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梅西M40 |
释义 | 星系简介赤经 12 : 22.4(小时:分) 赤纬 +58 : 05(度:分) 距离 0.51(千光年) 视亮度 8.4(星等) 视大小 0.8(角分) 详细信息由梅西耶在1764年发现。 17世纪的观测者johann hevelius曾经报告说在这个位置附近观测到一个星云,这对双星就是梅西耶在寻找那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星云时发现的。根据messier在星表中的描述,他并没有看到任何星云状天体与它们相关。由于messier已经测量了这些恒星的位置,因此在他在他的星表中也给它们编上了序号。 这一事实暗示了这份星表是如何被编写的:messier在为那些可能被误认成彗星的星团和星云编写目录时,收集了许多天体位置。m40显然是他在1764年忙于核对可以利用的,以前记录过的“星云”报告时,记录下的最后一个天体。 在天空中比较了messier的描述之后,john mallas注意到双星winnecke 4处于正确的位置上(mallas 1966)。它在1863年被pulkovo天文台再次观测到。两颗子星的视星等为9.0和9.3等,它们在天球上的间距为49角秒(源自mallas/kreimer的数据)。1863年,a. winnecke报告的方位角为88度,目前似乎已经减到了83度。他发表了他的“doppelsternmessungen”(双星测量),包括了7颗“新”双星(winnecke 1869),其中第四颗“新”双星被称为groombridge 1878。lick天文台索引星表列出其主星光谱型为g0,而simbad列出它们分别为a星:hd 238107,光谱型g0和b星:hd 238108,光谱型f8。 假定主星是颗主序星,那么它的光度应该大致与太阳一样,这样就可以估计它距离的数量级:应该为100秒差距,即300光年的量级。 1998年3月,mike feltz估算了欧洲航天局的天文卫星hipparcos测得的双星m40或winnecke 4子星的数据,并将结果告诉了我。根据他的分析,较亮子星的距离被测定为510光年(对应的视差为6.4毫角秒,“距离模数,m-m”差不多为6.0——即视星等与绝对星等这间的差别)。 较暗的子星的视差为负值,没有意义,当两颗恒星靠近时,这种情况在hipparcos数据中经常发生。在这个距离上,较亮的子星的绝对星等为3.0,即比太阳明亮大约四倍。 这对双星位于5.7等的大熊座70星东北16'处。它们与ngc 4290一起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后者为暗棒旋星系(sbb型),12.5等,角直径2.5x1.9角分,退行速度2885千米/秒,对应的距离为1亿2千5百万光年;是笔者用4英寸望远镜看到的最暗天体之一。这些天体在本网页的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这张照片是由evered kreimer在1966年拍摄的。点击查看有关这张照片的更多信息。 richard nugent(2002)着手对m40的本质进行了一项新的研究;他的结果支持这是一对光学双星的假说,即两颗恒星的距离不同。我们欢迎任何能够证实或者推翻这一初步结果的进一步研究。 mallas和kreimer指出,尽管messier 40毫无疑问是双星winnecke 4,但hevelius观测的却是其他的恒星,超过1度以外的5等双星——大熊座74和75星(赤经12:30.0,赤纬+58:24(2000.0))。大熊座74星(hr 4760,hd 108844)视星等为5.40,光谱型为a5e,大熊座75星(hr 4762,hd 108861)视星等6.08等,光谱型为g8 iii-iv。它们构成了一对间距超过20'的广角光学双星,拥有各自不同的自行和径向速度。历史上,与m40有关的不同测量给出了不同的位置: hevelius(1660):赤经12:28,赤纬+58:44(1950.0),赤纬12:30, 赤纬+58:27 (2000.0) messier(1764):赤经12:20, 赤纬+58:22(1950.0),赤经12:22, 赤纬+58:05(2000.0) flammarion(1919):赤经12:22,赤纬+57:50(1950.0),赤经12:24,赤纬+57:33(2000.0) becvar(1964):赤经12:33,赤纬+58:30(1950.0),赤经12:35,赤纬+58:13(2000.0) 这些位置,除了messier和hevelius的数据之外,都是错误的,或是指向了其他的天体。 messier星表的一些印刷版本把m40当作“不真实”的天体而忽略了,尽管在天空中它的确是存在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