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途中不寐有感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途中不寐有感 【年代】现代 【作者】杨杏佛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途中不寐有感① 万里征途逐燕飞, 行行回首更依依。 千山积雪欺明月, 五夜寒风侵客衣。 白发思儿应有泪, 青灯无梦不能归。 搀枪又向中原见②, 极目何人属少微③。 作品注释①途中不寐有感:杨杏佛是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早年就读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和当时的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赴南京投效孙中山,他在总统府任秘书处收发组长。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杨杏佛不愿意在袁手下做官,于1912年11月,离开上海,前往美国留学。当时他是乘“蒙古号”海轮赴美的,这首《途中不寐有感》就是他在航海的途中写下的。 ②搀枪:搀通“欃”,搀枪,彗星的别称。《尔雅·释天》:“彗星为枪。”古人以这种星为妖星,出现即有兵乱。 ③少微:星官名。《晋书·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七律。首联“万里征途逐燕飞,行行回首更依依”,就是说自己这次辗转万里,赴美留学的事。和作者一起赴美的,共有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他们离开了祖国,踏上了离乡的征途,就像南飞的燕子,频频回首,眷恋故土。“依依”两字,更显出这种眷恋之情。“依依”包含着恋恋不舍等种种情感,充分表达了这群青年的爱国心。颔联“千山积雪欺明月,五夜寒风侵客衣”,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刻画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明月自古就是文人骚客思乡的凭借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的都是这样一种思念的情感。身在异乡的作者,感到月也没有故乡明,因为那千山积雪,明晃晃的一片,使人分不清哪是白雪,哪是明月。而夜半的朔风,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抵,而最冷的还是作者那颗远离祖国的心。颈联“白发思儿应有泪,青灯无梦不能归。”前句是想象白发苍苍的父母思念远在他乡的儿子,后句是说自己只能在梦中与亲人相见,夜不能寐,连梦里相见都不能做到。尾联“搀枪又向中原见,极目何人属少微。”用含蓄的语气表达了对祖国局势的担忧。当时袁世凯用武力要挟革命党人接受议和条件,胁迫孙中山让位,最终夺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辛亥革命的果实就这样被袁世凯窃取了,中国社会又陷入黑暗的年代。 这首诗袒露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尽管他因不满现实而离开祖国,但祖国、亲人始终索绕在他的心头,这种思念是那样的强烈,以致于使他夜不成寐。整首诗都是刻画作者的心理状态,把作者的情感描写得委婉、生动。起首用燕子来比喻远离故乡的游子,用“回首”和“依依”来表达他对故土恋恋不舍的心理;其次是塑造了一个在寒风中伫立的游子形象,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他的心理活动,千山的积雪和五夜的寒风既是他思乡的环境,又是他情感的流露;接下来就是他思乡的具体内容,“白发思儿应有泪”,不是说自己想念亲人,而是反过来设想白发的双亲正在含泪思念自己,语气委婉,更使人感到这种思念之深,感情之强烈;最后是作者思念情感的中心,思乡、思亲人,最思念的是亲爱的祖国,祖国的命运,祖国的前途,这是作者最关心的,他之所以离开故土离开亲人,去乡万里留学,就是为了祖国。整首诗层次鲜明,语意流畅,情感委婉,处处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辉。 作者简介杨杏佛(1893-1933),江西清江人。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工学院院长。1924年赴广州参加革命,任孙中山秘书。1927年冬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1932年与宋庆龄、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总干事。1933年6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