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鸿翱 |
释义 | 刘鸿翱(1778—1849) 字蜚英,号次白,又号黄叶老人。潍县(今潍城区)城里 人。1807年(嘉庆十二年)考取举人,1809年(嘉庆十四年)考中进士,官中书,间日 入值内阁,闲暇则以文字自娱。他读书不务考据,求古人义理所在。喜古文辞,嗜 读《左传》成癖。所作论辨、序记、传、志,文笔精妙。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 他典试湖北,所取多饱学之士。1826年(道光六年)选江苏太湖司马。公事闲暇,镌 《绿野斋文集》(前集),使其文名远播大江南北。他审理案件公正,使狱无积案。 后升任徐州太守。1832年(道光十二年)秋,黄河水盛涨,将灌徐州城。他率僚属登 堤坝, 亲督众筑堤防洪,达7昼夜。洪水退后,灾情严重,他率先捐金救灾,并呈 报拨款赈灾,使灾民度过了灾荒年。他后升广东南韶连道,不久,又调台湾道兼提 督台澎学政。台湾每逢考试,多以贿赂进取。对此他指海为誓,杜绝此风。他在台 湾任职3年中, 清屯田、屯饷以养兵,建炮台以防海寇,设隘楼以御外邦侵略;贮 谷、储金于官库,以防不测。他严惩贪官,使政明官廉,风气日新。由于他为官清 正, 治理有方, 官民敬畏。嗣后,调任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均政绩卓著。 1840年(道光二十年)擢福建巡抚。当时鸦片战争已起,沿海告警。他驰赴任所,因 闽督颜伯焘驻节厦门,由他居省兼代总督事。1841年8月(道光二十一年七月) ,厦 门被英国侵略军攻陷,省垣震惊。他部署军民坚守,抵御英军入侵。用石头填塞屿 隅海港,使敌舰难以进港。并训练乡勇,准备与英军陆战。因防守森严,敌舰无隙 可乘,迫其越境而过,使福建避免了战祸。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冬,他署理闽浙 总督。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专任福建巡抚,闲暇则研究古文,镌《绿野斋文集》 (前后合集)。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因腿疾复发,辞职获准返归故里。因家中曾置 黄叶楼庄, 因而又号“黄叶老人”。其著作有《绿野斋文集》 (前后合集) 6卷、 《绿野斋制艺》 1卷、《绿野斋太湖诗草》1卷、《绿野斋遗集》1卷、《绿野斋外 集》1卷、《山左文抄》前后集各10卷、《绿野斋诗集》2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