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树廷 |
释义 | 李树廷(1924—1953年),凌源县三家子乡老官杖子村人,共产党员。1946年参军,先后在县支队、热东独立团、135师405团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参谋长。在解放战争中荣立大功5次,小功1次。? 1948年9月,405团担任主攻锦州北大营的北大梁任务,李树廷率领三排为“刺刀见红排”,抢先攻占敌人固守北大营的重要制高点,圆满地完成任务。1949年4月,部队奉命南下,行军途中李树廷的脚掌磨出血泡,走路一瘸一拐,但仍搀扶轻伤员走路并为战士背枪。同年,李树廷任副连长,在广西石湾乡剿匪战斗中,几天之内俘土匪百余人。后部队进入双峰乡剿匪,李树廷所在连队负责攻打土匪盘踞的小学校。他同连长召开班排长火线会议,决定从校门打开缺口,尖刀排插敌巢。校门被炮火摧毁,李树廷及时率领二、三排攻进校园,敌人由一楼退入二楼仍拒不投降。李树廷当机立断,集中6挺机枪由一楼顺楼板往二楼猛击,残存土匪才打出白旗投降。战斗结束后,李树廷受师团表扬。? 1950年,李树廷部队进驻广西岑溪县七块田村,发动群众成立农会,组建民兵队伍,打土豪分田地。一次,群众报告说,天堂山藏有土匪40余人,李树廷率领一个班去侦察。根据土匪兵力、占据地势等情况,李树廷决心智取,命令6名战士分成两个战斗小组进行埋伏,同时给敌匪写一封劝降信让群众送去,并让送信人告诉土匪,“解放军大部队已经把你们包围了,你们要认清形势,同解放军谈判”。当匪首看了劝降信而犹豫不决时,李树廷命令司号员吹响冲锋号,战士们大声呼喊,土匪以为真的被包围了,便同意谈判。李树廷考虑了对方提出的五个条件,立即决定,由一排长黄超荣代替自己指挥,亲自率通讯员和3名战士同土匪谈判。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协议。土匪交出全部武器。当匪首被带去见部队首长,只看见几名解放军战士,便问:“首长在哪?”李树廷大声回答:“我就是!”说完用目光示意战士将其捆上,并命令土匪背着缴获的枪支回到连队。李树廷智剿土匪,荣记一大功。? 1953年5月,李树廷随部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7月10日,向金城前线开进,奉命与友军攻歼梨船洞守敌,激战12昼夜,巩固了所占领的阵地。李树廷在指挥攻八○高地时,不幸牺牲,时年29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