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棱河豚 |
释义 | 至于史前的亚河豚亚科成员 , 已知的大多属种生活于阿根廷 ,只有的棱河豚Goniodelphis hudsoni是生活于北美。 其中的等吻河豚Ischyrorhynchus vanbenedeni于巴西及阿根廷都有化石发现,它生存于中新世晚期至晚上新世时期(1100万年前至180万年前) , Saurocetes argentinus和Anisodelphis brevirostris都不过是等吻河豚Ischyrorhynchus vanbenedeni的同物异名。等吻河豚Ischyrorhynchus vanbenedeni有近乎完整的颌骨及长而幼的联合 , 于下颌骨分叉后方只有二至三颗牙齿 , 后边再长有六至七颗牙齿 , 牙齿间有较大的空间。另一种阿根廷的亚河豚科属是蜥河豚属Saurocetes , 蜥河豚属Saurocetes仅只有巨蜥河豚Saurodelphis gigas , 巨蜥河豚Saurodelphis gigas生存于1300万年前至1100万年前 , 有非常狭幼的吻突 , 牙齿排列和棱河豚(Goniodelphis)相近 , 但巨蜥河豚Saurodelphis gigas颌骨有长且狭窄的齿槽 , 牙齿有圆形的牙根 , 至于Pontoplanodes也不过是蜥河豚属Saurocetes的同物异名。此外阿根廷发现的亚河豚亚科属种还有原亚河豚属Proinia , 原亚河豚属仅只有Proinia patagonica一种 , 原亚河豚Proinia patagonica仅只有颅骨节片化石被发现于巴塔哥尼亚海床中。没有任何亚河豚科成员可和原亚河豚Proinia patagonica作比较,但原亚河豚Proinia patagonica头骨化石缺失的部分却和于佛罗里达发现的齿鲸类头骨化石相当吻合。棱河豚Goniodelphis hudsoni则是一种生存于上新世早期北美的亚河豚科成员 , 有非常幼的吻喙 , 棱河豚Goniodelphis hudsoni有独特的牙齿 , 牙齿齿排间受刀状的脊分隔 。棱河豚Goniodelphis hudsoni的体型要比现在的亚河豚要大 , 它是一种生活于海洋的亚河豚科成员。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