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代南唐董源夏山欲雨轴 |
释义 | 基本资料【名称】五代南唐董源夏山欲雨轴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五代南唐 【作者】董源 【规格】该幅155x74.5cm,全幅105cm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该幅画重峦叠嶂,曲涧迤逦。作者以长披麻皴画山,表现南方松软的土质,又以重墨渍染林木与点苔,以彰显夏日草木蓊郁,万物滋长的生气。本幅无款印,根据张雨的题识,定为董北苑之作,然而其笔墨板滞,与董氏不类,当为后代画家的仿作。 作者简介董源 (生卒年代不详,活动于十世纪上半叶),字叔达,江南钟陵人(今江西进贤)。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善山水,兼工禽兽。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 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