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达尔文密码 |
释义 | 在本书中,作者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财富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它的生死存亡都是与周边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籁、相互斗争的结果。人们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对自然的生存环境却相当缺乏思考。进化论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人们思考诸多问题的框架,进化论的成果有时又可以给人们直接的启发。 进化论之于经济的最后境界是要把进化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时时刻刻用进化思想解释世界、探索未来,因为符合进化规律未必被选择,但如果违背进化规律,则会被淘汰。 基本信息作者: 孟庆祥 ISBN: 9787508609461 页数: 272 定价: 39.0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7-09 作者简介孟庆祥,财经作家、IT专家,《周末画报》、《中国商业评论》等媒体专栏作家,曾著有《巅峰过后——通信产业的革命》、《赔钱时代——是谁创造了利润》。 书籍特色财富的秘密隐藏于人性之中,每一种人性都是过去数百万年有利于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亚当·斯密若能读到《物种起源》,也许经济学的大厦将建筑在进化的思想基础之上。现在是进化思想长出新芽的时候了! 在本书中,作者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财富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它的生死存亡都是与周边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籁、相互斗争的结果。 图书目录前言:为什么是进化? 从进化的角度看,中国缺乏伟大的、长寿命的企业正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必然过程,而非一个悖论。2006年,中国很多大企业的利润爆增,规模迅速扩大。以进化的眼光来看,我倒反而担心起来——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演化已经到了成熟期? 第一章 人性与财富 按照进化论的原理,解释男人好色是容易的。要对贪财、权欲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却困难的多。根据我的感觉,财富和权力虽然都生存和繁殖都有利,却不至于在自然选择的情况下,进化到如此的高强度。 第二章 达尔文的学说 由于生活条件的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以及由于使用和不使用所引起的变异:生殖率如此之高以致引起“生存斗争”,因而导致“自然选择”、并引起“性状分歧”和较少改进的类型的“绝灭”。这样,从自然界的战争里,从饥饿和死亡里,我们便能体会到最可赞美的目的,即高级动物的产生,直接随之而至。 第三章 关键障碍 获得性遗传只是错误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方式,但是在逻辑层面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就很自然的跨越了进化论和人类诸多科学的鸿沟。比如智力的参与会不会是进化论不再适用?由文化主导的人类行为是否可以用进化论去解释? 第四章 文化:本能的软件处理方式 人类在进化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首先进化出来一套拥有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这个硬件在安装上很多软件之前,其威力远未发挥出来。换言之,这种巨大处理能力的硬件因为没有发挥效用,于是就丧失了适应性,那么缺乏适应性的东西是如何被进化的呢? 第五章 试错有理 按照进化哲学,任何进步都比我们认为的低,比如中国经济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高速的发展,人们享受的物质财富增加了若干倍。但是,人们感觉到的幸福程度和生存压力不但没有本质的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也有人把这解释成全怪人们贪婪的本性,这只是一种搪塞而不是一种解释。客观的说,人们总是遭遇新的问题。 第六章 企业是进化的生物 在市场初级阶段繁殖能力优势是最关键的优势,在这个阶段最勇敢的公司,最玩命的开拓者将取得最大的竞争力和好处。看看各个行业顶尖的执牛耳者,他们区别于他人最关键的特性乃是影响力,这是他们满足不再是顾客一种实实在在有形的需求,而是要影响顾客的观念,占领顾客六英寸见方的大脑。 第七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组织中,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协同是通过复杂持续的斗争形成的微妙的平衡,任何组织原则本质都是自私的成员达成的妥协。形成组织的第一个问题当然就是选择成员,方法就是阅读简历、进行面试,而实质上这是一个建立圈子的过程,那么圈子的实质性规则到底如何进化而来呢? 第八章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日常的决策,很多情况下都缺乏足够的信息进行分析,对“当下”应该做出何种决策时,总是会随大流。“从众心理”是进化上形成的类本能,在日常决策中时不时会表现出来。比如在当下,我们无从判断股票或者房子的价格走向一样,我们是否买房子或者股票,取决于大家的热情是不是高涨。 第九章 自私的由来 自私是整个社会人类规则和财富规则的基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的探讨人性自私的生物学基础。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动物而言,自私有利于生存,生存又有利于获得后代,于是,自私这种品行就世代的传递下去,永不停息。即便如此,也无法理解人类的自私强度如此之大。 第十章 鹰派的终结 进化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行动,“褒义词”阵营的行为在进化,“贬义词”阵营的行为也在进化。在成长顺序上,鹰派或者是坏的策略,总是率先登场。原因“坏”往往是让当事人受益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好”多半是使公众利益的手段。前者当然具有更强烈的动力,会首先登场。 第十一章 生存斗争 说到生存斗争,公司内部的生存斗争则是不可遗漏的部分。几乎在任何形式的公司中,斗争无处不在。我们姑且不论由于利益和人性所引发的明显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以及办公室的尔虞我诈。而实际上隐性的斗争更加普遍,就像自然界的斗争并非都是血腥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形式,很多的激烈斗争并不以显著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十二章 竞争与协作 当同种企业竞争时,市场越被有效的细分,能够容纳的企业就越多。人类发明的致富招数,其本质都是为了减缓竞争强度的,如市场细分、定位、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产品等等。这些招数客观上却达成了丰富商品种类,扩大经济规模的成效。就像生物为了逃避竞争才复杂多样是一个道理。 第十三章 进化压力 进化是在压力下寻找出路的竞赛,近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表明,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反而比较快,像亚洲四小龙日本都是资源贫乏的国家。从进化原理上,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的复兴恰恰是因为缺乏资源,经济发展就像进化一样,各个经济体总是想方设法在自己相对优势或者劣势不明显的地方突围,否则成功的概率更小。 第十四章 三种自然选择 自然界通过分裂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通过稳定性选择使物种特征非常明确,每个物种的成员之间体形、特征、智力、行为等非常接近;通过定向选择促进整体的适应性。财富的进化也完全遵从这个规律,通过变异和淘汰筛选出来进步。稳定性选择时期,创新注定没有出路;别人转型时期,也许我们最不应该转型。 第十五章 分化 分化并不是市场细分的另外一种说法,细分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与细分相比,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惟一指标就是“远离”,分化的发生一般来说是出人预料和缓慢的,起初并不被人看好,直到有一天长成一个茁壮的分支,人们才如梦初醒,这是一些公司可以利用分化成长的原因。 第十六章 同化 产品个性化或者品种的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却主要来源于情感选择。市场上可容纳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是:起初人们在选择产品时都是功能倾向性的,当功能性的需求满足之后,引起情感对产品的诉求,需求大体上就是这样进化而来。一个行业的产品通常的进化途径是多样化——标准化——多样化——同化。 第十七章 预知未来 周期性的危机并不是某种社会制度的产物,而是进化的产物,凡是进化,通常都会有周期性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攀升通常都是较为平缓的,但是崩溃则是猛烈的,这种周期性的形状很像锯齿。例如恐龙通过经年日久的生存竞争变的体形庞大,但是,外界环境的巨大变迁则使这种大体形的动物一下子不再适合生存。 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作者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财富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它的生死存亡都是与周边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结果。人们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对自然的生存环境却相当缺乏思考。进化论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人们思考诸多问题的框架,进化论的成果有时又可以给人们直接的启发。 进化论之于经济的最后境界是要把进化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时时刻刻用进化思想解释世界、探索未来,因为符合进化规律未必被选择,但如果违背进化规律,则会被淘汰。 物竞天择:竞争是自然界的常态,生存就是竞争。生存,不但是自然界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竞争,不但是自然界生物的宿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挑战。 适者生存:生存是一种结果,它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适应。自然和社会不会为不适应者浪费资源,不适应环境和竞争的只能被无情地淘汰。 在本书中,作者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了财富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作者认为,企业处于竞争的环境中,它的生死存亡都是与周边的环境,各种各样的经济体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结果。人们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对自然的生存环境却相当缺乏思考。进化论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人们思考诸多问题的框架,进化论的成果有时又可以给人们直接的启发。 进化论之于经济的最后境界是要把进化融入到我们的思想,时时刻刻用进化思想解释世界、探索未来,因为符合进化规律未必被选择,但如果违背进化规律,则会被淘汰。 物竞天择:竞争是自然界的常态,生存就是竞争。生存,不但是自然界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竞争,不但是自然界生物的宿命,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挑战。 适者生存:生存是一种结果,它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适应。自然和社会不会为不适应者浪费资源,不适应环境和竞争的只能被无情地淘汰。 用进废退:一个拳击手的胳膊肯定要比一个公司文职员工的胳膊粗壮有力,但他们童年时并没有太大差别。 优胜劣汰:自然只偏爱那些优势的物种和个体,对于劣势的一方,它总会残忍地夺取它们刚刚得到的生命和宝贵的自由。 末位淘汰:末位淘汰是内部竞争的必然结果。世界因末位淘汰而变得和谐、有序,且充满生机。 适应变化:这是个变化的世界!地球存在了几十亿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时刻在改变着自己,而人类也必须随着地球和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分工协作:远古人类,从他们的灵长类祖先那里继承了群居生活的方式,同时也继承了合作的精神。作为团队的一员,必须明确“分工协作”是需要,也是义务。 弱肉强食:羚羊生来就要做狮子的食物,这是它们的宿命,无从逃避。 危机意识:“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是付出的代价却肯定是收不回来了,所以还是“狡兔三窟”更实惠些。 赢家效应:《圣经·马太福音》说: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读者书评航天飞机也许是人类制造的最复杂的设备之一,它由300万个零件组成。然而,人类却无法制造最简单的生命,这部分的说明,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也比人类制造的最复杂的设备要复杂。自然界为何如此奇妙呢?原因是进化机制。 在《达尔文密码——人性与财富的进化》中,作者开篇就写道:“想想看,自然界甚至无法形成一个规则的球体或者其他形状的几何体,却造就了复杂无比的生命,原因就在于自然界形成了自我反馈、不断改进的机制。” 达尔文的学说揭示了物种进化的原因即自然选择学说,变异总是缺乏方向的,盲目的,而选择却有内在的逻辑——谁在竞争中更具备优势,就会在概率上得到更多机会的保留。尽管变异的速度非常缓慢,选择也仅仅是概率上微弱的优势积累,在付出了漫长的时间代价之后,竟然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造就了丰富、复杂的生物世界。 正如作者所言,自然界没有免费的进化。《物种起源》结尾处,达尔文用包含深情的笔调讴歌了进化的奇妙:“从自然界的战争里,从饥饿和死亡里,我们便能体会到最可赞美的目的,即高级动物的产生,直接随之而至。” 取得惊人成就的代价是用无止境的生存斗争和大量的牺牲。正是因为这一点,“达尔文主义”曾经甚至现在仍然被戴上残酷、弱肉强食的帽子。以优化人种为借口的屠杀和战争似乎从达尔文的学说中找到了理论依据,事实上,这是对达尔文学说的歪曲和利用,作为一个科学家,不应该对这种利用负责,这就像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发明都会被坏分子所利用,火药即可以提高生产力也可以用来生产杀人武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即可以制造原子弹也可以用来发电。但是,没有一个科学家受到达尔文这样不公正的待遇。 从情感来说,进化的代价如此之大,人们自然会想到:“要是变异是有目的的,或者是有预谋的,也许牺牲会减小很多。”不幸的是,这种想法错了,这是《达尔文密码》所揭示的最重要的逻辑之一。因为进化的本质不是预谋而是斗争,有预谋的进化同样会遭遇有预谋的竞争。揭示了这一层本质之后,用进废退的拉马克学说就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逻辑层面上统一起来了。 进而,作者很自然地将进化学说引入了探讨人类社会规则、财富地进化等问题上来。因为,很显然,不管是财富、文化或者规则显然都是有预谋的,作者越过了这个逻辑困难,试图把人类社会的一切纳入到进化的逻辑之中,这并非达尔文设下的圈套,但确实是隐藏在达尔文学说之中的密码。于是,《达尔文密码》不再具象地类比层面讨论问题,不再谈论那些被过多谈论的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之类的话。 顺着这条思路,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在自然斗争中丰富的景象。这种斗争并不仅仅停留在猎人还是猎手层面,甚至也不仅仅停留在人类社会层面,它与是否具有生命特征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关系,拼命发展的几款手机之间也会遵从自然进化斗争的逻辑。 如果这样写下去的话,讨论每种斗争、每个细节,一定成为一个卷帙浩繁的大作。作者在序言中就设下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埋伏。“达尔文的成就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显示的成就是他发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隐式的成就是他把人人都会的一种思考方法集大成地展示出来。后者犹如我们的潜能,只要加以引导,人人都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思考万物。” 是的,达尔文的思考方式不像牛顿或者爱因斯坦,和开尔文或者休谟也有很大的不同。达尔文开启的这个原本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被忽视的本能才是最重要的,这也许是达尔文最核心的密码。《达尔文密码》给了我们丰富问题有限的答案,却指明了破解诸多密码的线索,也许《达尔文密码》仅仅是一个萌芽,但是,谁又能够知道,日后它会不会发育成了枝繁叶茂的大分支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