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香蕉束顶病 |
释义 | 简介:香蕉束顶病( 俗称虾蕉、葱蕉或蕉公),病株一般不抽花蕾,因近顶部叶片成束而得名。是由病毒侵染植株而引起的, 是香蕉致命病害, 蕉农称之为" 不治之症"。近年来, 随着香蕉种植面积扩大和组培苗的广泛应用, 复种指数高, 加之长期连作,病害随之扩散。近几年调查结果, 局部地区蕉园发病率为2%~10%, 产量损失30%~60%。现在阿里巴巴上得一种新优产品:香蕉抗病丰产稀土复合调节剂(束顶治)给治疗该病提供了希望,该药有极强的防治效果。这里就该病害的成因及利用这一产品进行防治阐述如下。 病原: 香蕉束顶病的病原物是一种病毒, 学名为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 (BBTV) ,主要借带毒吸芽苗和香蕉交脉蚜传染。汁液摩擦和农具、土壤等不传病。交脉蚜在病株上连续取食吸毒17h以上, 经过几小时至48 h 的循回期, 再到健株上连续取食传毒1.5 h 以上, 致健株感病。吸毒后交脉蚜的传毒能力可保持13d。病害发生与香蕉品种关系密切, 通常高杆品种比矮杆品种发病轻。在吸芽种类上, 红笋芽较褛衣芽病少。 发病症状: 生长早期发病病株明显矮缩,叶片狭小,直立状,叶缘黄化,叶质硬脆,易折断,主脉和叶柄表现长短不一,断断续续的深色条纹(俗称“起青筋”)。孕穗 后发病,如叶片已出齐,则不现“束顶”,叶片也不狭小、黄化,但幼嫩叶片主脉仍现“青筋”,抽出的花蕾直生,不 结蕉或结蕉性能极差,把柄细长、弯曲,果小而少,果端 细如指头,果肉脆、无香味。 防治措施: 香蕉束顶病至今尚属“不治之症”, 预防至关重要, 因此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 选择良种和无菌苗 选择高抗病品种、无病毒试管苗, 如威廉斯8818, 巴西、泰选香蕉。对来源不清, 检疫手续不健全的蕉苗不宜引种。 2 及时清除蕉园病株 对感病的植株, 及早连根挖除, 远离蕉园销毁。应于每年4~5 月束顶病发生季节及时清除病株。对所有蕉园包括附近丢弃的发病蕉园进行全面检查, 一旦发现病株, 应立即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啶虫脒乳油800~1000 倍液, 或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 液以灭蚜虫; 随后清除病株及其球茎, 就地斩碎晒干或深埋。用10~15ml草甘膦原液或80%配制的药液注射可杀死染病蕉株, 在植株离地15cm, 处假茎向基部注射杀死其地下茎的生长点, 约15 d 后挖除枯死株, 并将植穴及周围土壤翻起洒施石灰, 暴晒半个月后补植新苗。 3 药剂治病 使用香蕉抗病丰产稀土复合调节剂(束顶治)用白醋溶解后兑水1000倍,每株300克药液(大概半勺), 从顶心慢慢往下滴灌注入蕉杆。用它防治初发现的束顶病, 效果尤为明显,大多数蕉树10天左右能恢复正常生长。另外还可结合施用抗病毒剂进行防治, 可选用40%克毒宝可溶性粉剂700 倍液, 或80%21 病毒他水剂600 倍液, 或20%好普水剂500 倍液, 或3.95 病毒必克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隔10d 喷洒1次,视病情连续2~3 次。 4 合理水肥管理 勤施薄施微肥, 合理比例施用氮、磷、钾, 提高抗性和免疫力, 切忌偏施氮肥。束顶病多发于香蕉生育期中的营养生长期, 此时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2∶3.28。每月喷施1 次香蕉抗病丰产稀土复合调节剂用白醋溶解后兑水2000倍液,3~11 月每月喷1 次,或采用多效唑泼施香蕉根部。同时改善土壤条件, 合理供水施肥, 降低发病率。3 月每株施1kg 进口复合肥加上适量的锌、硼微肥, 施肥沟深15cm, 宽20cm, 离兜头30cm, 成环状沟或数条放射状沟, 均匀施肥, 然后覆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