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读本(第二版)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读本(第二版)》 市 场 价:¥38元 作 者:王君伟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市日期:2011年1月 开 本:16开 页 数:206页 ISBN编号:978-7-122-09563-3 内容简介为了普及水泥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和工艺操作的专业知识,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技术素质,本书按照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从原燃料.石灰石破碎。生料均化.物料粉磨.熟料煅烧、环境保护和科技进展等方面,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水泥新型干法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水泥企业生产一线人员使用,也可供高校水泥专业师生参考。 前 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读本》第一版问世至今已有3年多,在这期间,我国水泥工业在生产、科研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为了反映水泥工业技术进步的新成就、新内容,笔者在第一版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重点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根据新发布的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对相关内容作了必要论述和数值修正。 二是除保留反映硅酸盐水泥生产基础知识外,新融入了近三年来日产熟料5000吨规模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新信息、新实践和新数据。 三是补充了近年来我国和世界水泥工业在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果和新概念,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获得水泥技术发展的“新思维、新趋势、新热点”等信息。如:第一章补充了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废渣目录、中国煤炭编码总表;第五章对使用水泥助磨剂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补充;第六章对篦式冷却机和低温余热发电作了补充修正;第九章介绍了水泥工业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途径、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经济的知识。 第二版仍然是一本适合水泥企业职工的专业科普读物。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需要“用科学头脑去思考,用科学方法去工作”,希望本书能为水泥生产一线职工提供一些简明信息,供实践中参考和验证。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和水泥、水泥技术、水泥工程、新世纪水泥导报、中国水泥等专业杂志,在此向原作者和这些杂志的编辑致以真诚的谢意。本书的编写也得到了陕西秦岭水泥股份公司和陕西声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笔者还要感谢李薇、隋建平、杨林、赵桂珍、林莹、张小芬等对书稿顺利完成给予的热情帮助。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疏漏和不妥之处,请水泥同行和读者指正。 编著者 2010年9月 这是一本以“读书笔记”方式编写的“科普读物”,也是一本面向广大水泥生产一线职工的读本。市场需求变化推动技术进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技术形势发展,需要综合技能型的操作人才和科技人才。我国正处于工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来势迅猛,人的认识也要跟随时代不断刷新和前进。知识具有共享性,人们会在反复应用中验证前人所给予的知识,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得到启示并消化、吸收,从而更新、发展、创造具有更高价值的技术产品,这种继往开来的“知识”演变为后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拓未来的能力。 波特兰水泥自1824年诞生以来,生产技术和装备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预热预分解技术(新型干法技术),符合现代水泥工业时期所要求的“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物耗能耗下降、环保功能增强”。世界各国水泥科技工作者、生产者与时俱进,为之奋斗,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水泥新型干法技术虽然起步晚,但在老一辈水泥工作者的关怀和重视下,新生代努力拼搏,相继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我国特色的新型干法技术和设备,现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 为让读者更多地、更轻松地了解水泥工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书以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主线,从原燃料、破碎、均化、粉磨、煅烧、环保和科技进展等方面,本着“工艺为主、兼顾设备,着重现在、展示发展”的意图进行编写,较系统地介绍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本书系采撷于浩瀚的书本、专业杂志和生产经验,经过取舍、加工整理出的一本反映水泥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成熟技术的读物,奉献给我国水泥企业工作者,希望以其知识性、普及性、新颖性和实用性能对水泥专业人员积累知识、更新知识有所帮助;也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在获得新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能为企业腾飞插上知识飞翔的翅膀。本书编写的初衷是希望能为企业一线人员提供水泥生产基本知识,但由于作者长期在生产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对生产实际操作知识的掌握不如一线人员,加上资料很欠缺,书中观点仅供参考,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出,以便修正、补充。 在此向所有被本书所引用和摘引资料的作者以及提供信息的专业杂志编辑们致以谢意!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原陕西秦岭水泥股份公司高级技术顾问李祖尚的指导;有关预分解窑操作部分,得到了陕西秦岭水泥股份公司7号窑分厂副厂长、总工程师王俊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作者还要感谢李薇、隋建平、杨林、赵桂珍、林莹、张小芬对书稿的顺利完成给予的热情帮助。 编著者 2006年12月 目 录绪论 第一章 原燃材料 第一节 石灰质原料 一、天然石灰质原料 二、工业废渣 第二节 硅铝质原料 一、天然硅铝质原料 二、工业废渣和尾矿 第三节 铝质及硫质原料 一、铝质原料 二、硫质原料 第四节 校正原料和混合材 一、校正原料 二、混合材 第五节 燃料煤 第六节 原燃料的综合要求 一、对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矿山的要求 二、原材料选择上的注意要点 附录1.1 不同水泥熟料品种对水泥原料质量的一般要求 附录1.2 煤的等级分类 附录1.3 水泥生产常用原料(或外加剂)种类简表 附录1.4 水泥生产常用硅酸盐、碳酸盐、铝酸盐、硫酸盐矿物 附录1.5 原料物性检测与工艺性能试验项目 附录1.6 煤的物性检测与工艺性能试验项目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原料的配合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计算 第二节 预分解窑烧制的熟料率值范围 第三节 生料配料计算 一、配料工作主要任务 二、水泥熟料率值的选择 三、生料配料计算 第四节 配料的自动控制及岩相观察 一、配料的生产自动控制 二、岩相观察 附录2.1 水泥熟料中矿物组成与成分的技术要求 附录2.2 物料成分、用量、配比基准换算表 附录2.3 煤基准换算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石灰石破碎 第一节 破碎的基本概念 一、破碎机分类 二、粒度及破碎比 三、矿石的破碎性能 第二节 单段锤式破碎机 一、概述 二、锤式破碎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其他物料的破碎机 一、常用破碎机 二、专用破碎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原燃料预均化堆场和生料均化库 第一节 衡量均化程度指标 第二节 预均化堆场 一、预均化堆场的形式 二、堆场的堆料和取料方式 第三节 堆料机和取料机 一、堆料机 二、取料机 第四节 生料均化库 一、生料均化库的作用 二、连续式生料均化库形式 三、影响均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物料粉磨 第一节 生产工艺控制参数和物料的粉磨性能指标 一、物料粉磨性能测试指标及粉体物理性能 二、细度 三、颗粒级配 四、粉磨系统产量 第二节 粉磨工艺流程 一、粉磨系统 二、预粉碎 三、辊式磨流程 四、辊压机流程 第三节 磨机简介 一、钢球磨 二、辊式磨 三、辊压机 四、筒辊磨 五、超细磨 六、粉磨设备和系统的特点及选择 第四节 选粉设备 一、选粉性能评价 二、选粉机 三、打散分级机 四、调节 细度 第五节 研磨体 一、研磨体的种类和作用 二、级配 三、配球方案和调整 第六节 水泥粉磨厂(站) 一、对水泥熟料的质量要求 二、部分水泥粉磨厂(站)设备配置情况 第七节 带负荷试车及操作要点 一、中卸烘干磨 二、风扫式煤磨 三、尾卸中长闭路水泥磨 四、辊式磨 五、辊压机 附录研磨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熟料煅烧 第一节 预分解窑系统技术特点 一、系统工艺技术特点 二、系统生产能力经验统计式 三、发挥预分解窑技术优势以提高系统产量 四、预分解窑系统流程 第二节 旋风预热器 一、预热器的工作参数 二、旋风预热器 第三节 分解炉 一、评价分解炉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 二、分解炉中煤粉燃烧的特点和对策 三、分解炉结构形式 第四节 回转窑 一、生料煅烧性能指数 二、回转窑的特点 三、窑内工艺带的划分 四、窑头燃无烟煤的技术措施 第五节 煤粉燃烧器 一、燃烧器各风道作用简介 二、结构形式 三、燃烧器的生产调节 第六节 篦式冷却机 一、冷却机评价 二、推动式篦式冷却机 第七节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一、带补燃锅炉的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二、不带补燃锅炉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 第八节 试生产点火操作 一、试车前准备工作 二、烘窑 三、点火投料 四、系统停车 五、达标考核 六、挂窑皮及窑衬 七、生产操作参数与调节 八、窑正常情况下的工艺参数 九、常见工艺故障的分析、判断和处理 附录6.1 5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主机设备设计配套示例 附录6.2 预分解窑系统耐火材料的配置(摘自GB50295—2008《水泥工厂设计规范》) 附录6.3 硅酸盐水泥熟料颜色对应烧成状况的初步判断 附录6.4 硅酸盐水泥熟料煅烧的理论热耗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水泥包装和散装 第一节 水泥包装 一、回转式包装机 二、大袋包装 三、码袋机 第二节 水泥散装 一、我国散装水泥的发展 二、推广散装水泥的好处 三、水泥散装率 第三节 水泥的贮存性 一、水泥贮存条件与贮存时间和强度的关系 二、水泥结块现象 三、常用水泥包装袋的防潮性能 四、熟料露天存放后对质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环保与收尘 第一节 环境保护 一、烟尘和粉尘污染 二、烟气 三、噪声 四、重金属污染 五、烟尘排放监测系统及生命周期评价 第二节 收尘器 一、收尘参数 二、收尘器 第三节 工业固体废渣与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利用 一、水泥工业综合利用再生资源的可行性 二、水泥行业大量利用废弃物的有效途径 三、微量元素的影响 四、用水泥窑处置可燃性废料 五、综合利用和处理废弃物中需注意的问题 附录8.1 国外有关水泥窑煅烧废料的部分环保标准和规定(摘要) 附录8.2 GB18484—2001《危险废弃物污染控制标准》限值(摘要) 附录8.3 我国水泥企业利用工业废渣品种、成分示例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新技术、新设备、新概念 第一节 新技术 一、生态水泥开发研究技术 二、纳米技术 三、捕捉CO2技术 四、富氧燃烧技术 五、水泥复合化技术 第二节 新设备 一、两挡窑 二、三喷腾分解炉 三、六级旋风预热器 四、步进式无漏料篦冷机 五、水泥料床终粉磨 六、热盘炉 第三节 新概念 一、低碳经济 二、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三、精细化管理 四、企业对标管理 五、协同处置废弃物 附录9.1 河北燕赵5000t/d级烧成系统配置 附录9.2 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16780—2007) 附录9.3 不同规模水泥生产线能耗水平 附录9.4 水泥工业清洁生产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HJ467—2009) 附录9.5 我国水泥制造业不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值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