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储蓄函数 |
释义 | 1、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设s代表储蓄,y代表收入,则储蓄函数的公式为 s=s(y)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函数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依赖于消费函数。储蓄可定义为收入减消费,即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所以,储蓄函数又可以由消费函数推导出来。其计算公式为 s=y-c=y-(A+By)=-A+(1-B)y(0<1-B<1) 式中:s代表实际储蓄量;y代表实际收入量;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其值一般为正数值,但小于1,即0<1-B<1;-A代表收入为零时的储蓄量。 2、边际储蓄倾向 MPS (Marginal Propensity Save)(1)定义: 指收入增加引起的储蓄增量,即储蓄曲线上某点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其公式为 MPS=△s/△y=ds/dy。 (2)特点: ① MPS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随收入增加而递增(原因在于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既然消费随收入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则可知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率递增)。 ② 0<MPS<1, ③ MPC+MPS=1 证明:∵△y=△c+△s △c/△y+△s/△y=1 MPC+MPS=1 3、平均储蓄倾向(APS 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1)定义:任意收入水平上储蓄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比例,其公式为 APS=s/y (2) 特点:它是储蓄曲线上任意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