(窑坡矿井)1960年以前归本矿开采,1960年底因运不走 煤,产品积压停了产。1963年至1965年由沙河县经营,属于县办煤矿。1966年元月,并入本矿。1966年本矿铁路运煤又有新发展,在二、三井地面建成新式煤仓两座,井下出煤可以通过皮带直接装上火车,从而解放了井上运输工人的笨重劳动。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本矿的生产技术不断进行改革,在 1952年以前,采煤方法全是残柱回采,效率低,扔煤多,浪费资源。1952年开始,推行长壁回采,溜槽运输。后来又将工作面木 垛改为双排密集支柱,这一改革,不仅效率提高三倍,并且节约 坑木,有利安全。

多年以来,井下水大是一项最大的威胁,1949年因井下出 水,一次淹死九名矿工。1956年下大雨,洪水冲毁电路,造成矿 井被淹,临时采用柴油机发电排水,经常出故障不能正常生产。 1958年11月一坑车五大巷工作面出水,造成全井停产并把六大巷变成临时水仓。党和政府对解决排水设施问题十分重视,给予了 大力支持。现在全矿大水泵增到150台;300千瓦以上的大水泵有 46台,总功率能力23178千瓦。过去采用牛皮包排水,井下每小时 涌水量30吨就不能排,现在每小时几百吨水不可怕。

威胁职工生命安全的另一个问题是通风。本矿在1955年以前 全是自然通风,风量小,通风系统混乱,不仅造成许多工人患上矽 肺病,更严重的是瓦斯聚集,多次发生熏倒人员事故。从1955年 开始,采用了机械通风,安装上55千瓦抽风机,后又安上90千瓦 抽风机,井下风量达到每人每分钟4立方米。现在三个井口都安 装了大小风机,全矿共有抽风机十三台,每小时可向井下输送新 鲜空气1465立方米,大大改善了劳动环境,保障了工人身体健 康。

井下照明,1958年以前都是提小油灯或电石灯。1958年后改 用蓄电池矿灯。

井下设备,1958年以前,全矿仅有一个管子锅炉,有8马力 柴油机一台,汽绞车4部,抽水机一台,元车、牛头刨、钻床、 手摇钻、砂轮机、炼铁炉各一个,10门电话交换机一个,电话机 5个,全矿没有汽车,矿车全是从外地买来的无轴承硬磨硬。1959年上半年检修40千瓦以上的电动机还得运往石家庄。

现在仅汽车就有30多辆,其中载重汽车20辆,还有吉普车、 面包车、中轿、大轿,铲车、吊车、推土机、救护车、拖拉机等等。机修厂设备更是大量增加,现有金属切削机床50台,还有龙门刨、万能铣等等。机床动力,解放前靠人搅,后来利用蒸汽带动,现在都是电力带动。不但能检修大型电机,修配各种机器零件,还能自制机床、绞车、矿车等设备。自制的矿车除满足本矿生产使用,还供应其它兄弟单位。

四、随着生产发展,职工生活不断改善

在党的领导下,矿工成了煤矿的主人。煤矿工会举办了不少 福利事业,工人的福利待遇。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在工资方面,实行八级工资制。从1949年至1968年底,平均工资增长27.9%。

在劳保福利方面,1953年开始实行劳保条例,职工的生老病死僵残都得到国家的经济补助。本矿医院现丰发展到一百张病床,并有多种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如超声波、脑电图、心电图、X光机等 ,为提高诊断水平创造了条件。

在劳动保护方面,按期给工人发工作服、胶鞋、安全帽等。从1961年开始,冬季还发棉工作服,夏季发防暑降温费,冬季发取暖费。为了预防矽肺病,对粉尘作业场所,采取了 防尘、灭尘 措施。对岩石掘进工人发给岩石补助费,对患有矽肺病的职工, 每月发给生活补助,矿医院还对矽肺病人设立专门门诊,专职医

师,加强治疗工作。

在津贴补助方面,实行入井津贴、夜班费、免费班中餐、班 组长安检员津贴、工伤住院膳费补助、医院卫生津贴、学校班主任津贴和婚、丧、产、探等有资假期待遇。

两堂(食堂、澡塘)一舍(宿舍),比解放前有了巨大的变 化。解放前资本家把矿工当牛马使唤,矿上除去供资本家、把 头、日伪汉奸们享受的小澡塘、小食堂、楼台房舍外,根本没有 工人存身之处。工人下了班,从井下上来回到家里才能吃饭,除 去眼睛与牙齿是白色,其它都粘上黑煤,被诬蔑成“煤黑子”。 解放后有了食堂、澡塘、宿舍,职工劳动以后能够洗好澡、吃好 饭,充分休息。职工宿舍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开始住地铺、通 铺。现在每个职工都有一张床一个棕垫,部分单身职工宿舍已实 行旅馆化、公寓化,有专职服务人员为职工拆洗被褥,清扫卫生打 开水。

澡塘是煤矿不可缺少的设施,本矿三个井口,有三处澡塘, 总面积2300平方米,澡塘内设置更衣柜、暖气、电扇、淋浴间和池 塘。工人上井都能洗热水澡,“煤黑子”的形象再也着不见了。

职工的文化生活,解放前,根本谈不上,现在东西两矿都有 俱乐部影剧院,还有广播站、图书馆。俱乐部经常放电影,有时 还演戏,矿上还有文艺演出队,不断组织职工业余文艺演出和各 种球赛。还给许多单位购买了彩色电视机,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 活。

目前,住矿职工家属约有600多户,多数都有电视机、收录 机、洗衣机,还有的买了彩电、轻骑摩托车等等。这些生活条件 的变化,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煤矿职工的关怀,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