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英汉中国哲学简史 |
释义 | 版权信息书名:英汉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冯友兰 定价:¥49.80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46788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编辑推荐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在美国出版,是为《英汉中国哲学简史》。自英文原书问世以来,迄今已有法、意、西、南、捷、日、韩、中文等近十种译本出版。二十世纪以来,它已成为由中国人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中,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 内容简介《英汉中国哲学简史》作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书,《英汉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大特色是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正如冯先生自言,“小景之中,形神自足。”学习英语的中国读者,具有英语四级水平即可对照中文读通《英汉中国哲学简史》英文,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学习汉语的外国读者,亦可依傍《英汉中国哲学简史》英文读懂中文,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图书目录|||作者自序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语言障碍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上农》——农业的价值 “反者道之动” 对自然的理想化 家族制度 入世和出世 中国艺术与诗歌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 司马谈和六家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 孔子与六经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 正名 仁义 忠恕 知命 孔子的心灵修养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 兼爱 天志和明鬼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 国家的起源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早期道家与隐者 杨朱的基本思想 杨朱思想举例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 道家思想的发展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性善说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 政治哲学 神秘主义 第八章 名家 名家和“辩者”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