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咸阳凤凰台
释义

百科名片

凤凰台位于仪凤西街北口,原为咸阳北城楼,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台高6.1米,占地800平方米,台上有大殿4座,传说秦穆公的幼女弄玉和箫史吹箫引凤至此;另一说是其建筑形制颇似凤凰,故名凤凰台。

凤凰台是市区内惟一保存较完好的高台古建筑群,同时又是革命旧址,被誉为“咸阳古城明珠”,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台上东、西殿各为三间,中间两座殿前后纵排,前殿略高,台墩两侧有磴道,北面有南海洞,整体建筑形似凤凰。台前有石碑坊及32级磴道,磴道两旁有石栏杆、石墁道,以磴道中间两侧有铁铸八棱六屋塔,俗称凤眼。台上中殿前原有洞宇,后殿内供无量佛像,东殿供三太白像,西殿供三大菩萨像,墙壁上布满了佛教故事彩塑立神,山墙外镶有琉璃彩塑神化故事浮雕。特别是东殿山墙处镶有一幅完整的琉璃浮雕图案,弄玉乘凤,肖史骑马,秦穆公乘龙的传说故事,浮雕艺术精巧,栩栩如生。台上有一钟、一石一柏,钟声宏亮,可传数10里。乾隆时邑人张大森有诗云:“台起凌虚空,丹凤栖云表,磴道挂三峰,首尾俱缭绕。立神擎洞宇,天凤响柏杪,开户能明月,卷帘惊宿鸟……”凤凰台历经沧桑,部分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原貌曾遭受火灾损失及人为破坏,现存的四座大殿,建筑艺术精湛,仍可见当年宏伟景观。

1921年薛笃弼任咸阳县知事时,每晨派人鸣钟报晓,促人黎明即起,台前西南有戏楼,每年有“二月二游百病”“重阳节登高”风俗,因此“凤凰高台城中建”又被列为咸阳八景之一。

文物保护

为切实保护好凤凰台,对它进一步开发利用,咸阳市渭城区文物旅游局在1998年对凤凰台东台墩和东殿进行抢救性维修之后,近两年又积极争取、落实省级古建维修专款,对凤凰台北台墩、中殿和南台墩等进行加固维修。经过精心雕凿、修葺的凤凰台古建筑群已成为咸阳市新的景观和旅游点。

箫史弄玉传说

凤凰台相传由箫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而来,最早见于汉刘向《列仙传》曰:“箫史教弄玉吹箫作凤凰声,凤凰来,止其屋。秦穆公作凤台,一旦,皆随凤飞去。”

据传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当时正在学仙的人箫史,箫史吹得一手好箫,箫声动听如凤鸣,弄玉听得如痴如醉。弄玉非常爱箫史,秦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他,并在秦国的都城雍的附近建一高台,让弄玉箫史夫妇居住。弄玉在箫史的指导下,天天学吹箫,最后吹出的箫声如凤鸣,引得凤凰落于台上来听箫。终有一天,优美的箫声引来一龙一凤,箫史乘龙,弄玉乘凤,双双飞入云霄,腾空成仙而去……虽然这是神话传说,可凤凰台却千真万确地屹立在咸阳。而且是咸阳城区保存比较完好的高台建筑群。

这一传说故事,展现了凤凰能“喻情”的神性,流传至今,后人为纪念这个历史的神话爱情故事,用建筑一种物体形式来表现,兼有实用、审美双重功能的空间造型艺术。凤凰台这座建筑,即是具有凤凰造型,表现凤凰文化,蕴含凤凰精神,并以凤凰为名称的建筑。

“红色记忆”

1921年凤凰台设有专人鸣钟报晓;1928年在台上设立了图书馆,后又设民众教育馆;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董瑞生、王士骥在台的右边广场召开群众会,赶走了清政府的咸阳知事;抗战时期,凤凰台上设防空监视哨;凤凰台同时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工作人员活动的场所;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咸阳后,成立咸阳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驻凤凰台;后设文化馆、图书馆。凤凰台是陕西省人民政府1957年批准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市著名文博学者张鸿杰老人说,当时他已经记事。“在1943年至1945年这段时间,咸阳为了防备日军轰炸,一个是拉警报,一个是在县城敲钟。当时有一部电话,日军飞机一过潼关,马上就有电话打来,县城的警报和大钟就都响了,同时在凤凰台上升红旗,县城里的人开始往城墙洞里跑,有的厂里的人往防空洞里跑。等日军飞机飞到了临潼、西安后,大钟又紧急敲响,凤凰台上又改升黑旗,还在家里的人赶紧往外跑,钻洞以后不敢出来。等日军飞机飞过或炸弹已投后,警报解除,凤凰台上又改升白旗。”他说:“当时,我家的一个亲戚就是在凤凰台上负责拉警报和升旗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