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零时起爆:罗布泊的回忆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陈君泽(作者), 龙守谌(作者), 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作者)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月6日) 平装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306039859 内容简介《"零时"起爆:罗布泊的回忆》共分四编。第一编光辉历程,概说了“两弹”试验的发展历程;第二编史无前例,告诉读者许许多多在罗布泊核武器试验中第一次发生的故事;第三编难忘岁月,作者回忆在艰辛岁月所做出的努力与奉献、人生情怀以及充满生活气息的趣事;第四编岁月如歌,作者以诗言志、叙事抒情,情真意切,这是生命禁区里响起的生命赞歌,犹如孔雀河畔的奇葩,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推荐《"零时"起爆:罗布泊的回忆》编辑推荐:1.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一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一个功勋卓著的地方,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罗布泊。2.中国科学家冲破了赫鲁晓夫的技术封锁,用近乎原始的工具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试验的成功,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其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西方大国的想象。在自己的国土上,第一次导弹核武器飞行试验成功创造了世界奇迹,宣告了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麦克纳马拉“中国五年内不会有运载工具”预言的破产。 3.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同志还说,大家要记住那个年代。 4.《"零时"起爆:罗布泊的回忆》真实地展现了中国“两弹”试验的发展历程、“两弹”试验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代又一代核试验参加者的岁月人生以及他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读者可以透过时间隧道回望当年振奋人心的伟大事件和伟大时刻。 作者简介本书由108位作者共同编写而成。他们中有中国核试验事业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执行者、参加者、见证者,有基地司令员、政委、领导,有研究所所长、研究室的任,有中国核试验的主力军——广大的技术人员、专家、教授,有在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军旅作家、诗人、高级记者、摄影家,也有在艰苦条件下培养出来的第二代接班人。 目录第一编 光辉历程 第一章 东方崛起 第二章 戈壁明珠 ——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的组建与发展 第三章 红山·圣地 ——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的组建与发展 第四章 托起蘑菇云的中国电子人 ——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电子学研究室的组建与发展 第二编 史无前例 第一章 鏖战沙场 西出阳关 花开马兰/陈崇树 初次进疆/郑连功 试前漫漫路/周祥玉 第一次化学爆炸模拟试验/曾德汲 建立首次核试验控制中心——720主控站/曲养深 第一颗原子弹“零时”引爆/陈君泽 杜桂福 徐冠荣 顾庆忠 中国一日/张蕴钰 我和第一次核爆炸当量速报/赵亚民 我们通过了张爱萍副总长的考试/罗箭 向蘑菇云开炮/李伟亮 陈敦厚 执行首次核试验放化分析任务/袁光钰 第一次空爆核试验——“空地同步”与“起爆”/刘赤生 王洪章 陈君泽 试验工作中的小花絮/肖云宝 我从原子弹爆炸的烟云中穿过/潘立金 我和张爱萍的几次“零距离”接触/高连科 先做学生,后做先生/曾德汲 随张震寰参加“两弹结合”试验/高连科 我参加第一次导弹核试验/曾 嘉 第二次塔爆/陈君泽 忆1966年参加氢弹原理试验/马国惠 我参加第一次氢弹试验/黄志方 难忘1967年6月17日/马历男 第一次氢弹试验中的雷达跟踪摄影/周祥玉 绝无仅有的照片/孙瑞蕃 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监控”与“引爆”/顾庆忠 贾喜正 杨玉输 金祖浩 蔡星海 我所见到的王淦昌/杨玉翰 “沙石雨”夜记/陈君泽 与王淦昌院士一起工作的日子/郑振兴 面对生与死的考验/许瑞忱 向周恩来总理汇报/王可定 艰险的北山气象普查/郝东风 捕捉“空-地”指令/张 艺 火箭发射队最后的历史使命/李德江 回想北山/朱巨耀 中国核试验最后阶段的历史见证/王洪 领导的关怀 难忘的记忆/徐志恒 第二章 攻坚之战 压力自记仪诞生记/林俊德 捕捉纳秒信号的人们——记三室链式反应动力学组/杨吉纯 李建华 走自己的路——核电磁脉冲、干扰及防护的测量/李长青 核电磁脉冲近测和远测的回顾/王尉周 科技攻关,锤炼新人——激光测试仪的研制/杨济民 为了神圣的使命,知难而上——记自行研制无线控制设备/张华松 中国取样火箭笑傲蘑菇云/杨吉纯 孙瑞蕃教授与X光测温/李荣翔 地下照相的由来/孙瑞蕃 震撼的荒漠——参加某次地下核试验纪实/王树彬 地下核试验安全过关/程 耕 第三编 难忘岁月 第一章 岁月人生 历历当年事/吴 凯 战备转移/龙守谌 忆往昔,峥嵘岁月/龙文澄 缅怀陈贵森指导员/陈崇树 我所认识的史君文同志/龙文澄 大爱无疆——怀念我的老前辈姚重石/陈君泽 我与控制系统/于冠生 神圣的事业 永恒的价值——一个中国核试验电子兵的青春记忆/蔡星海 不可忘却的人生经历/孙关升 引爆原子弹——光荣的使命/顾庆忠 往事难忘/吴克彪 峥嵘岁月 激情永存/张玉琦 我参加核试验的经历/符红铁 我的罗布泊岁月/李建华 下连当兵/赵之刚 我在21所的经历/刘赤生 重返蘑菇云升起的地方/周新嵩 岁月难忘/吴金伟 核试验——我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沈琴 我爱天山深处红山坳/陈友森 温暖的集体,战斗的团队/梁光华 怀念远去的导师和战友/陈君泽 王洪章 刘赤生 姜爱香 马志文 陈运德 敬礼!托起祖国脊梁的罗布泊人/徐志恒 第二章 趣闻轶事 张爱萍将军与“木兰村”/翟芳芝 戈壁中秋夜 将士共明月/朱明发 我国首次核试验的故事/王可定 高连科 将军与士兵/朱鸿森 莽撞核爆中心区/王可定 一次惊心动魄的返航/周大华 张将军和王教授的两件小事/冯镇江 罗布泊趣事点滴/曾德汲 艰苦生活拾趣/祝庆新 趣事四则/韩德胜 试验场动物趣闻/王可定 第三章 红山情怀 忆红山/白菊珍 记忆的花絮/刘艳梅 梦里红山/陈 维 白杨礼赞/檀彦卓 温暖记忆——我的红山/周 莉 岁月留痕——难忘的红山文化生活/杨荣发 第四章 德高功昭 张爱萍:“要把那些被赶走的同志请回来!”/唐逢珍 大事业、大智者、大成就——程开甲/乔登江 我国核试验事业的开创者程开甲/朱焕金 程开甲院士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精神/张永家 核辐射参数测试的开拓者陆祖荫/顾洪坤 许文亮 李效儒 马国志 孙亚今 唐凤岐 忘不了如火如荼的岁月/陆祖荫 为核物理事业奉献智慧和力量/吕敏 杨裕生与蘑菇云取样和放化分析/丁玉珍 可敬的师长——忻贤杰/王洪章 怀念忻贤杰主任/李焕忠 深切怀念忻贤杰副所长/姜爱香 怀念我的导师忻贤杰/王尉周 铸造灵魂的导师——忻贤杰/陈琦 第四编 岁月如歌 第一章 春雷诗草 杨济民:诗选 第二章 大漠寄情 黎荫铭:诗选 第三章 西北纪行 邹进上:组诗 第四章 红山之歌 谢 玲:戈壁诗词摘抄 蒋林元:骆驼草三首 黄志方:诗一首 顾应昌:诗二首 王成德:诗三首 许文亮:词一首 徐志恒:诗一首 王景华:诗三首 马淑琴:岁月组歌 王士魁:诗一首 赵炳璞:诗二首 杨荣发:诗二首 秦宪安:诗一首 附录 作者、编者简介 中国历次核试验概要 中国核试验控制系统及其发展历程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