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茫疾 |
释义 | 茫疾,又名症疾,属于乙类传染病。 茫疾是另兰原虫经蚊传播的一种古老的、反复 周期性发作的寄生虫病。按蚊是人症的传播媒介 , 染疫按蚊终生具有传染性 , 此外输血也可传播症疾。当按蚊叮咬患者时 , 症原虫的雌雄配子体随 吸人的血液在蚊体内相结合 , 经发育变成有传染性的子抱子 , 再叮咬人时 , 就会使人感染。症疾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 , 潜伏期为 7 天或更长的 时间。间日症、三日症、卵型疮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和脾肿大、贫血等症状 , 体温可达到℃ ~41 ℃。间日症常有复发 , 三日症和卵型症的复发则少见。恶性症起病缓急不定 , 热型不规则 , 头痛、呕吐、腹痛、腹泻、出汗不明显 , 脾肿大 , 贫血出现较早 , 如无危险的脑型 发作 , 可于数周内自愈。严重者如不治疗可危及生命。 【诊断】 流行区居民或曾于茫疾传播季节在症区住宿 ,或曾经患疤 , 或有输血史等 , 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 , 应考虑症疾的可能。 1. 临床症状诊断 : 间歇性定时发作上述临床症状 , 恶性症为每日或隔日发作 1 次 , 间日症为隔日发作 1 次。发作多次的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 , 重 症病人可出现昏迷。 2. 病原诊断 : 发热病人耳血涂片 , 用吉氏染液染色 , 显微镜下可查见症原虫。 3. 血清学诊断 :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症疾抗体 , 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症疾。 【治疗】 1. 基础治疗 :(1) 发作期及退热后 24 小时应卧床休息;(2) 要注意水份的补给 , 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 至 d 恢复期给予高蛋白饮食; 吐泻不 能进食者 , 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3) 寒 战时注意保暖 ; 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 , 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 , 以免受凉; 高热时采用物理 降温 , 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 ; 凶险发热 者应严密观察病情 , 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 , 详细 记录出入量 , 做好基础护理 :(4) 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2. 病原治疗 : 主要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症 原虫以控制发作 , 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症原虫以防止 复发 , 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治疗药物可用氯瞠、盐酸氨酣睡琳、服睡、硫酸奎宁、盐酸甲氟 唾等。恶性症有效治疗药物首选复方茶酣睡 , 以及青蔷玻醋、富甲酿注射液等。 【预防及控制】 1. 防止蚊虫叮咬 , 尤其是在黄昏与清晨之间 ,使用驱避剂、蚊香、杀虫剂、蚊帐等。 2. 适时服用抗症药物 ( 药物预防 ) 以抑制感染。 3. 规范治疗病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