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人读《论语》 |
释义 | 日本人读《论语》涩泽荣一 (作者), 李均洋 (合著者), 佐藤利行 (合著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平装: 43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500847688 条形码: 9787500847687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6.6 x 2 cm ; 885 g 序言李均洋教授和佐藤利行教授编译的这本涩泽荣一著《日本人读(论语)》,就要同读者见面了,我很乐意把此书推荐给大家。 说起《论语》,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如开篇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且经常用于自我勉励和接待国内外友人的学习工作当中的圣训。《论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灵魂,闪烁着我们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敬老爱幼、与人为善、宽厚豁达、积极进取、务实求新等民族品德的光辉。《论语》里有我们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大纲,有我们中华民族讲文明讲礼貌的谆谆教诲,有君子淑女的具体标准,有优良生活细节的行为规范,有教书育人的民族传统,有自律成才的修养口诀,等等,可以说是一部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座右铭式的圣著。 涩泽荣一著《日本人读(论语)》,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大企业家、大银行家、道德教育家涩泽荣一吸收日本丰富的《论语》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对《论语》所做的讲解,既有自己的见地又通俗易懂,是从外国孔子崇拜者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精粹《论语》思想的普及和推广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做这方面的普及和推广工作,这样有利于我们中华文化的发扬和光大,有利于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素质。 后记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悠久、领域广阔、探赜索隐、世之罕见,我们翻译的这本书就是中日文化交流这棵巨树上的一朵奇葩。说它奇,是指完全不同于古今中外的《论语》注疏和研究书籍,而是从实践学、行动学的角度,结合亲身实践阐释《论语》,号召人们共同践行《论语》的仁义道德。把这部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有利于国泰民安,有利于家和友善,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国际交流。参加翻译的有:李均洋(《(论语)总论》《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八佾第三》)、张立新《里仁第四》《雍也第六》、王璇参加了《雍也第六》的初译)、杨姗(《公冶长第五》1~16章)、王璇(《公冶长第五》17~27章)、孔繁志(《述而第七》《泰伯第八》)、胡聪(《子罕第九》1~16章)、徐萌(《子罕第九》17~25章)、王丽娜(《子罕第九》26~30章)、张漫(《乡党第十》)、曾苗苗(《先进第十一》1-15章)、霍瑞欣(《先进第十一》16-25章)、李濯凡(《颜渊第十二》)、刘静(《子路第十三》)、夏鹏翔(《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第十五》)、邱岭和吴芳玲(《季氏第十六》《阳货第十七》《微子第十八》《子路第十九》《尧日第二十》)。刘潇负责注释及校对工作,任颖协助中文校正工作,王丽娜负责整体校对工作,霍瑞欣、姚晓娟对部分译稿的格式做了调整及校对。 媒体推荐《日本人读<论语>:涩泽荣一<论语>言习录》:日本研究《论语》的经典读本,重印二十余次,狂销数百万册,国内首度全本引进,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刘利民联袂推荐。 《论语》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涩泽荣一先生的这本书为我们学习研究《论语》提供了崭新的、异域文化的视角,他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令我们钦佩,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 这本书是日本的大企业家、大银行家、道德教育家涩泽荣一吸收日本丰富的《论语》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对《论语》所做的讲解,既有自己的见地又通俗易懂,是从外国孔子崇拜者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精粹《论语》思想的普及和推广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文学博士、博士牛导师 刘利民 作者简介涩泽荣一(1840~1931),出生在武藏国榛泽郡血洗岛(现垮玉县深谷市)豪富农家。1864年,奉职于江户幕府将军德川氏的分家之一一桥家,随着家主德川庆喜继任将军而成为江户幕府臣僚。1867年,作为江户幕府访欧使节团成员赴欧。1869年,被明治新政府起用为大藏省(财政部)官员,参与了货币、金融、财政制度的制定和改革。1873年辞职投身于实业界,创立了第一国立银行并出任行长。后成为财界的领军人物,参与创立了王子造纸、大阪纺织、日本铁道等众多公司,还精心致力于财界的一体化,设立了东京银行集会所、东京证券交换所等。作为财界思想领袖,不遗余力地倡导“经济道德同一说”。1915年创立了涩泽同族股份公司,形成了以第一银行为核心的涩泽财团。1916年从实业界第一线引退,专门从事教育及社会文化事业,一直到逝世。被誉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资本主义的领袖。 李均洋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日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日语语言文化比较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主持过国家社科项目,科研成果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和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译著有《方丈记》、《徒然草》等。 佐藤利行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日本全国汉文教育学会理事,六朝学术学会评议员,日本汉语检定协会评议员,中日高等教育联络会(希平会)会长,广岛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教授,广岛大学副理事,广岛国际中心评议会议长,广岛大学国际中心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综合人类学。 目录序言学好《论语》走天下 导读精神父母,良师益友 ——《论语》实践学刍议 《论语》总论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后记 文摘【讲义】 龟井南溟解释说:“这章讲述学者要注意的事情。”三岛中洲先生说:“这章讲的是君子要重视自己的亲身实践。”既然说君子要重视亲身实践,是因为亲身实践是很难的,而说起来却比较容易。所以,君子以说多了却做不到为羞耻,希望自己少说;而行动实践则是怎么做都不为过,希望在行动实践上要熟练敏捷。 本章内容与子路篇的“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有着相近的意义。君子不要做能言善辩的口头勇者,要经常考虑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自己不能实践的事情,再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说,这种饶舌的说教岂不是一点儿权威也没有了吗?讲话辩论的权威性出自身体力行的实践,所以,君子的言语要慎之又慎,行动则要敏捷,对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丝毫不会马虎,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 如果自己的言论失去了权威性,即便口若悬河以千言万语去辩解,对世道也不会有任何裨益。但是,在当今日本,也和欧美各国一样,逐渐形成了重视言论的风气。这是一种自然趋势,要凝聚众志来共同处理政治及其他诸多事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管是聆听别人的讲话,还是表述自己的想法,都必须要通过言论。并不是说对政治上和社会上各种问题,如有各自不同的意见,不是当事者就不应该进行评论,能言善辩也没有用处了,不要这样来解释本章内容。要想使社交顺畅,互相能愉快地交谈,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向社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要求我们能言善辩。孔夫子告诫弟子们的本意,是不要去说大话,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不是能说会道,而是身体力行,少说多做才是最为重要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