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2月1日) 平装: 296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107207266 条形码: 9787107207266 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重量: 299 g 作者简介张伟忠,山东新泰人,文学博士。现任山东省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兼任全国语文新课程推进研究项目组核心成员、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山东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持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立项课题“初中语文以学为主教学实验研究”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个性化阅读教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主持鲁教版五四学制语文教材的改编立项工作。在《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参编学术著作两种,主编教学用书二十余种。 内容简介《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以话语变迁为线索名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论述百年来现代中国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关系,是一部富有开创性和实践精神的跨学科研究著作。旨在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与中学语文教育(主要是文学教育)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目录序 绪言 第一章 晚清教育话语与国文设科 一、晚清白话文运动与文界革命的互涉 二、中体西用的话语实践对文学和语文教育的影响 三、学制改革与国文科的设立 第二章 五四启蒙话语与国文教育改革 一、话语体系转型对五四文学革命与国文教育改革的深层影响 二、五四文学观念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三、五四文学革命的创作实绩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四、国语统一运动与国语科的设立 五、现代教育理论对文学教育的推动——以道尔顿制实验为例 六、文学革命和语文教育相互影响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第三章 30年代的大众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文艺大众化思潮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二、大众语运动与语文教育 三、30年代的语文教育 四、对30年代文艺大众化与语文教育的反思 第四章 40年代的革命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40年代民族形式讨论与语文教育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学话语的规范 三、40年代文白问题的深入思考 四、革命话语中的语文教育 第五章 50—70年代的政治话语与语文教育 一、政治话语影响下的文学和语文教育 二、政治话语的普泛化倾向与《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 三、语文分科教学与文学教育 四、60年代的语文大讨论 五、进入教材的十七年文学作品——重现革命历史和再造新中国形象的努力 六 “文革”语境中的文学与语文教育 第六章 80—90年代的人文话语与语文教育大讨论 一、文学创作与语文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二、人文精神讨论与人文话语的形成 三、人文精神与语文教育 四、人文话语观照下的文学教育批判与反思 第七章 世纪之交的全球话语与语文课程改革 一、以人为本:文学与语文教育的旨归 二、全球化语境中的课程改革与母语教育 三、全球话语中的外国文学作品 四、网络环境与《Q版语文》 五、后现代批评话语与对“那一代”的批判 六、民族主义话语与新读经运动 第八章 话语体系变迁中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历史沿革 二、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与教学 三、中学语文教育视野中鲁迅作品的阅读史 四、对鲁迅作品教学的当代审视 第九章 文学话语与教育话语的融合——新世纪的文学教育 一、目标论:回归本体,重视主体 二、内容论:重视经典教育 三、方法论:建立新的解读系统 四、策略论:实施以学为主的教学策略 五、评价论:建立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评价体系 六、行动论: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