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晓春
释义

1.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个人简介

陈晓春,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江西安远人,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8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工作分工:协助市长分管教育、科学技术、民政、重点工程、信访、劳动和社会保障、老龄、残联等方面的工作;牵头协调民生工程方面的工作;以及与市政协、军队、市科协等方面的联系、协调工作。

个人履历

1979.08-1979.12,安远县甲江林场工人;1979.12-1982.12,安远县公安局民警;

1982.12-1983.03,安远县城关镇政府干事;

1983.03-1984.03,安远县城关镇政府副镇长;

1984.03-1984.09,安远县欣山镇党委副书记;

1984.09-1986.07,赣州地委党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大专班脱产学习;

1986.07-1989.12,安远县镇岗乡党委书记;

1989.12-1992.10,安远县委常委、副县长;

1992.10-1994.12,龙南县委副书记;

1994.12-2001.01,定南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1996.08-1998.12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2001.01-2004.03,赣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9.09-2001.09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班学习);

2004.03-2006.05,信丰县委书记;

2006.05-2006.11,瑞金市委书记;

2006.11-2011.06,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其间:2008.08-2010.12江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专业学习);

2011.06-2011.08,赣州市委常委;

2011.08-2011.09,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

2011.09- 赣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

简介

陈晓春(1978.1-)男,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医科大学副校长兼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福建省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兼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老年神经病学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工作,对阿尔海默和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在人参皂苷神经药理作用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建树。特别是近年来对传统保健中药人参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其有效单体成分人参皂苷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和神经元保护等多方面的作用,相关的研究课题两次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近五年来,有十多个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或重点科技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参与“97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科学研究论著五十多篇,其中有十二篇是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源期刊上,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有一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有两项分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2004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3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的称号,现为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论著

1.Xiao-chun Chen, Yi-can Zhou, Ying Chen, et al. Ginsenoside Rg1 reduces MPTP- induced substantia nigra neuron loss by suppressing oxidative stres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5;26(1):56-62

2.Yuan-gui Zhu, Xiao-chun Chen, Zhi-zhe Chen, et al. Curcumin protects mitochondria from oxidative damage and attenuates apoptosis in cortical neuron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25(12):1606—1612

3.Xiao-chun Chen, Yuan-gui Zhu, Li-an Zhu, et al. Ginsenoside Rg1 attenuates dopamine-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s by suppressing oxidative str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3;473(1):1-7

4.Xiao-chun Chen, Fang Fang, Yuan-gui Zhu,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ginsenoside Rg1 on MPP+-induced apoptosis in SHSY5Y cells. Journal of Neural Transmission, 2003;110(8):835-845

5.Xiao-chun Chen, Li-min Chen, Yuan-gui Zhu, et al. Involvement of CDK4, pRB, and E2F1 in ginsenoside Rg1 protecting rat cortical neurons from β-amyloid-induced apoptosi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12):1259—1264

6.Xiao-chun Chen, Xiao-zhong Wang, Yi-can Zhou,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ginsenoside Rg1 on MPTP-induced apoptosis in mouse substantia nigra neurons and its mechanism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2;23(9):829—834

7.Xiao-chun Chen, Yuan-gui Zhu, Li-an Zhu,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ginsenoside Rg1 on dopamine-induced apoptosis in PC12 cell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1;22(8):673—678

获奖情况

1、《人参皂甙Rg1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研究》获2004年度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者);

2、《人参皂甙对多巴胺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获200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者);

3、《心血管危险因子Fg和VLDL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获2002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者);

4、《细胞内游离钙测定法和心脑血管病血小板内游离钙变化的研究》获1997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者);

5、《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骨骼肌凝集素受体的研究》获1993年度福建省科枝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者)

3.湖南大学教授

简介

陈晓春(1978.1-)男,汉族,中共党员。(日本)经济学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跨国经营主要工作经历及业绩(含评为博导时间、社会兼职等): 20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科评议专家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学会会员中国统计学会会员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研究,2001.1-2004.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172019 经费12万元; 2.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研究,2002.1-2004.12,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02JAZ79004,经费8万元。

论文

1.2003.6,《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公共行政》,合著 2.2004.1,《非营利组织营销的特征与原则》,湖湘论坛,合著 3.2004.1,《论非营利组织在消费教育的作用》,消费经济,合著 4.2004.1,《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日本第八届社会经济国际研讨会论文,合著 5.2003.9,《消费需求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浅析》,《云梦学刊》,独著 6.2004.1,《消费需求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浅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独著,P171 7.2003.2,《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合著 8.2004.5,《非营利组织的共生探析》,《湖南大学学报》,合著 9.2004.3《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定位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公共行政》,合著 10.2004.5,《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成本初议》,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合著 11.2003.12,《日本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国际商务对外贸易大学学报,合著 12.2003.9,《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定位初探》,湖南城市学院学报,合著 13.2003.11,《非营利组织的营销战略》,湖南商学院学报,合著 14.2003.9,《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初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合著 15.2003.8,《非营利组织的绿色营销策略》,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合著 16.2003.12,《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定位刍议》,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合著 17.2004.1,《非营利组织准公共产品初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收录,《公共行政》,合著 18.2004.3,《非营利组织多元化经营探析》,财经理论与实践,合著 19.1999.6,《后工业社会与非营利组织》,《产业经济研究》(日本),第40卷第1号第93-112页,独著 20.2000.11.14,应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光明日报》,独著 21.2000.4,《非营利组织初论》,《湖南大学学报》第14卷第27-31页, 独著 22.2000.6,《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第21卷第108期第9-11页,独著 23.2001.3,《非国有经济走向国际舞台应该重视规制的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第31-34,独著 24.2003.4,《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成因》,《新华文摘》摘要收录第197页,独著 25.2001.10,《非营利组织经营管理探析》,《中国管理科学》(专辑),独著 26.2002.10,《市场营销的反思与非营利组织营销原则浅析》,《中国管理科学》(专辑),独著 27.2002.3,《国际标准与对外承包工程事业之管见》,《国际贸易问题》,独著 28.2002.2,《准公共产品浅析》,《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独著 29.2001.4,《非营利组织是实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平台》,《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独著 30.2001.10,《用国际标准促进承包事业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独著 31.2001.6,《日本产业政策理论与启示》,《国外财经》,独著 32.2002.6,《激活非营利组织发展新经济》,《湖南社会科学》,独著 33.2002.6,《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性质与成因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独著 34.2003.2,《尹世杰后工业社会与非营利组织的理论之探析》,《消费经济》,独著 35.2000.12,《非营利组织初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14卷P27-31,独著 36.2000.11,《后工业社会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6第21卷P9-11,独著 37.2001.3,《非国有经济组织走向国际舞台必须重视对规制的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1.2 P9-12, 合著 38.2001.8,《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权变革的观念转换问题》,《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第15卷P28-32,合著 39.2001.1,《非公有制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础力量》,《经济研究与评论》,2001.1 P37-42,合著 40.2000.11,《非国有经济组织走向国际舞台必须重视对规制的研究》,《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4 P50-52, 合著 41.2001.7,《激活非营利组织,发展新经济》,全国“三大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交流与大会发言,独著 42.2001.8,《国际标准与对外工程承包之管见》,2001年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术年会交流,独著 43.2000.10,《采用国际标准,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事业发展》,《国际经济合作》,2001年第9期P13-18,独著 44.1996.8.24,《后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届北京社会经济国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P109-128,大会发言,日本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独著 45.1997.1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中国社会保障论》,《第二届日本社会 经济国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1997.11 P67-74,大会发言,日本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独著 46.1998.9.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第三届北京社会经济国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1998.9,P97-102,大会发言,日本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独著 47.1999.9.24,《非营利组织经营》,《第四届日本社会经济国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1999.9 P99-102,大会发言,日本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独著 48.2000.7.23,《中国福祉研究》,《第五届北京社会经济国际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0.7 P132-136,大会发言,日本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独著 49.1997.12,《后工业化社会与第三部门》,《久留米大学大学院论文集》第4号,日本久留米大学编,1997.12,P149-171,独著 50.1997.5,《仅仅因为贫穷吗?》,《东方时报》日本,1997.5.21B2,独著 51.1984.7,《恩格尔定律在我国的证明》,《经济学周报》,1984.7.21 B2,独著 52.1984.5.7,《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动态的概念》,《经济学周报》,1984.5.7 B3,独著 53.1984.1,《建议建立消费经济统计学》,《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4.1,独著 54.1985.3.24,《消费效益度量问题浅析》,《经济学周报》,1985.3.24 B4,独著 55.1985.4.28,《统计信息现代化有效途径》,《经济学周报》,1985.4.28,独著 56.1985.2,《社会主义消费统计学内容体系初探》,《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5.2,独著 57.1985.3,《社会主义消费统计学内容体系初探》,《统计学经济学数学方法》,人大复印资料复印全文收录1985.3,合著 58.1985.5,《消费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5.5,合著 59.1986.3,《建立和完善消费统计指标的若干原则》,《经济学文摘》,1986.3,合著 60.1985.3,《商业抽样调查的特点》,《湖南商业经济》,1985.3,独著 61.1986.1,《消费调查的特点小议》,《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6.1,独著 62.1985.2,《信息与处女课》,《高等教育研究》,1985.2,独著 63.1985.7,《论税收统计》,《长沙税收》,1985.7,独著 64.1987.2,《从消费需要出发改革商业统计》,《山西统计》,1987.2,独著 65.1987.2,《论住宅消费统计》,《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87.2,独著 66.1986.4,《影响消费水平各因素的定量分析》,《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6.4,合著; 67.1987.5,《影响消费水平的三种不同性质的量》,《经济学文摘》,1987.5,合著 68.1987.2,《时间消费统计初探》,《统计与决策》,1987.2,合著 69.1986.6,《消费结构统计》,《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6.6,独著 70.1987.10,《浅论税收统计的作用》,《益阳税务》,1987.10,独著 71.1986.4,《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论》,《湖南金融职工大学学报》,1986.4,独著 72.1988.1,《试论消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湘潭大学学报》,1988.1,独著 73.1987.3,《国外消费统计的介绍》,《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7.3,独著 74.1986.3,《从消费出发改革商业统计的探讨》,《消费经济研究资料》,1986.3,独著 75.1986.5.7,《湘大消费经济成果令人瞩目》,《中国青年报》,B1,1986.5.7,合著 76.1988.5,《消费的十大需要论》,《消费者》,1988.5,独著 77.1988.10,《试论物价指数与工资相挂钩》,《湖南物价》,1988.10,独著 78.1988.4,《消费需要的特点》,《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88.4,独著 79.1988.12,《统计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探索》,《河南统计》,1988.12,独著 80.1989.2,《统计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探索》,《统计学经济学数学方法》,人大复印资料复印全文收录 1989.2,独著 81.1989.8,《统计与经济效益关系的初论》,《山西统计》,1989.8,独著 82.1988.7,《试论消费统计学的性质》,《河南统计》,1988.7,独著 83.1989.4,《统计与企业效益关系再探》,《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4,独著 84.1990.1,《统计与消费引导》,《消费经济》,1990.1,独著 85.2002.7,《国际标准与对外承包工程事业之管见》《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52全文收录,独著著作: 1.2001.2,《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独著 2.2003.7,《非营利组织营销学》,湖南人民出版社,主编 3.2004.1,《东亚洲的现状与展望》(日文版),(日本)九州大学出版社,参加 4.2002.3,《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参加 5.1989.9,《消费统计学》,湖南人民出版社,主编 6.1991.12,《税务统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著 7.1992.12,《经济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参加 8.1990.5,《统计论丛》,中国统计出版社,参加 9.1991.5,《当代消费经济词典》,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参加 10.2004.7《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外部共生分析》环球(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课题

1.市场经济和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2001.3-2002.3,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000]479号,经费1.5万元。 2.日中都市社会经济调查及消费统计研究,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项目,1992.6-1994.3。

科研获奖

1.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权变革与观念转换问题,一等奖,湖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2000.12; 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促进对外承包工程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二等奖,湖南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2000.12; 3.激活非营利组织,发展新经济,中南、西南、西北三大区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1.8

4.上海外国语大学 教授、博士

简介

陈晓春江苏省武进县人。博士,教授。

197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

校任教至今。1982年10月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主修历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1985年3月获得该校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首席翻译。1989年4月赴德国蒂宾根大学学习,并于1992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95年在德国科隆大学研修三个月。1997年至1998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研修一年,后又于2001年在蒂宾根大学研修三个月。先后担任过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主任、主任和西方语学院副院长等职。在多年的教学中,讲授过的课程有德语专业的多门基础课,高年级德语阅读和词汇课,德国概况以及德国历史。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为语言学概论、篇章语言学和德国文化与历史,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为德语修辞学。

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德语语言学和德国文化与历史的教学,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德语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德国东西部的语言差异”、“德语的语序及其修辞作用”、“争论性对话中的连贯”、“德国关于一战责任的论争”、“布吕宁的‘总统内阁’”、“德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基督教和德国文化”等;出版的论著有《传教和殖民政策》和《德语修辞学》;译作有《黑森林之风》、《帝国的崩溃》、《斗邪教亡命天涯》、《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阿多诺》等五本;编写有教材《高级德语教程》(上、下册)、《最新德语语法学练与指导》和研究生教材《德语史概述》。

专著、译著及教材

1 92.8 传教和殖民政策 德国汉堡科涅克出版社 30万 单独

2 98.9 德语修辞学 上外教育出版社 32万 单独

3 01.1 黑森林之风 上海文化出版社22万 译编

4 01.1 斗邪教亡命天涯 漓江出版社24万 独译

5 02.7 《怎么办》丛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20万 校

6 02.9 德语语法操练 上海译文出版社 55万 合作

7 03.4 《鸽子》 上海译文出版社 13万 合作

8 03.8 高级德语教程 上外教育出版社 69.7万 单独

翻译类(单篇)

1. 1982.6 尼罗河《地理杂志》

2. 1986.5 西德零售业之王“阿尔迪” 《世界之窗》

3. 1986.6 千姿百态的广告艺术 《世界之窗》

4. 1986.7 中国的环境污染亟待改变 《编译参考》

5. 1987.2 奥地利国家歌剧院舞会 《世界之窗》

6. 1987.3 珠宝业中的佼佼者 《世界之窗》

7. 1987.3 侦探迷在这里得到满足 《世界之窗》

8. 1987.4 与狼为伍的德国人 《世界之窗》

9. 1987.5 世界旅行冠军争夺战 《世界之窗》

10. 1988.3 每周要举起两辆坦克 《世界之窗》

11. 1988.5 报业大王默多克《世界之窗》

12. 1988.6 网球女新星 《世界之窗》

论文类

1 86.5 联邦德国史学界近况 世界史研究动态

2 87.1 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 世界史研究动态

3 93.1 文化名城图宾根联邦德国研究

4 93.1 阵痛中的原东德高等学校 国际观察

5 93.2 德语的世界影响之变化 联邦德国研究

6 93.2 德国统一后东部人的困惑和忧虑 国际观察

7 93.3 德国城市的街名和写法 德语学习

8 93.3 骑士、城堡和骑士文学 联邦德国研究

9 93.4 两德统一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现象 德语学习

10 93.5 德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史学月刊

11 93.6 德国关于一战责任的论争 世界史研究动态

12 93.6 谈谈außer的用法 德语学习

13 94.1 德国调整安全政策的原因 国际观察

14 94.4 德语中的男尊女卑现象 德语学习

15 94.5 deutsch的大小写及其用法 德语学习

16 94.6 德语中名词的构成形式(上) 德语学习

17 94.6 布吕宁的“总统内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18 95.1 德语中名词的构成形式 下) 德语学习

19 95.1 由《辛德勒的名单》引起的话题 国际观察

20 95.1 瓦格纳文化节和瓦格纳 德国研究

21 95.4 Tschüs的由来和它的应用范围 德语学习

22 95.5 德语中猜测的表达方式 德语学习

23 95.6 德语谚语中的专有名词 德语学习

24 96.1 德语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 外国语

25 96.2 德语中源自法律和刑罚的词和习语 德语学习

26 96.4 本恩作品在中国受阻的原因 研讨会论文汇编

27 96.5 德国大学的现状和改革措施 国际观察

28 97.4 德语的语序及其修辞作用 外国语

29 97.4 德国东西部的语言差异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0 98.8 锲而不舍,大器晚成——

冯塔纳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 日耳曼学论文集

31 98.8 本恩:诗人?沉默者?纳粹分子? 日耳曼学论文集

32 1999 对讲解德语动词时态功能和用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

的几点思考 科学报告会论文集

33 01.4 争论性对话中的连贯 外国语

5.西安美术学院教师

简介

陈晓春1991年9月考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95年7月保送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00年7月留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任教。

作品获奖情况

2001年作品《盘古斧》应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参展《西部、西部》雕塑景观展(国家级)

2002年作品《砺志》应邀参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西部风》全国十大城市雕塑巡回展 (国家级)

2003年作品《花石语》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首届双年展的雕塑精品展并应邀参加可乐玛依展(国家级)

2004年作品《五月的婚礼》入选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十届美展(国家级)

2001年作品《头悬高粱》在《西北美术》发表。

2001年在首届大学生沙雕比赛中设计并制作《天赐富玺》并获三等奖。

2001年作品《盘古斧》在《艺术家》2002年9期、《雕塑》2002年第1期、《美术报》总第447期等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

2002年作品《吉祥钟塔》在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举办的“2002中国青岛国际沙雕大赛”中荣获评委特别奖(省级)2003年作品《五月的婚礼》入选北京城雕委举办的抗击非点。献爱心为主题的雕塑展,并在王府井大街展出。

2003年作品《天赐福玺》入选右程允贤先生为艺委会主任的福建省福州市城雕设计大赛。并建成于闵江公园(省级)

2004年作品《花石语-2》入选十届美展陕西展;入选“艺术,让城市更美好——2004广州城市雕塑邀请展”(省级)

发表文章

文章《由石门山石刻的“超写实” 现象谈起》于2005年在专业类核心刊物《雕塑》杂志第48期发表。

文章《写“真” 双林寺因揭陀》于2005年在专业类刊物《西北美术》2005年第2期发表。

6.乐山师范学院教授

简介

陈晓春(1965.2-)男,汉族,四川沐川人。中共党员,教授,文学硕士。现任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校学科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第六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个人履历

1965年2月生于四川省沐川县,1984年毕业于乐山师专中文系,先后在沐川县教育局、沐川县中学校工作。1988年9月考入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高尔泰、苏恒教授。1991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乐山师范学院任教至今。曾担任学校中文系副主任、主任、学校教务处长。在校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4月,出任乐山师范学院副院长。

学术成果

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传统美学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并产生一定影响。担任《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评论及写作》、《美学》等课程教学,思维敏锐,视野开阔,在国内数家学术刊物上发展学术论文5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权威刊物或被转载,出版学术专著《"大音"的回响》、《苏轼书画艺术》。曾获四川省教厅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多次获乐山市政府、省学会、学院科技成果二、三等奖。

7、内蒙古医学院教授

陈晓春女 ,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内蒙古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在职博士。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内地主席团成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主席团成员、CISC 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会员、内蒙古医学会第二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医学会第五、六届心血管病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包头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包头市拔尖人才、包头市十佳医生、内蒙古医学院优秀教师,心脏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包头医学编委。擅长心血管病的诊治,主攻方向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多年来积极带领心内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壮大心内科实力,1999年,在内蒙地区率先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术(Stent)、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2002年,继内蒙古自治区医院之后开展了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此后,广泛开展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封堵治疗;2002年,在内蒙地区首家将直立倾斜试验用于临床,用于诊断神经介导性晕厥;2004年,在内蒙地区率先开展了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

病,收到很好的疗效。

主持完成科研项目16项,其中1995-1997年,协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完成胡大一教授主持的课题《尿激酶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1999-2005年,协助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完成《Inter-heart》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Fever-study》国家"九五"科技公关项目、《CCS-II》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和《非瓣膜性房颤预防血栓栓塞的研究》国家"十五"科技公关项目的研究;协助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完成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注射重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倍他乐克治疗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研究》。

主持包头科委资助科研项目4项,内蒙古医学院重大项目1项,本院立项项目2项,自研项目3项,获国内领先科研成果2项,国内先进、自治区领先成果6项。其中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近6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近30篇,国家级刊物论著16篇。

2002年,遴选为内蒙古医学院内科循环系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其中7名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学位培养,现还有4名研究生在读。1997年成功主办了"中美空中学术交流心脏病研讨会包头收视会场"工作。2000年作为大会秘书长协助学会成功组织了内蒙古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五届心脏病学术会议。2001年协助学会成功地组织了内蒙古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分会、起搏与电生理学组心血管病论坛。2001年成功地主办了内蒙古中西部心血管病介入诊治研讨会。2004年成功地承办了内蒙古医学会第二届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2002年至今,多次组织了美国著名心脏病专家Graf教授、捷克和加拿大著名先心病介入专家的学术讲座,面向全包头市心血管病医务人员,并做同步翻译。2007年成功承办了包头医学会第三届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会议。

8、重庆市巴南区政协秘书长

个人简介

陈晓春,重庆市巴南区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协助主席工作。

协助常务副主席协调副主席和专委会工作。

主持办公室工作。

主要事迹

区政协秘书长陈晓春热情接待了大足县政协办公室主任何礼兵一行。双方就区县政协网站建设进行了座谈交流。

大足政协办公室一行通过多媒体方式观摩了巴南政协网,听取了巴南政协网站的筹备、搭建以及运行管理情况介绍,高度评价了巴南政协网的建设和管理。双方一致认为建好管好用好政协网站,有利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有利于宣传人民政协事业,有利于调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应当认真做好政协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双方并就政协网站建设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信息安全等具体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9、宁都县固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陈晓春(1978.1-)女。江西省宁都县田头镇田头村人。大专学历。2000年6月赣南师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同年8月分配在宁都县长胜中学任教。2001年任东山坝镇人民政府镇长助理。2002年任湛田乡人民政府副乡长。2006年3月任宁都县固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10、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陈晓春,男,1963年2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影视项目评估研究所所长,在电视剧创作理论及电视剧制片管理方面有很高的建树,在电视剧的策划与创作上方面有很大影响,参与过数十部电视剧的策划与运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包括:1、电视剧制片管理;2、电视剧创作;3、欧洲文学史;4、电视剧策划与经营;5、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

研究方向:1、电视制片管理 2、文化产业管理(影视项目经营与管理)3、电视剧创作理论

工作学习经历:

2010年9月至今: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影视项目评估研究所所长

2003年9月——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制片管理教研室 副教授

2000年9月——2004年 中国传媒大学制片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95年9月——2004年 北京广播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任讲师

1989年9月——1995年 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文化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86年9月——1989年 北京大学西语系 硕士研究生

主要学术成果

(一) 学术专著

(1)《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与张宏合作),已被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在内的著名院校确定为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

(2)《电视剧理论与创作技巧》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此书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

(3)《电视剧创作——理论·技巧与案例》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 获北京广播学院第二届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4)《透视中国影视市场》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二) 论文

(1) 电视剧制片人的项目运作——中国电视剧市场分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2期;

(2) 电视剧制片人的项目运作——对剧本的市场把握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5年1期

(3) 电视剧制片人的项目经营——题材的选择与价值判断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12期;

(4) 电视剧的总体策划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7期;

(5) 制片人对电视剧属性的认识及现实意义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年6期;

(6) 试论艺术家的素质 《文艺理论研究》 2002年6期;

(7) 帕斯捷尔纳克的迷误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9年2期

(三) 参与策划与运作的电视剧

(1)30集电视连续剧《阮玲玉》(策划)

(2)26集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策划、文学统筹)

(3)20集电视连续剧《夜深沉》(文学顾问)

(4)30集电视连续剧《画圣吴道子》(总编剧)

(5)百集室内大型情景喜剧《小区故事》(艺术总监)

(6)30集大型电视剧《消失的罗马军团》(总编剧)

(7)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太行1942》(总编剧)

(四)其他艺术创作及成果

(1)长篇小说《世纪末的爱情》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软件《中天制片管理系统》(与中天数码公司合作,本人担任策划和监制)

11、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教育经历

198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8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4~1998年在职攻读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学术兼职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科技部973项目咨询专家;

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专家;

兰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工业催化、膜分离技术在化工过程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绿色化学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与优化,化工安全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研究。

代表性论文

1.陈晓春,张之旭,饶国瑛,李成岳,合成甲醇基元过程瞬态动力学的模型化(Ⅰ)——基元过程序列结构。1999,50(2):145-151

2.陈晓春,饶国瑛,李成岳,合成甲醇基元过程瞬态动力学的模型化(Ⅱ)——合成甲醇瞬态动力学,化工学报,1999,50(2):152-158

3.陈晓春,李成岳,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合成甲醇,现代化工,2000,20(7):43-45

4.CHEN Xiaochun LI Chengyue RAO Guoying,Dynamic Kinetics of Methanol Synthesis over a Commercial Copper-Based Catalys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0,8(4):315-320

5.陈晓春,郭耀星,李成岳,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特性,化工学报,2001,52(12):1054-1057

6.高存刚,陈晓春,13万t/a尿素装置的动态模拟与仿真,现代化工,2002,22(10):41-43

7.陈晓春,马桂荣,动态模拟技术与化学工程,现代化工,2002,10(3):14-17

8.于光认; 陈晓春; 刘辉,有内构件工业湍动流化床反应器的模型化——反应器模型的开发,化工学报,2003,54(8):1150-1154(EI)

9.马桂荣; 陈晓春; 于光认. 甲苯—环丁砜—硅醚三元体系液-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3):5-9(EI)

10.于光认; 陈晓春; 肖楠; 丙烯氨氧化生产丙烯腈工业流化床反应器的模型化,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3):42-47(EI)

11.Chen Xiaochun and Li Chengyue, Modeling of a reverse flow reactor for methanol synthesi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 Eng.,2003,11(1):9-14(SCI/EI)

12.于光认; 陈晓春; 刘辉等 工业湍动流化床反应器内流体力学行为的模型化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1(6):28-32(EI)

13.闫艳娇,陈晓春,肖楠, 糠醇加氢制备四氢糠醇的新型催化剂开发,现代化工,2004,24S:181-183(EI)

14.孙巍; 李琳; 陈晓春等。基于混合模型法的精馏塔热耦合技术研究,现代化工,2005,,7:268-271(EI)

15. 赵佩月,陈晓春,武新颖等。连续法合成二氧化硫脲的管式工艺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06):90-93

16.孙巍,李琳,陈晓春。ASPEN Plus在工业精馏塔故障诊断与参数寻优中的应用,化工进展,2005,24(8):935-937

17.肖楠,陈晓春,闫艳娇等。一种负载型镍基催化剂上糠醇液相加氢制四氢糠醇的实验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39-42

获奖成果及荣誉称号

2000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奖;

2005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二等奖(基础类);

2005年获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

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副秘书长

2004年北京化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经历

1988年4月至1994年8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助教

1994年9月至1998年6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讲师,在职攻读博士

1998年7月至2000年8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

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副院长

2005年9月至今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教授,博导,院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