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粟(谷子)纹枯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粟(谷子)纹枯病

病原中文名:AG-1-IA菌丝融合群和AG-4菌丝融合群

病原拉丁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ühn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粟、谷子

主要为害部位:茎部叶鞘

为害症状

该病重病区发病株率高达70%,一般10%~50%,主要为害茎部叶鞘。初期在近地面叶鞘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与灰白色相间的云纹状病斑。有时病斑融合形成较大的云纹形斑,边缘暗褐色,中间浅褐色。轻者能恢复,重者茎基部1~2节死亡,并在病斑上产生颗粒状小菌核。该病也可蔓延到顶部,并对叶片造成为害。发病严重的地块影响灌浆,严重的病株枯死。

病原形态特征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 Kü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此外(R.cerealisVanderHoeven称禾谷丝核菌中的CAG-3、CAG-6、CAG-8、CAG-9、CAG-10等菌丝融合群也是该病重要的病原菌,其中CAG-10对玉米致病力强。(中国不同玉米种植区玉米纹枯病的立枯丝核菌的菌丝融合群及致病性不同。引发典型症状的主要是立枯丝核菌R.solaniAG-1IA菌丝融合群。华北地区AG-1IA、AG-lIB、AG-3、AG-5四个菌丝融合群都能侵染玉米。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AG-4、AG-1IA两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4对玉米幼苗致病力较强,成株期AG-1IA的致病力较强。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玉米纹枯病菌为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直径6~10um。菌核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丝密集而成。该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担子桶形或亚圆筒形,较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上具3~5个小梗,梗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um)。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形成2次担子。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在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侵入寄主,后病部产生气生菌丝,在病组织附近不断扩展。菌丝体侵入玉米表皮组织时产生侵入结构。接种6天后,菌丝体沿表皮细胞连接处纵向扩展,随即纵、横、斜向分枝,菌丝顶端变粗,生出侧枝缠绕成团,紧贴寄主组织表面形成侵染垫和附着胞。电镜观察发现,附着胞以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的表皮或从气孔侵入,后在玉米组织中扩展。接种后12天,在下位叶鞘细胞中发现菌丝,有的充满细胞,有的穿透胞壁进入相邻细胞,使原生质颗粒化,最后细胞崩解;接种后16天,AG-IIA从玉米气孔中伸出菌丝丛,叶片出现水浸斑;24天后,AG-4在苞叶和下位叶鞘上出现病症。再侵染是通过与邻株接触进行的,嘶以该病是短距离传染病害。播种过密、施氮过多、湿度大、连阴雨多易发病。主要发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浆充实期。苗期和生长后期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纹枯病的品种。如冀谷14号。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合理密植。

(3)发病初期用1%井冈霉素水剂0.5kg对水40kg,用粗喷雾器喷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