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傣族酸汤
释义

傣族酸汤,是傣族最喜欢烹饪的汤菜之一。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能。傣族主食糯米,所在地气候炎热,经常流汗,因此,对可以促进消化、收湿止汗的酸食需求量较大。为满足人体的这种需求,傣家人加工了不少带酸味的菜肴。酸味鲜汤。就是众多酸味菜肴中特色独具的煮品。

傣族酸汤

带有酸味的汤菜,是傣族最喜欢烹饪的汤菜之一。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健脾、开胃、增进食欲的功能。傣族主食糯米,所在地气候炎热,经常流汗,因此,对可以促进消化、收湿止汗的酸食需求量较大。为满足人体的这种需求,傣家人加工了不少带酸味的菜肴。酸味鲜汤。就是众多酸味菜肴中特色独具的煮品。

酸味汤菜,较有名气的有酸笋煮鸡、酸笋煮干巴、酸笋鲜鱼、酸笋煮肉、酸笋煮黄鳝、酸笋煮牛杂、酸笋煮田螺、酸笋煮芋杆、酸笋煮螃蟹等。

酸笋煮鸡

傣语叫做“克糯松赛盖”。主要原料是鸡肉和酸笋;配煮的佐料,有青辣椒或辣椒油、生姜、芫荽、荆芥、薄荷、野花椒粉。烹煮方法,是先把鸡宰杀、褪毛、剖腹去杂,收拾干净后切成小块;过酸的酸笋,先用清水略微漂洗,捏干;佐料洗净切末。主料、配料准备齐全以后,倾油入锅,将姜末炒香,加入食盐和鸡肉翻炒片刻,让肉吸油、吸盐。至鸡肉七八成熟时加入汤料煮沸后,加入酸笋、食盐、味精与辣椒,至鸡肉与酸笋熟透,撒人芫荽、荆芥薄荷,用碗盛装上桌供食用。这道汤菜,味酸而鲜,略带辛辣或麻辣,极开胃口。

酸笋煮干巴

傣语叫做“紧项克糯松”。主要原料为牛肉干巴或兽肉干巴(火腿亦可);配煮的佐料有酸笋、生姜、大蒜、荆芥、薄荷、香茅草、芫荽、野花椒、草果、八角、辣椒或辣椒油。烹煮方法,是先将干巴横向切成薄片;酸笋用清水略加漂洗后捏干;佐料洗净切末。主料、配料准备齐全以后,倾油入锅,加入敲扁的草果、八角、生姜、大蒜、野花椒略加煸炒,至香味溢出时,倾汤入锅,加入干巴薄片首先煮饮,至于巴达七八成熟时,加入酸笋、辣椒、香茅草结继续煮至干巴和酸笋熟透时,撒入荆芥、薄荷、芫荽,连汤带菜装入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菜中的干巴软而易嚼,具有干内的香味。汤酸鲜略带辛或麻辣,味美可口,开胃健脾。

酸笋煮干巴这道菜,据说也是首先出自那位烹饪绿叶包整鸡的波炸之手。民间传说,那位波炸在领主司署掌厨时,宫中有位不喜欢吃鸡鸭鱼肉,只喜欢吃火烤干巴的公主。公主佐餐的干巴,要先用微火烤至七八成熟,用木锤将肉稿松、敲散,浸一次食油,再重新烘烤至香脆。这种干巴,虽然香脆可口,但十分热燥。公主天天食用这种食物,不时咽痛脖痒,口舌生疮。为此,波炸不时受到领主管家的责骂。但波炸把鸡、鸭、鱼、肉端到公主面前,公主不仅不肯食用,还砸碗甩筷,怒斥波炸。寄人篱下的波炸,为侍候好领主的掌上明珠,反复琢磨烹饪干巴方法。他先把干巴敲松、敲散,抹上猪油用芭蕉叶包好,如蒸整鸡般出来让公主品尝。谁知公主把一片干巴刚送进嘴便“呸”地吐了出来,她皱着眉头用眼盯着管家问:“这是什么干巴?是不是你叫波炸这么做的?”

“公主息怒!”管家陪着笑脸,弯着腰说:“火烤干巴过于热燥,小人叫波炸做些不热燥的干巴让公主品尝。如果这蒸干巴味道不好,小人叫波炸另做一种。”

管家把那盘绿叶包蒸的干巴端到波炸面前,说:“蒸干巴公主一口没尝,你得想法重做一种干巴,公主吃不下饭,你我都提当不起。”

波炸苦苦琢磨一阵,重新烘烤了一盘牛肉干巴,放在配有各种佐料的酸笋汤中熬煮了一阵,送给公主品尝。公主吃了一口,脸上便露出了笑容。从此,酸笋煮干巴便成了公主的下饭菜。这道菜也从此传到民间,流传下来。

酸笋煮鱼

傣语叫做“克糯松赛巴”。主料用鱼可以是新鲜的鲤鱼、鲫鱼、草鱼、鲢鱼、罗非鱼(最常用的是罗非鱼),也可以是腌渍晒干的干鱼。主要配料是酸笋和生姜、大蒜、辣椒、芫荽、野花椒粉、荆芥和香茅草。烹者时,先把鲜鱼去鳞、去鳃、剖腹去杂,收拾干净,切块(泥鳅、小红尾巴鱼等小鱼不必切块);酸笋漂洗后捏干;佐料洗净切末。各种用料准备就绪后,倾油入锅,煸炒姜末、蒜泥、野花椒与青辣椒,至香味溢出,加入食盐,倾入情汤,投入鲜鱼、酸笋、香茅草同时煮制。至鱼与酸笋煮熟,撒入荆介、薄荷与味精,连汤带菜装碗上桌供食用。

第二种烹饪方法,是把收拾好的鲜鱼略微抹些食盐,先用热油煎黄、煎熟,再把酸笋盖在鱼的表面,倾入用姜末、蒜泥、辣椒、酱油、味精和冷开水调好的汤料焖煮,至料味被鱼吸收、酸笋熟透,即装盘上桌供食用。

两种酸笋煮鱼,因煮法不同,味道亦不同。前者汤汁多,汤酸辛,鱼肉虽鲜但味淡。后一种煮法汤汁少,酸鲜辛,鱼内虽鲜但味淡。后一种煮法汤汁少,味权鲜辛辣,鱼内香鲜液,酸笋虽有酸味,但鲜美无比。

酸笋煮肉

傣语叫做“克糯松赛紧”。供煮的主要原料,多是不太纯净、筋肉夹杂的牛肉、兽肉、猪肉和酸笋。配煮的佐料,有生姜、大蒜、草果、八角、野花椒粉、芫荽、薄荷、辣椒、荆芥、香茅草等。煮制之前,先把肉洗净,切大小相等的块;酸笋漂洗后捏干;佐料洗净切末。烹煮时,倾油入锅,首先煸炒拍松的生姜、大蒜、草果、八角、野花椒粉与青辣椒末,至肉充分吸收酱油和佐料香气。至肉的水分炒干时,加入清汤,把肉煮至肉扒笋熟,装入有薄荷垫底的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煮肉,肉扒易嚼,肉味略带酸辛,油而不腻,口感极好,汤鲜中带酸,酸中夹辣,可口开胃健脾。

酸笋煮黄鳝

傣语叫做“克糯松赛印”。主要原料是新鲜的黄鳝和酸笋;配煮的佐料有青辣椒(辣椒面亦可)、野花椒、生姜、大蒜、芫荽、薄荷、荆芥、香茅草等,烹煮前,将黄鳝宰杀去杂剔骨;酸笋略加漂洗捏干;佐料洗净切末。烹制时,倾油入锅,煸炒妆末、蒜泥、野花椒和辣椒,至佐料飘出香气时加汤及酸笋先煮,酸笋达八成娈时,加入黄鳝、香茅草结、食盐、味精,至笋熟黄鳝可食时,加撒薄荷、芫荽,装入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菜,碗面铺绿,气香,黄鳝鲜嫩,略带酸辛,汤与酸笋既酸且鲜,味美可口。

酸笋煮田螺

傣语叫做“糯松克怀”。主要原料是新鲜的田螺和酸笋;配煮佐料有姜、蒜、辣椒、野花椒、荆芥、薄荷、香茅草等。烹煮方法见“田螺小吃”。

酸笋煮螃蟹

傣语叫做“克糯松赛布”。主要原料是新鲜的螃蟹和酸笋;配料有青辣椒、薄荷、荆芥、野花椒、芫荽、鲜香茅草等。烹煮之前,将螃蟹用清水冲洗,使蟹体不沾污物,去掉蟹壳,洗净(有带壳活煮者,不去壳便投入锅者煮制);酸笋用清水略加漂洗,捏干;其他佐料洗净切末。主料、本料准备齐全以后,倾油入锅,先把姜末、蒜末、野花椒和青辣椒加少许食盐煸炒刻,至佐料有香味时,加入清汤与酸笋煮15~20分钟,再加入螃蟹、鲜香茅草结与食盐、薄荷、荆芥,装入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菜蟹肉鲜而带有酸辛之味,汤与酸笋味美可口,吃后有苦凉回味,独具风味。

番茄酸角煮鲜鱼

傣语叫做“麻克满克赛巴”。主要原料是新鲜的鳟鳅、泥鳅、罗非鱼等;配料为番茄和酸角;掺煮佐料有大葱、姜、蒜等。煮制前,把鲜鱼刮鳞、去鳃、剖腹去杂,收拾干净(大鱼应切块),用油煎黄;酸角剥去外皮;其他佐料洗净切碎。各种原料准备齐全后,倾油入锅,加少许食盐煸炒姜末、蒜泥、青辣椒末与葱白,至佐料散发出香味时,切碎的番茄、刺芫荽及野花椒与酸角,随即掺汤,如入鲜鱼,煮至鱼肉熟透时,加撒芫荽、荆芥、食盐、味精,捞去酸角子,连鱼带汤装入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鱼汤,鱼味鲜而带有些各市地配辛,汤味酸鲜可口。

酸笋煮芋杆

傣语叫做“克邦赛糯松”。供食的芋杆,有幼嫩的魔芋杆、香芋(芋头)的花等。主要配料为酸;偌料有青辣椒、荆芥、芫荽、姜、蒜、辣椒炒香,加入清汤,汤煮沸时,加入酸笋和芋杆以及食盐,煮至芋杆扒烂无麻味时,加入味精、芫荽、荆芥,连汤带菜装入菜碗上桌供食用。这道菜,酸辛,芋杆扒烂成丝,汤菜均酸鲜辛辣,素净解油腻。

酸笋煮牛杂

傣语叫做“克哄乃火改赛糯松”。供煮的主要原料是黄牛、水牛的心、肚子、肾脏、牛舌、小肠等;主要配料为酸笋;配煮佐料有生姜、大蒜、荆芥、薄荷 、芫荽、草果、八角、野花椒、香茅草等。烹煮之前,先把牛舌用沸水浇烫,揭去外膜,把牛肚子、肠子充分刮洗,并用石灰或面粉搓捏洗净去自臭味,牛肾脏纵剖,剜掉网状肾腺,所有杂碎充分漂洗后切碎;酸笋略经水漂捏干偌料洗净切末。主料,配料准备齐全以后,先用猪油把草果、八角、野花椒、姜末、蒜泥、辣椒炒至香味溢出,加入牛杂用猛火爆炒至无水分时,倾入清汤,加入酸笋、食盐,煮至牛杂扒烂可吃时,撒入味精、荆芥,装入薄荷垫底的汤碗,以芫荽盖面上桌供食用。这道菜,味酸、鲜、辛辣、牛导扒烂易嚼,油而不腻,汤与肉均味美可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