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
释义 | 基本信息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平装: 183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541129513 内容简介《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内容简介:“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对我们而言,这中国君子(最早的汉语诗人)的原初精神感觉是远古的漫夜,深邃得有如——借用特拉克尔喜欢的语词——“纯粹的蓝色”。面对这已然如蓝色灵光的远古精神感觉,现代诗人若有所失,难免会寻问属于自己的——亦即现代的所在——死亡。如果死亡属于人,“不愧于人”则不够,应愧对死亡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27岁的现代德语大诗人特拉克尔在战争前线因服毒过量而死。 目录《静一述林》总序 愧对蓝色的死亡 献给80年代的情谊(代序) 诗集 致妹妹 澄明的秋天 深渊 诗篇(第二稿) 献给K.克劳斯 死亡临近(第二稿) 阿门 傍晚之歌 三窥亚麻布致E.布施贝克 夜歌 埃利昂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童年 时辰之歌 途中 风景(第二稿) 致男童埃利斯 埃利斯(第三稿) 霍亨堡(第二稿)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献给A.洛斯 沼泽地(第三稿) 春季 兰斯的傍晚(第二稿) 僧山(第二稿) 卡斯帕尔·豪斯之歌~献给B.洛斯 夜 恶之转化(第二稿) 孤独者的秋天 公园 冬天的傍晚(第二稿) 被诅咒者 索尼娅 追随 秋魂(第二稿) 阿弗娜(第二稿) 孤独者的秋天 死亡七唱 逝者之歌 《勃伦纳》诗篇 遗作 散文选 序言“不愧于人,不畏于天”(《诗经·小雅·何人斯》)——对我们而言,这中国君子(最早的汉语诗人)的原初精神感觉是远古的漫夜,深邃得有如——借用特拉克尔喜欢的语词——“纯粹的蓝色”。面对这已然如蓝色灵光的远古精神感觉,现代诗人若有所失,难免会寻问属于自己的——亦即现代的所在——死亡。如果死亡属于人,“不愧于人”则不够,应愧对死亡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27岁的现代德语大诗人特拉克尔在战争前线因服毒过量而死。这死恐怕不能算自杀,兴许是意外;可是,从特拉克尔留下的诗作来看,诗人似乎早已踱入死的国度——不是有一束诗的标题就叫“逝者之歌”吗?“逝者”在哪里?他“栖居在夜的蓝色灵光里”,“周围凛然环绕着清凉的蓝光和秋天的余晖”——这个“他者”想必是诗人自己。20世纪刚过去那年(2000年),德国一位资深文学史家出版了一本书叫做《20世纪五大德语诗人》,似乎要为20世纪的德语诗界确定谁获得了历史的迷离目光的挽留——5个诗人的名额不是事先定下来的,而是有多少算多少。 后记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Trakl,1887-1914),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商人家庭。18岁因考试不及格从中学退学,随即去一家药房当学徒。23岁获药剂硕士学位,同年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服毒过量死于前线,年仅27岁。主要作品有:散文《梦魇与癫狂》(1914);散文诗《启示与没落》(1914);剧本《海市蜃楼》(1906),《蓝胡子》。(1908,断片);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1915),《取自金圣餐杯》(1939)。最后这部诗集恰好可以概括诗人的一生,因为“圣餐杯”(Kelch)在德文中原有三层含义:圣餐杯(宗教),花萼(性),苦难。 诗人很早就开始酗酒、吸毒,并对妹妹有变态的爱情,这也是他终生无法摆脱的罪孽感的肇因。这种经历在诗中留下了许多抹不掉的痕迹:“在阴暗的枞树下,两只狼曾以僵硬的拥抱,混合它们的血液”(《基督受难》)。为了解脱罪孽感的折磨,诗人甚至逃入“单性”(即两性同一)的梦幻之中。(或可联想到原罪,夏娃不原是亚当身上的一条肋骨吗?) 一方面是诗人的负罪感:“爱太少,正义和怜悯太少,爱始终太少:冷酷、高傲和罪孽太多太多——这就是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