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合肥市第一中学 |
释义 | 合肥一中始建于1902年,原名庐州中学,创办者为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在他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更名,到了全国解放后,方定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1955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并迁至现校址。 中文名:合肥市第一中学 简称:合肥一中 校训: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创办时间:1902年 类别:公办高中 现任校长:陈栋 知名校友:杨振宁,杨元庆 所属地区:安徽省合肥市 学校简介合肥一中前身是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学校百年来风雨沧桑、几经更名、几易校址,到全国解放后方定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2007年起至2009年,合肥一中已整体搬至滨湖新区办学。 学校现有学生近6162人,教职员工500余人,特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100多人,名师荟萃,在职教师中获国家级表彰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2人,省级教坛新星7人,获省学科优质课评比一等奖5人,被合肥市政府授予“先进教师”称号和“先进工作者”5人,合肥市“拔尖人才”3人。学校以“全面施教、广育英才”为办学宗旨,以“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为校训,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渊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和洒脱自信的人生态度。多年来,合肥一中为国家、社会培养学子万千,有中科院院士7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EO)杨元庆等一批杰出的校友。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关爱、支持下,合肥一中不断铸造新辉煌,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著称的合肥一中始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精益求精,不断探究新知识、新领域,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大赛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继林傲同学获得第22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之后,周謇获得第18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晶晶同学获得第15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银牌;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现代前沿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国家及省级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在国家及省市级电脑机器人大赛中创造佳绩;重视学生关注社会、面对现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素养,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重视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不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普及性讲座和学术讲座,开设百家讲坛:重视学生文体素质的培养提高,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同学施展才情、放飞理想搭建一个宽阔的舞台,学生在省市级的合唱比赛、篮球、乒乓球等多项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合肥一中阳光心理活动中心,鼓励学生追求健康心理,创造美好青春;重视拓展学生的视野,海外交流频繁,为莘莘学子搭建了与世界互动的广阔舞台…… 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范围将从今年的13个试点省份扩大到全国,安徽共有5所中学递交申请“校长实名推荐制”,其中包括合肥一中、合肥八中、马鞍山二中、芜湖一中、安庆一中。目前,已经得到北大校方确认的是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身在其列。 旧校风采以下介绍至2007年的旧校区。 这里是“三国故地”,这里是“包拯家乡”;“巢湖夜月”使你心静廉洁, “蜀山雪霁”让你情怀高尚。 这里有李鸿章、刘铭传少年时代的追求,这里有关系国运兴衰的新式学堂,这里有一大批呕心沥血谆谆教诲永留风范的先哲名师,这里更有一批又一批为国家民族、为民主科学作出贡献的英才学子。 合肥一中的前身是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利用科举时代的庐阳书院遗址于1902年创办的庐州中学堂(世称:小书院,现合肥九中所在地)。1908年至1934年,先后六易校名为:庐州府官立中学堂、庐州中学校、省立三中、省立庐州中学等。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师生辗迁往后方。抗日胜利后,在霍山诸佛庵的省立第六中学部分师生奉命返回合肥,组建省立合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曾名皖北区合肥高级中学。1952年秋,正式改名为合肥市第一中学。1955年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56年秋,新校舍建成,迁至现址。 合肥一中,现在是绿草如茵,树木葱茏,园廊秀丽,环境优美.学校占地面积54144平方米,新近投入使用的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总面积9500平方米。三馆设备齐全,先进的校园网和闭路电视可满足各科教学需要。学校藏书6万册,订阅报纸70余种,期刊杂志300多份,保证了全校师生课余学习和教学科研之用。 合肥一中,现有高中37个班级,在校学生2295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29人,其中专职教师90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56人),整体力量雄厚、教学成果卓著。教职工中(含离退休)全国劳模1人,省级劳模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市级优秀教师8人;省级教坛新星3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享受国家津贴2人,省府津贴2人。学校历年高考成绩均在全省前茅。近年,本科文理达线率均在95%以上,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占80%。1990年林傲获22届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奖,张大维,田力获小发明,小创造国家专利,顾凌洁等195名优秀学生被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王庆等18名初中毕业生被保送到新加坡立化中学留学,鲁勇等18名高二学生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历届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学科竞赛成绩也十分突出,1997-2000年间数、理、化、计算机、生物在省级以上资历达39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一等奖68人)。 合肥一中,一贯坚持"全面施教,广育英才",面向全体学子,全面提高素质,一心一德,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新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合肥一中,一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特别关爱和支持,因此才有辉煌的今天。 合肥一中,一贯重视开展校际交流,自199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以来,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香港、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交往与联系,加深了友谊,扩大了视野,增长了学识,学到了经验,对一中今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7年为响应合肥市大发展的需要,合肥一中迁往滨湖新区,一中高一年级(2010届学生)搬入滨湖学习,成为寄宿性学校。旧校保留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并将扩招至6000人,大量吸取全省的优秀生源,贯彻新课改精神,续写了百年一中的辉煌。 合肥一中广大师生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再度崛起和伟大复兴,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滨湖新校概述为了响应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号召,努力打造现代化的滨湖新城,从2007年9月起至2009年9月,合肥一中将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成为一所寄宿制的高级中学。 新校址位于合肥市最具发展前景的滨湖新区,占地21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97500平方米,校园紧邻徽州大道。学校按现代化教育教学要求规划设计。教学区、生活区设施一流。 2007年前以下介绍2007年起的滨湖校区。 面向全省招生。扩招2000人。各年级共40个班,39、40班为理科特长班。(10级41个班。) 08级37、38班为中澳英语特长班,高一、高二每天都有专职外教教授雅思英语课程 高一与高二、高三午餐时间岔开,高一上午五节课,高二、高三上午四节课。 学校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 教学区目前有行政楼,实验楼,教学楼A区(3栋),教学楼B区(3栋),以及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 目前(2009年9月-2010年6月)目前(2009年9月-2010年6月),各楼使用情况如下: 行政楼供学校管理部门,团委的办公场所,以及各学生社团的活动场所。 实验楼南楼一楼为通用技术办公室,通用技术实验室。 二楼为高三(2011届)教师办公室及高三(2011届)年级部办公室。特别指出的是,机器人工作室就位于该楼层。 三楼有艺术组办公室,体育健身室。 四楼为艺术课教室。 实验楼北楼为各科实验室。 教学楼中:A1,A2楼为高一(2010级)教室,A3,B1楼为高二(2009级)教室,B2,B3楼为高三(2008级)教室。 体育场含塑胶跑道,塑料草坪(有黑色塑胶粒)。体育场在2010年3月建成,在这里已举办过合肥市第二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安徽省第十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等重要赛事。 生活区现有七栋宿舍楼,分女生1、2、3号楼,男生4、5、6、7号楼。每两层有一位生活老师管理。每间宿舍4人,最东边宿舍每间5人,3号楼未住满,除学生外,老师也分配了寝室,分散在各楼。 食堂共有三个,分别由蜀王美心,中快餐饮,琦邦餐饮承包。其中蜀王美心,位于生活区东门南侧一楼,中快餐饮于其楼上,三楼为教师专用餐厅,琦邦位于生活区东门北侧。琦邦二楼有新华书店,三楼为百大合家福超市。 学生主要证件有学生证、图书借阅证和一卡通。 学生证,内含准考证。校内考试需携带。 图书借阅证。在进出校门和图书馆进出,借阅书籍时需出示此证。 一卡通即饭卡,食堂、医务室、书店等均可使用(超市不可使用),美心、中快及琦邦一楼均可充值饭卡。 2010年1月~3月曾实行过使用一卡通刷卡进出校园。但后来被废止。现出入校园仍需出示借阅证。 新校主张分层作业,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质和量的作业。 学校于2009年开办“校长助理”这一新型学生干部。即选出在校学生作为校长的助理,参与学校管理。 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全面施教 广育英才 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 校训怀天下抱负 做未来主人 即具有伟大理想和爱国情怀,放眼未来,立志成才,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中成为成功者。 校风文明 致美 勤奋 创新 文明,致美是对思想道德、心理和人格上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勤奋,创新,是对教与学的要求,即要求师生要勤奋刻苦、善教善学、开拓进取、多出成果。 教风和学风教风:勤研善教 启智育人 学风:勤 恒 严 实 活 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具体化,是校风的注释和充实。 特色教育及综合评价加拿大高中班“ 合肥一中加拿大高中”,是经过加拿大BC省教育部授权和中国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的中加两国政府项目。是中国的中学与加拿大省教育部合作,在中国设立的海外学校。加拿大高中班在中国已有14年成功的历史,且各地都是将其落户于当地公立重点高中。 合肥一中加拿大高中的中心目标是: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系,为中国学生搭建直升世界一流名校教育平台,本着这样的治学理念,构建了融中西教育精华为一体的中、加高中课程体系。为有志于出国深造的中国学生搭建一个留学缓坡,一条正规高效、安全稳妥的留学途径。学生经学业考核合格,获得加拿大BC省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享受加拿大国内高中毕业生同等待遇。 合作课程学制三年,全部采用加拿大省教育部的教学大纲,原版教材,由该加拿大高中文理教师亲自赴华执教,创造具国际标准的学习环境,通过世界性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在世界各地高等学院深造和多元文化环境交流的能力,该合作项目是中加两国教育政府在合作层面,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上的一次高定位,高起点,高质素的合作,独树一帜,意义广袤。 综合评价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关爱、支持下,合肥一中不断铸造新辉煌,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 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成绩骄人。涂昊、朱亮、曹珊、司玉洁等同学相继成为安徽省高考状元;学校高分段人数、一本、二本率均遥遥领先省内其他同类学校。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著称的合肥一中始终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放眼世界,面向未来,精益求精,不断探究新知识、新领域,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大赛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继林傲同学获得第22届国际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金牌之后,周謇获得第18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李晶晶同学获得第15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银牌;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现代前沿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国家及省级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在国家及省市级电脑机器人大赛中创造佳绩;重视学生关注社会、面对现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素养,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重视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不断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普及性讲座和学术讲座,开设百家讲坛:重视学生文体素质的培养提高,通过各种学生社团、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同学施展才情、放飞理想搭建一个宽阔的舞台,学生在省市级的合唱比赛、篮球、乒乓球等多项赛事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合肥一中阳光心理活动中心,鼓励学生追求健康心理,创造美好青春;重视拓展学生的视野,海外交流频繁,为莘莘学子搭建了与世界互动的广阔舞台! 师资力量姓名:陈 栋 职务:校 长 姓名:范广伟 职务:党委书记 姓名:唐晓和 职务:副校长 姓名:封安保 职务:副校长 姓名:吴英明 职务:副校长 姓名:范文浩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张珏如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田德刚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王晓平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程梦辉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徐静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李友银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李跃红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王钢 职称:特级教师 姓名:方小培 职称:特级教师 办学实绩高考成绩近几年来学校高考成绩骄人。涂昊、朱亮、曹珊、司玉洁等同学相继成为安徽省高考状元;学校高分段人数、一本、二本率均遥遥领先省内其他同类学校。 2011届高考数据 高分段 文科 理科 全省前50名 3人 9人 全省前100名 4人 17人 600分以上 23人 4.58%(占本校) 424人 27.6%(占本校) 本科达线率 文科 理科
一本 183人 36.45% 922人 60.03% 二本 326人 64.94% 1283人 83.53% 三本 410人 81.67% 1419人 92.38% 考试人数 502人 1536人 艺术本科 15人 100.00% 4人 100.00% 考试人数 15人 4人 体育本科 2人 100.00% 2人 50.00% 考试人数 2人 4人 文理合计
一本 1105人 54.22% 二本 1609人 78.95% 三本 1829人 89.74% 考试总人数 2038人★ 保送生——2011届全省保送生被录取120名,其中合肥市37名,高居全省首位,而这其中合肥一中就有28名同学被北大、清华、科大、复旦等全国一流名校录取,人数将近占全省的四分之一,高居榜首。70多名同学通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获得全国一流名校加分资格,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学科竞赛学科竞赛——获得2个国家二等奖、3个国家三等奖、33个省级一等奖的佳绩,获奖人数位居全省第一。 科技创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中国赛区中,刘兰兰同学摘得银牌;WRO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中国区选拔赛,高源同学不畏强手荣获高中组一等奖;2011届王彦博同学在继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英特尔国际英才少年奖后,又获得了2011国际能源、工程、环境奥林匹克竞赛银牌。总体获奖,位居全省第一。 知名校友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刘有成 1938届校友 中国科学院士,学部委员,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肖纪美 1939届校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美国国际腐蚀学会资深会员,在中国七个学会任重量要职务。 刘赓麟1946届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壤肥料植物营养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彭一刚1950届校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专家,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盛刚 1951届校友 中国科学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任十余所国内外著名大学客座教授,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0年国际爱因斯坦科学提名人。 丁厚本 1958届校友,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院长,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工作,与著名老科学家王淦昌合影,获荣誉证书。 蔡学齐 1961届校友,在卫星和尖端武器实验中立三等功三次,在首次通信卫星实验中立功。 张涪生1958届校友,执教并带领国家航模队获三项七次世界冠军,获国务院特殊贡献奖。 潘正寰1952届校友,我国第一代著名鱼雷专家。 苏淳 1964届校友,新中国第一批博士,中国科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任国际数学奥赛国家队领队兼教练。 何守才 1959届校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教授,从事国家科委863科研工作。 胡运发1959届校友,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五次负责承担863科研工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宛敏灏 1927届校友,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常委,文联委员,《汉语大词典》,《词学》编委。 宋有明 1959届校友,有38年外交生涯的职业外交官,长期驻瑞典,美国纽约,加拿大温哥华,多次参与接待出访的国家领导人。 王飞1937届校友,《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 完永祥 1953届校友,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任中国驻摩洛哥大使。 张善保 1952届校友 全国私营企业家银质奖获得者。 马元飞 1962届校友 原市委书记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 胡平平 1965届校友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许道明 1968届校友 合肥市委副书记。 车俊 1972届校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正部长级)、中国新建集团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苏平凡 一中校友 省人大副主任。 朱玉明一中校友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 刘先平 一中校友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杨元庆 1982届校友 “联想”集团总裁。 基础设施校园食堂合肥一中目前有四家食堂,中快餐厅、美心餐厅、琦邦餐厅和教师食堂。 中快餐厅:位于生活区食堂二楼,环境较好,用餐面积比较大。比较有特色的食品有兰州拉面、煲仔饭、 铁板炒河粉和炒饭、土豆粉、汉堡快餐、木桶饭、台湾中式饭团;中快早点推荐土豆饼和三鲜包子,如果运气好还可能有海带包子,银耳汤也不错。正因为好吃的比较多,所以费用也稍高,但和市面上的餐馆定价相比,还算合理。由于在二楼,用餐相对比较安静,早饭基本上是用塑料袋带走,如果时间紧去中快比较好。 美心餐厅:位于生活区食堂一楼,环境也很好,用餐面积相对中快小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食品有铁板饭、芙蓉蛋卷、豆腐饼、巧克力馒头、关东煮、凉粉。美心由于在一楼,用餐人数相对较多,排队可能要耽误一些时间。主要是供应米饭加菜,每餐荤素菜都有,营养搭配基本上合理。因为是正餐,所以价位不高不低。 琦邦餐厅:位于生活区独立成栋,楼顶是超市和书店,用餐面积不大。比较有特色的食品有熏肉卷、肉夹馍、米线、杂粮饼、炸鸡腿。一楼主要是正餐(米饭配菜),二楼多卖小吃。是三个学生食堂中人数最少的一个,但是杂粮饼带走的很多,往往要排队。价格方面算是中等水平,不高不低。 三个学生食堂都免费供应例汤和餐具,也都卖水果、饮料和冰品。 总的来说在一中学生食堂价格都比较合理,食品都比较丰富,营养搭配都比较好,也都比较干净安全,家长们可以放心。 教师食堂在生活区食堂三楼,没去过,据说非常实惠。 校园书店琦邦二楼有一个小型的新华书店,基本上什么书都能买到,但还是相对少了一点。一中书店有个惯例,到店里以后把书包脱掉放到柜台旁边才能进去挑书(防贼)。 合家福超市学校的合家福超市对于学校来说、东西还是相当齐全的、虽然比外面的价格相对贵了一点点(也没有很多)、每天中午是合家福超市的高峰时期、排队最起码10几20分钟 未来辉煌目前学校正在向着“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名校” 的办学目标努力拼搏。合肥一中的历史是厚重的,学校广大师生决心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昂首阔步,奋勇前进,继续书写学校新世纪又一个百年辉煌! 乘车路线公交路线:市内乘坐18路、 37路、 61路、 300路 、快速公交1号线 到合肥一中下车即可(友情提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