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学企业双录取 |
释义 | 该模式是国家教育部门倡导并支持下,由国内权威教育专家、大学校长、高中校长、教育媒体总编、人力资源专家、微软(中国)等全球顶尖企业培训人员联合组成模式研讨专家组进行学术支持,并由华育国际联合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微软(中国)、SUN等1000家企业联合设立。它将高中生的技能、学历、职业素质同步培养并同时取得技能、学历证书和企业认证,最后直接通过千企万人就业援助计划,推荐入职1000家合作企业。 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模式解读高中生在接受国家Eduask工程师技能实训、大学学历教育、职业素质培养的同时已经成为了企业的准员工,并且毕业即具有1年的项目实训工作经验,不仅比四年制高等教育提前1年完成学历教育还增加了无可比拟的高端IT技能。同时也解决了困扰所有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难题----缺乏工作经验,如同为自己的就业买了三重保险。这种将技能、学历、职业素质以及最后的就业出口相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将极大的影响今后的国内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会极大的缓解国内大学生严重的就业难题,同时也为那些不想进入单一的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和高考落榜生提供了一条更加宽广的求学道路。 大学·企业双录取名词解释学生报名参加国家Eduask工程师学习的同时,可申请纳入合作大学的成教学历专业课程置 换体系,成为一名在读大学生,毕业可获得合作大学专、本科学历证书。同时入学即纳入“国 家Eduask工程---千企万人就业援助计划”,成为1000家订单实训企业的准员工,毕业合格直接输送入职。因此参加国家Eduask工程师学习,可以获得大学·企业双录取。 相关新闻华育国际联合千家名企和重点大学共同构建IT培训新模式 5月22日,由国内知名IT职业教育机构华育国际主办的“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成立仪式暨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今后凡到华育国际学习的学员不仅能够学到过硬的IT技能,还能同时获得进入合作企业就业及合作大学学历的双重机会,真正实现了“技能、学历、就业”一举三得,有效缓解了“有学历无技能”、“有技能无学历”、“无技能无学历”等难就业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华育国际在当前形势下对IT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的又一次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创新之举。 来自国家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美国计算机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微软、联想集团、方正集团、神舟软件集团、戴尔、普尔文、中海油、中外运、金蝶、汉能、歌华、知金教育、NEC、SUN、Oracle、Autodesk、H3C、Redhat等众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重点大学、知名企业的领导及代表到会讲话并为成立仪式揭牌,以示祝贺。整个活动隆重而热烈,共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举行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成立仪式;二是发布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 上午10时,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华育国际总裁张大力致欢迎辞。张大力在欢迎辞中首先对出席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随后张大力介绍了华育国际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他说自2000年成立以来,华育国际先后跨越了印度职业教育模式、清华T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今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订单实训模式三大阶段。经过9年的努力,华育国际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0多个分校区、业务范围覆盖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动画设计师三大热门项目的教育机构。现已累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IT人才。 张大力总裁说,当前整个社会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大量的大学生因缺乏技能和实践经验,工作难找;大批的高中生等中等学历人群缺乏学历和技能,使得自身就业综合竞争力弱,难以成功就业。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华育国际充分整合优势的企业、学历、教学资源,成立了“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并推出“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希望华育国际的职业教育与大学、用人企业一起,构筑一个完整的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链,给IT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新模式。 国家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处长、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坤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华育国际推出的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认为这种模式对于缓解当前新经济环境下的就业难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说,“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成立暨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的发布,不仅代表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标志着一个更广泛的、新的职教集团的诞生。有着9年发展历史的华育国际推出的“大学企业双录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更多想成才的学员开辟了一个新的渠道,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宁在发言中指出,华育国际推出“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是配合国家稳定就业政策的积极举措,拉近了企业和待业者的距离。对企业来说,只要企业提供岗位要求,华育国际就可以按照要求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从而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同时,待就业人群有了企业岗位需求做指导,就可以安排针对性的学习,在短时间里提升就业能力,最终实现成功就业。 作为企业代表,NEC系统软件开发部总经理申剑飞从企业用人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通过华育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员不仅具有实战能力强、岗位经验丰富的特点,还有一定的学历基础,非常符合企业招人、用人的条件。他表示愿意为华育国际的这种人才培养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10时50分,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成立仪式正式开始。 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副秘书长薛伟代表主办方华育国际对俱乐部成立的目标进行了阐释,一是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通过建立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拉近华育国际与企业的距离,使得企业用人需求特点更加清晰,为最终实现IT人才 “按需培养”的目标奠定基础,这也是华育国际“订单实训”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二是为成员企业搭建天然的交流平台。俱乐部将通过不定期的CTO沙龙、HR沙龙、CEO沙龙,为俱乐部成员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三是为华育国际的学员在实习、就业等方面提供坚实的保障。 随后,张大力总裁与来自微软、SUN、普尔文、埃森哲、联想、方正、文思、redhat、兆瑞环球网的代表分成两组,分别就“国际厂商如何与职业教育机构为IT人才培养进行更好的合作”、“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分组论坛讨论, IT厂商代表认为,俱乐部必然会加深他们与华育国际的合作,也能让他们更加了解企业岗位技术要求,为IT职业教育课程研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用人企业代表充分肯定了俱乐部对IT人才培养及就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他们将会为华育国际学员提供更多的岗位实训机会,并从中挑选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 与会嘉宾就“国际厂商如何与职教机构为培养人才更好合作”进行讨论 11时30分,Eduask千家名企俱乐部举行隆重的成立仪式!华育国际总裁张大力与微软(中国)教育培训事业部大中华区总经理林元宏、SUN中国区首席教育官张瓒、Autodesk中国业务拓展经理吴新仪、Redhat大中华区培训服务经理黄建耀共同为俱乐部成立揭牌。 如何把高中生培养成为更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一直是华育国际努力的方向,早在2008年,华育国际就启动了“Eduask高中生成才援助计划”,为高中生提供专项的成才培养方案,吸引了大批应、往届高中生及中等学历者涌入华育国际学习,并成功实现了就业,华育国际此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李宁处长代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授予华育国际“IT人才培养示范学校”殊荣。中国成教协会副秘书长孙永龙、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杨小平,分别为华育国际优秀毕业学员代表戚海源、张章颁发了“最佳就业明星奖”和“成长最快人才奖”。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杨小平在谈到与华育国际的合作时指出,作为合作院校,他们将利用高校教师、科研成果优势积极加强在项目研发方面的合作,同时,为华育国际的优秀学员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 12时整,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发布会正式开始。 首先,华育国际产品首席设计师黄长宇就双录取培养模式做了说明:华育国际2009年设立1500万元专项启动资金,培养3000名高中生成为华育国际与大学、企业联合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只要参加华育国际Eduask工程师学习,就可以取得合作大学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同时纳入华育国际与企业联合培养的订单实训体系,获得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技能,最大化地被企业录用,实现大学与企业的双录取。华育国际双录取培养模式同时还将推出六项援助措施: 一、为学员提供最高3000元的入学奖学金; 二、与微软、SUN、Autodesk、联想等名企联合设立企业实训进修中心; 三、微软等企业为学员提供实习生交流计划; 四、为学员提供助学笔记本电脑; 五、为学员提供总额达500万元的助学贷款; 六、与海外合作机构联合提供10个海外实训就业名额。 12时30分,随着激光球喷射出五颜六色的激光,2009华育国际大学·企业双录取培养模式在热烈的掌声中隆重启动。华育国际总裁张大力与来自国家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处长、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志坤,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宁,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基金副理事长游玉海,NEC系统软件开发部总经理申剑飞,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杨小平,方正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丛有江,联想京津冀大区总经理曾强,共同触摸寓意希望的激光球。 出席当天活动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党委书记肖小波及Sybase、SAP、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大展、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红袖网、常通多维、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北京研究基地、中科廊坊谷、CSPIN、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产学联盟、尚阳信德、北京联合金投等近百家单位的代表。 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科技日报、证券日报、经济日报、《职业》杂志社、新浪网、千龙网、搜狐网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单位到会。 媒体相关报道: 新华网:华育国际构建企业学校联合培训新模式[组图] 千龙网:华育国际联合千家名企 共建IT培训新模式 中国青年报:IT人才需求不旺 高考还报计算机专业吗 搜狐教育:华育国际启动1500万资金 重推大学·企业双录取 证券日报:华育国际联合千家名企共建IT培训新模式 先学技能后留学,国内国外双丰收——华育国际·麻省国际学院“双录取”项目启动 7月21日,又一个惠及广大学员的合作项目——华育国际·麻省国际学院“双录取”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华育国际副总裁隽风、华育国际总裁助理李庆峰、美国麻省国际学院中国联络处首席代表孙丽、麻省国际学院中国联络处顾问冯建、麻省国际学院院长助理Adam Backo等人出席了合作签约仪式。 华育国际和麻省国际学院开展的麻省大学“双录取”项目合作,旨在为有志于求学美国的华育国际学员创造一个出国留学、到世界知名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今后,华育国际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学员,将不用参加托福考试或雅思考试,只要通过麻省国际学院的面试,即可申请到麻省国际学院及麻省大学学习,麻省国际学院将为这些学员量身定制出一套成功的学习解决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参加“双录取”项目的学员在麻省国际学院学习一年,经测试合格后,有机会入读麻省大学攻读学士学位。 据介绍,有着将近150年历史的麻省大学,是一所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位列全美百强,并荣获全美最佳大学殊荣。它不仅有优秀的学术课程,而且有活跃的学术气氛和优美的校园环境,麻省国际学院是麻省大学的双录取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中心名校聚集区,毗邻哈佛和MIT等诸多世界名校。麻省国际学院的教学全部由麻省大学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麻省国际学院密切关注学生在留学过程中所经历的文化差异及心理困惑,积极帮助学生在美国本土环境中尽快了解、适应并迅速融入美国主流社会。麻省国际学院地处环境优美的波士顿地区,有独立的校园和完备的文体设施,学院周边有不少著名的IT企业,这将为华育国际学员既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又提供丰富便捷的学习交流及实践机会。 华育国际·麻省国际学院“双录取”项目,为华育国际广大学员提供了一条通往美国名校的高效快捷之路,参加该项目的学员在掌握IT技能之外,还将提高英语能力,并且通过到美国名校学习的经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它将为华育国际学员创造更为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也将极大地增强学员们的全球竞争力,为其成为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