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陶奭爽 |
释义 | 陶奭易陶奭易(1571—1640)明代学者。字君奭,一字公望,号石梁,又号小柴桑 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之三传弟子,与其兄陶望龄并称“二陶”。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授建德教谕,改吴宁知县,见学政废弛,作正俗训,饬诸生遵守,官至肇庆司李晋济宁太守,后辞归讲学。与其兄讲学白马山而闻名,其学术杂於禅学,含因果说,去王守仁日远。生平有“五不问,五不答”,一不问朝政,二不问生计,三不问世间闲泛事,四不问他家是非长短,五不问生平亲知”。周海门曾说:“吾老矣!郡城陶石梁、刘念台,今之学者也,其相与发明之。”著有《小柴桑喃喃录》。(1571—1640)明代学者。字君奭,一字公望,号石梁,又号小柴桑 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之三传弟子,与其兄陶望龄并称“二陶”。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授建德教谕,改吴宁知县,见学政废弛,作正俗训,饬诸生遵守,官至肇庆司李晋济宁太守,后辞归讲学。与其兄讲学白马山而闻名,其学术杂於禅学,含因果说,去王守仁日远。生平有“五不问,五不答”,一不问朝政,二不问生计,三不问世间闲泛事,四不问他家是非长短,五不问生平亲知”。周海门曾说:“吾老矣!郡城陶石梁、刘念台,今之学者也,其相与发明之。”著有《小柴桑喃喃录》。 陶奭易(1571—1640)明代学者。字君奭,一字公望,号石梁,又号小柴桑 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王阳明之三传弟子,与其兄陶望龄并称“二陶”。万历三十一年(1603)举人,授建德教谕,改吴宁知县,见学政废弛,作正俗训,饬诸生遵守,官至肇庆司李晋济宁太守,后辞归讲学。与其兄讲学白马山而闻名,其学术杂於禅学,含因果说,去王守仁日远。生平有“五不问,五不答”,一不问朝政,二不问生计,三不问世间闲泛事,四不问他家是非长短,五不问生平亲知”。周海门曾说:“吾老矣!郡城陶石梁、刘念台,今之学者也,其相与发明之。”著有《小柴桑喃喃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