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昌宁宫村
释义

昌宁宫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文峰街道城东南,耕地面积1370亩,农业人口1048人,暂住人口466人,全村共居住人口1514人。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20元。

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村党支书白明星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群众利益出发,勇于苦干,求真务实,使昌宁宫步入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快车道。被吕梁地委命名为“农村红旗党支部”,“地级文明村”,“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吕梁市首批三级联创“红旗党支部”以及县市级优秀支部,文明村,普法、计生、妇女,村镇建设,土地复垦,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综合治理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全村共有大小型企业: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首先是加强党员自身素质教育,以党章为纲,规范支部组织建设,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坚持“两议五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党员活动阵地“八个”有配套建设,坚持党员标准,充实新的血液。在新农村建设中,硬化宫望街工程中,支部号召全体党员积极响应,义务修路面基础设施,安装下水管道等工程,该工程由他人承包需9.6万元的工程费,通过党员义务劳动折算仅用3.7万元就全部完成。这一工程真正体现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从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党支部在生产生活上主动为老党员、老干部排忧解难。支部、村委根据他们的工作年限实绩情况,实行定期定补,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支部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基础设施建设。为此组织建起了村精神文明创建领导组,主抓全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和考评工作。创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活动,在该村创建面达到95%,效果明显。第二个“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展开,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充实新内容、新规划、新措施,给合实际将两个文明建设内容分成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细化、量化。以制度严格审核把关,相应判定于奖惩制度,在年度考核评比中达到七量级的户可享受村委发放的各种福利待遇。为鼓励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达七星级以上的文明户子女考上中专每得一星级村委奖励80元,考入大学每得一星村奖励100元的助学奖奖励基金。为关心好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由老干部、老党员、老复退军人无偿自愿组成关工委“三老”帮教组织,帮教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走进校园,讲党史,讲革命传统,英雄事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打击非法邪教活动,树党风讲正气,引导未成年人热爱党,爱祖国的思想品德。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三、加强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完善和合理规划的实现 为建设新农村,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全村干群,团结一致,自强自立,共建家园,全面实现新村建设总面积24.7万平方米,配置自来水,下水道11600米设施全配套,有线入户户通,电话入户户户通,三街一路,四十八巷全村铺油硬化9.4公里总投资110万元,“村村通”达到“户户通”。绿化、美化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全村覆盖率达25%,三、四区小巷特色美化栽种以二月兰,月季花净化环境。全村现有高、中档小汽车55辆,人均住房超过全国规定水平,投资17万元,树起了不锈钢雕塑“一帆风顺”象征着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标志。 随着农村物质上的宽裕,生活上的提高更需要思想和精神上的净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农民有更多的休闲时间,迫切想有健身锻炼的去处,去充实思想上,文化上的不足,占据空闲时间。村民们的强烈要求支部、村委筹措资金新建村民文化广场,占地一万平方米,全部完成,需投资180万元,内设体育健身房,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假山楼亭,草坪曲径喷泉戏水,人工湖等多样化设置,适合男女老幼各类群体活动,同时可容纳上千人娱乐锻炼,为尽快实现建成,圆村民之梦,休闲有个好去处,活动有个好场所。使村民们经济上有富裕感,生活上有安全感,居住上有舒适感,轻松愉快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在市场优势启动下发展多种多样经营,力争到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

一 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一)基础设施完善情况

我们首先抓文明街,文明路的建设。新村内“三街一路四十八巷”,全部铺油和水泥硬化,共计340万元,全部实现户户通。配套下水管道8800米,路灯齐全,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卫生专人负责清理,垃圾专人专车倒,形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大街小巷都己绿化、以小区进行栽种花卉月季花、二月兰、九月菊来美化,95%的村民住进钢混结构新房,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改善了村容村貌,倡导了文明生活,确实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得全村生活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吕梁市推行新农村建设的首批试点村,曾荣获“村镇建设先进村”荣誉。

随着农民物质上的宽裕,生活上的提高,更需要思想和精神上的净化,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步,农民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农民高兴休闲之时,迫切想有他们健身锻炼的去处,去充实思想上、文化上的不足,占据空闲的时间。为满足村民娱乐、健身、休闲的愿望,村“两委”克服困难,积极筹资,个人捐资共投资147万元建成一座一万平方米左右的文化广场。广场内设有年年有鱼的喷泉、篮球场、各类的健身器材、大象滑梯、假山、人工湖、草坪、六角亭等设施,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村民的需求。广场的使用和硬件设施的完善,圆了农民之梦,使本村及周边群众休闲有个好去处,活动有个好场所。使村民们经济上有富裕感,生活上有休闲感,居住上有舒适感。

(二)村民社会保障逐步健全

对村级医疗所医生强化培训学习持证上岗,卫生所进行了整顿,先后投资1.5万元,增设医疗器械及医药用品,达到甲级标准,幼儿免疫率100%,村民享受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完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100%的全村人口饮用水安全卫生。计划生育率达标,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电脑网络入户率全村达标。户户通电话,摩托车普及,小轿车及工具车60辆。

(三)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

为实现该村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十一五”五年规划得到全面发展,必须把基础公益设施相对抓起;第一,投资380万元,建立“一帆风顺”村标一处,建五层村委综合大楼一幢,一层为商贸经营,二层为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科技、治保、计生协会关工委办公等集为一体核心办公场所,三至五层为居民住宅。第二,投资25万元,相继建成了一所标准化学校和幼儿园并配套了水暖、电教化远程教育设备。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无一青壮年文盲。不仅注重设施的投入,同时在质量和效益上都有激励和宽松优越的措施。比如在学校教学上:1、为稳定教师队伍踏实工作帮助解决住房困难优惠批给宅基地。2、为促进教学质量,班级教师在联区统考成绩取得名次者奖给补助100元,同类校排名第一奖给补助200元。使该村学校成绩逐年有明显提高,在年级统考中全城区同类校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投资八万元组建起女子威风锣鼓队,除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外,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在“三八”、“七一”、“八一”、“春节”等组织法制竞赛、趣味比赛、科技讲座、文体活动、拨河、慢骑自行车,举行“昌兴杯”篮球比赛等活动,既活跃节日的气氛,又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丰富了文化娱乐精神生活。

二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是加强党员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章为纲,规范支部组织建设,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坚持“两议五公开”,严格执行廉政建设“三项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制度的严格实施,密切于全体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民主管理进程,同时也增强了全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制约和杜绝了村干部以权谋私的现象。坚持党员活动阵地“八个有”配套建设,充实新的血液,发展青年党员10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改善了党员老龄化和文化素质较低状况。每年坚持党员义务修路,除草、植树、街道硬化、绿化等公益性劳动,有的党员本人外出不能参加,家属积极主动代替。关心老干部、老党员的生产生活,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根据他们工作年限实绩情况,实行定期定补,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确实体现出党支部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从而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三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依法治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扎实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常抓不懈。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开展社会主义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由市妇联在该村组织创办“美德在农家”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扶贫帮弱的良好风尚。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在党支部的重视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退伍军人为主体组建起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一名副书记专门分管,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关工委工作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还请到德高望重的“四老”作为专职委员,充分发挥老同志的自身优势,专业特长,在“失学助教”、“扶贫育人”、“支援三农建设”等方面作出大量工作。他们不定期进入学校,以亲身经历结合“法制知识”、“村规民约”、“文明礼仪”、“安全知识”进行传授讲解,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们时刻牢记“三个代表”的宗旨,扎扎实实创建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活动,在该村实际创建面达到95%以上,效果明显。第二个“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展开,充实新内容、新规划、新措施,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结合村内实际将两个文明建设内容分成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细化、量化。以制度严格审核把关,相应制定了奖惩制度,在年度考核评比中达到七星级的户可享受村委发放的各项福利待遇。为鼓励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达七星级以上的文明户子女考上中专每得一星村委奖励80元,考入大学每得一星村委奖励100元的助学奖励资金。己有13人享受奖励资金计11400元。出国留学澳大利亚一名。确实体现了创建“文明户”活动的重要性和真实意义,是抓好“三个文明”的真实体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在群众中树立了形象威信,干群关系融洽和谐。使该村连续保持地区市级文明村称号。

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用法律这个武器向邪恶和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歪风邪教要坚决的斗争给以严厉的打击。经常开展普法教育学习活动,邀请派出所干警授课,健全治保调解组织,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我们推行了全村义务联防,由干部、党员带队组织村民住户义务夜间值班轮流巡逻,在节省开支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防范效果并受到市综治委的充分肯定。针对非法传教和邪教活动,我们以党支部村委、关工委制定出严励打击非法邪教传教制度。使干群法纪观念增强,在该村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责任事故、无集体上访,无黑恶势力,无非法宗教和无黄、赌、毒和封建迷信邪教活动,确实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招商引资,发展私营企业,带动全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该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推动全村发展,在农业方面,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村民学科学,请专家组织培训,调整种植结构,学会按市场规律从事生产经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万元建农桥一座,改变村民劳作交通便利,以改善为主,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水利条件,打井配套水井14眼,新增2眼,铺设节水管灌工程6800米,新增1500米,使全村都能实行保浇地达到旱涝保墒的效益。结合该村种养加主导产业优势,发展畜牧业,组织专家来村不定期培训授课,养牛、养猪、养羊、养鸡采用科学饲养,组建起红日升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起养殖零散户销售和管理协作,科学管理才能有所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快速成长,上项目开办私营昌星洗煤有限公司,以主营洗煤,销售为一体的生产经营。个人投资一百多万元办起了以加工销售核桃为主的汾阳市威特食品有限公司基地。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在他们的带动下,运输业也有发展,拉原煤,跑长途大型货车新增8部,自行组建个体联营运输队。出租车贩菜,卖煤泥的三轮车二十余辆。个体建材大理石加工、油坊加工、酱菜加工、家俱木器加工、砖厂、个体建筑队、服务家政、小摊餐饮、外出打工、劳务输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得我们村的经济稳步增长。

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通过学习先进性活动,时刻牢记“三个代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一班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实现该村“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该村的经济更加快速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奋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