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释义 | 基本概况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1998 年1月由陕西省计委、科委和教委联合批准成立。 主要任务实验室以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为主攻方向。将作物杂种优势的实际应用视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系统地从分子、细胞、个体和群体各层次水平深入揭示作物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内在本质,作物杂种优势的构成规律和预测原理等;同时定向进行作物 育性基因的标记、操作与克隆、作物雄性不育种质的创新与培育、作物杂交种子的精准检测与标记 ;特别是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创制上能不断有新突破。 研究方向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为本实验室重点,基此基础扩展到油菜、玉米、甘薯等作物,目前主要研究内容有:① 小麦、油菜、玉米、甘薯等杂种优势鉴定、预测与利用;② 小麦等作物雄性不育种质创新与研究;③ 小麦等作物雄性不育染色体工程与生物技术;④ 小麦等作物雄性不育基因 的 标记 、操作 与克隆;⑤ 小麦等作物雄性不育机理揭示与研究;⑥ 作物杂交种子 的精准 检测与标记。 科研进展近 5 年来,实验室共主持国家、部省等各类科学研究项目与课题 40 多项,获得科研经费 1565.0 万元。通过省、部级以上成果鉴定 6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2 项,申请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5 项,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 9 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杀雄剂和三系技术等,历经数年艰辛攻坚,选育的“西杂”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及配套制种技术已成为本实验室特色品牌,其中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将高产与优质有机融为一体, 2000 年 8 月提前通过陕西省审定,为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杂种小麦新品种 , 并被评为陕西省 2000 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通过产业化开发,率先将杂交小麦稳步推向了生产,作为小麦育种的一个新兴产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设想实验室本着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宗旨,随着实验室不断的发展与壮大,“陕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试验室”定将会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融作物杂种优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为一体的重点实验室;成为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领域不断创立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的研究与开发基地;新组合与新种质的中试繁殖与示范推广基地;新成果展示基地;新人才和新产业的培育基地;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创新基地;形成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领域不断发展的思想库。建成集学术、人才和成果为一体的科技优势群,始终不断地能在本领域基础、应用基础和实践应用方面处于国内外先进或领先地位。 联系方式地址:陕西 杨凌邰城路 3 号 邮编: 712100 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