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生活的化学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生活的化学

作 者:杨金田,谢德明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

ISBN: 9787122043474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 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化学为主线,围绕吃、穿、住、行、用、学、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食品与化学、烹饪与化学、饮料与化学、保健与化学、毒物与化学、穿戴与化学、美化与化学、环境与化学、日用品与化学、文体与化学和娱乐与化学等内容。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并配有内容贴切、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本书可供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科普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选修课程教材。

目录

第1章 食品与化学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概述

1.2 营养素

1.3 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

1.4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

1.5 食物的贮存和保鲜

第2章 烹饪与化学

2.1 厨房化学概述

2.2 烹饪基础知识

2.3 食物的色香味

2.4 风味化学简介

第3章 饮料与化学

3.1 饮料水

3.2 豆浆、奶及其制品

3.3 酒

............

试读章节

第1章 食品与化学

1.2 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食物所含的能保障身体生长发育、维护生理功能、供给机体所需热能的物质。食物的成分主要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6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也有将糖类中的纤维素和甲壳素单列出来,称为8类营养素。

1.2.1 糖类

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等。按分子结构含基本单位糖分子数的不同,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糖类物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供给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l克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能释放出17千焦耳的热量。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又可转变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化合物。糖的磷酸衍生物可以生成DNA、RNA、ATP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动物的糖类主要是由植物性食品供给,因为动物体自身没有产生这些糖类的光合作用。糖类物质的主要来源为谷类、根茎类食物和食糖。

食用植物纤维素又称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化合物的总称。过去对膳食纤维仅仅认为是植物纤维、细胞壁成分,现已扩展到包括许多改良的植物纤维素、胶浆、果胶、藻类多糖。食用植物纤维在体内不产生热量,营养价值也不高,因而曾经有人视它为“无用之物”。

膳食纤维的作用是多方面的。①因其耐咀嚼而有利于锻炼牙齿,清除牙缝污垢,增加唾液分泌,帮助食物消化;②在胃腔里发挥“充饥填料”作用,减少饮食,达到减肥的目的;③增强肠壁刺激,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促进正常消化;④发挥纤维的吸水作用,软化粪便,预防便秘,减少肠道癌病的发生。此外,膳食纤维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均有防治功效。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有玉米、大麦、蚕豆、糙米、红薯等粗粮,以及芹菜、韭菜、白菜、萝卜、南瓜、竹笋等蔬菜和各种水果。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