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北苑茶事摩崖石刻 |
释义 | 1985年全国文物田野大普查中,在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林垅山坡上发现了一块高近4米、宽3米的岩石(当地人称之为“凿字岩”),上有碑文80字:“建州东,凤凰山,厥植宜茶。惟北苑,太平兴国初,始为御焙,岁贡龙凤上。东东宫,西幽湖,南新会,北溪属,三十二焙。有署暨亭榭,中曰御茶堂。后坎泉甘,宗之曰御泉。前引二泉,曰龙凤池。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适记。”勒石的时间是北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农历二月初一,作者是时任福建转运使、在北苑监制贡茶的柯适,这与宋代志书《建安志》所述相符,即“太平兴国二年,始置龙焙,造龙凤茶,漕臣柯适为之记。”这么大的石头绝不会是从别处飞来,它证明在中国茶史上辉煌无比的北苑就在这里。山下的河(东溪)对面就有一座山名为凤山,即古代的凤凰山。这块碣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茶史信息:一是北苑龙凤茶的首创时间,就是北宋熊蕃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所说的:“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二是北苑御焙的范围,有东西南北的四至地名。三是修贡官员的驻地和建筑情况。1995年1月和11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两次在林垅山脚下进行考古发掘,果然找到了北宋监管制茶的官署遗址、龙井等。北苑御焙遗址已经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