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产褥期
释义

产褥期即俗称的坐月子,在医学教科书上称之为产褥期。解放以前的理解农村中就认为产后坐月子的时间为一个月,产后休息满1个月就是全部恢复了,妇女就要参加体力劳动,有不少的老年妇女患有子宫脱垂等疾病的比较多,可能就是与产后休养不足时有一定关系。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国家制定了母婴保护法。对妇女产后休养假期规定为56天。

简介

现代医学教科书明确规定:产褥期是指胎儿、胎盘娩出后的产妇身体、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调适复原的一段时间,需6~8周,也就是42~56天。在这段坐月子的6~8周时间内,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在怀孕期间,孕妇承担了供给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的重任,因此孕妇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适应变化。体内变化最大的器官主要是子宫。因为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成长,子宫的肌细胞肥大、增殖、变长,子宫重量从原来未怀孕时的50克左右,增加到怀孕足月时的1000克左右。子宫的容量与未怀孕时相比增加1000倍以上。就全身器官的变化也是很大的。心脏负担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心率每分钟增加10~15次,心脏容量增加10%,这些变化,是为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自身的营养需要。在怀孕时还由于子宫内胎儿的长大,子宫增大使隔肌抬高,心脏发生移位,肺脏的负担也加重,肺通气量增加40%,鼻、咽、、气管粘膜出现水肿、充血,怀孕时肾脏也增大,输尿管增粗,肌张力减低,肠胃、内分泌、骨、关节、皮肤、韧带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性适应变化,这些生理性的变化,在产后都要逐渐恢复正常,而且分娩是十分艰苦的劳动,产妇的体力、心理都要在产后坐月子的这段时间中通过休息和调养进行修复和恢复,传统的坐月子大多谈及生理上的休息和调养,现代的观点还强调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但需要生理上的调适,也注重心理精神方面的调适,因为孩子的出世,初为人母,家中成员的增加,新角色的扮演与亲子关系建立的需求等等,都要在坐月子的过程中进行调适。所以坐月子的科学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月子里得病难治”。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产妇要在坐月子这段时间里,注意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调整和适应。科学调养以永葆青春和健康。

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及为分娩进行准备,生殖器官及全身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娩后则通过一系列变化,使生殖器官及全身(除乳房外)又恢复到非孕状态,这种生理变化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 自胎盘娩出后,产妇便进入了产褥期。在这段时间里,产妇的乳房要泌乳,子宫要复原,身体的各个系统要逐渐恢复正常,如通过排汗、排尿的增加来减少多余的血容量;胃酸增加。胃肠道张力及蠕动恢复,使消化能力恢复正常;不哺乳或部分哺乳的产妇可有月经回潮。总之,产褥期是全身多系统包括体形、腹壁等逐渐复原的时期。传统的“坐月子”只是产缛期的前30天。产妇能否康复如初,产褥期是关键阶段。在这段时期里,一定要注意做好产褥期保健,以保证身体健康和体形的恢复,这也会使你的宝宝更健康,家庭更美满。

产褥期注意事项

产褥期的休息环境

产褥期的休息环境

产后6—8周是产褥期。是产妇恢复身体、开始承担并适应母亲角色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母体个系统的变化很大,子宫内有较大的创面,身体未完全康复。因此产妇要特别注意保健,以保障母婴身体健康。

产妇休息、哺乳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居室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夏天,可以将房间内不直接对这产妇和婴儿的窗户打开通风,避免电扇直接吹向产妇,谨防感冒。可用空调保持室内温度(25℃)。冬季注意保暖,每日开窗换气,先将产妇和婴儿送到另一间屋子,然后通风,每次2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被褥要清洁、松软。

产褥期的饮食

正常分娩后产妇可进食适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例如:红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分娩时若会阴撕伤 Ⅲ度缝合,应给无渣膳食1周左右,以保证肛门括约肌不会因排便再次撕裂。做剖宫手术的产妇术后24小时给予术后流质食物1天,(但忌用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以后再转为普通膳食。

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过多,需要补充造血的重要物质,如蛋白质和铁等。鸡蛋含有很高的蛋白质,但每日进食鸡蛋的量不要多于6个,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此外,我国的习惯只强调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如鸡、肉、鱼、蛋,而忽视蔬菜与水果的摄入,容易造成维生素C与膳食纤维的不足。

产褥期的护理

初为人母,对着可爱的小宝宝,内心的喜悦,照料新生儿的紧张及分娩后的不适互相交织,可能令您无所适从或情绪高涨。但请记住:你的身体需要六到八个星期的休息和适当的护理才能复原。这段时间科学名称为产褥期,俗称“月子”。为了能顺利而科学的渡过产褥期,更好的完成产后的恢复,您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您和宝宝的居室应清洁、明亮、通风好,温度及湿度适中。

 营养合理、平衡,不要专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食谱要广,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也应有适当比例。为增加乳汁应多吃流食或半流食。

 注意个人卫生:产褥期出汗多,应经常洗澡(不用盆浴),常换内衣,饭后要刷牙漱口,预防口腔感染和牙周炎;洗头、洗脚用温水也不会落下产后病。指甲要常剪,以免划伤婴儿柔嫩的肌肤。

 产后恶露多,开始的三至四天是鲜红色,渐渐变为褐色,分量渐少而转为淡黄色,要注意勤换月经纸,会阴要用温水冲洗,从前向后,以免将肛门的细菌带到会阴伤口和阴道内。

心情舒畅,可使乳汁加多。部分妈妈在产后数天会出现情绪低落。原因是体内荷尔蒙浓度的突然变化所致。通常这种产后的情绪低落在短期内便会消失,但若情况持续就应请医生治疗。

 不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而应卧床休息与适当活动相结合。分娩次日就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与卧式交替休息,以后可在床边及房内走动,并进行产后体操,可保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型,也可减少便秘。

 您的休息要与婴儿同步,孩子睡觉时抓紧时间休息,这样既可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保证足够乳汁。尽量安排家人替您分担家务及照顾宝宝,争取充足的休息时间。

注意避孕:通常月经在产后两、三个月才恢复,母乳喂养的母亲则要更长的时间。产后月经未复潮前也有可能受孕,性生活不能开始过早,应在产褥期以后才恢复性生活,并要采用适宜的避孕方法。

坚持纯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子宫复旧和减少产后出血,还有利于恢复体型。

 产后检查:依照医生或医院的指示定期产后检查。

产褥期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是指分娩后生殖道的感染,又称产褥热。发病率约为1~7.2%。由于产褥期发热绝大多数系产褥感染引起,因此,可将产后发热的发生率作为产褥感染的一种指标。在分娩24小时后至10天内(即产后第2~10天),按标准方法用口表测量体温,每日至少4次,凡体温有二次达到或超过38℃者,称为产褥病率(puerperal morbidity)。

多年来已习惯于沿用产褥病率来估计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但是,产褥期发热还可由生殖道以外的原因引起,如尿路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等,需与产褥感染鉴别。此外,住院时间的缩短、抗菌药物对发热反应的干扰,也影响产褥病率。因此,不少作者认为应采用新的指标。

由于产褥感染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在17世纪已引起妇产科工作者的深切关注。但认识它的本质和提出如何预防应归功于Holmes和 Semmelweiss。

既而随着细菌学的发展,无菌技术的建立,抗菌药物的问世,输血的普及,创伤性手术产的减少,产褥感染引起的死亡也明显减少。以我国来说,解放前,产褥感染异常严重,产妇死亡率中约有半数系由产褥感染引起,每年因产褥感染死亡者达10余万。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关怀,全面推行新法接生,产褥感染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由于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在处理方面又增加了新的困难。迄今为止,感染、出血和高血压仍为孕产妇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

产褥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一)子宫

胎盘娩出后6周~8周,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此过程称子宫复旧(uterineinvolution)。

产褥期

主要表现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

1子宫肌纤维的缩复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子宫肌细胞数大致不变,但肌细胞长度和体积缩小,多余的胞浆变性自溶,通过溶酶体的酶系统,最后转化成氨基酸,由血液和淋巴带至肾脏排出。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宫体逐渐缩小,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10日~2周,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直至产后6周~8周,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大小。由于妊娠期子宫潴留的大部分水分和电解质逐渐消失,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由分娩时的1000g至产后1周时的500g,产后2周时的300g以及产后6周~8周时的50g~60g,较非孕期稍大。

2子宫内膜的修复胎盘从蜕膜海绵层分离排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大小、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狭窄,在正常凝血功能影响下,形成血栓,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其后创面表面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残存的子宫内膜基底层腺体和间质细胞迅速增生,形成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面以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胎盘附着面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如在此期间,胎盘附着面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3子宫颈的复原产后当时子宫颈松软,外口如袖管状,紫红色,水肿,厚约1cm。次日,宫口张力逐渐恢复,产后2日~3日,宫口仍可容2指而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至产后4周时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仅因宫颈外口于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又因裂伤多在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二)阴道与外阴

1.阴道分娩结束后,阴道变成为松弛的管道,阴道周围的组织和阴道水肿,粘膜皱摺消失,于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皱摺,阴道逐渐缩小,但至产褥期结束,尚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的紧张度。

2.外阴产后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日~3日逐渐消退。处女膜因分娩而成为残缺不全的痕迹,称处女膜痕,是经产的重要标志。阴道后连合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使会阴体缩短,大阴唇不再覆盖阴道口,而致阴道口裸露于外阴部。阴道口周围有海绵体包绕。由于阴蒂部有丰富的血管网,如发生裂伤,易形成血肿。会阴中心腱的伸展性极差,也是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会阴部的裂伤或切开,由于血液循环丰富,愈合较快,一般于产后3日~5日即可拆线。

(三)盆底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长时间的压迫扩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过度伸展弹性降低,并可有部分肌纤维断裂。如无严重损伤,产后1周内,水肿和淤血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盆底肌肉和筋膜发生严重损伤、撕裂,而又未能及时修补,可造成盆底松弛,是造成以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的基本原因。因此,接生时正确的保护会阴,产后对裂伤,及时、正确修补,至关重要。

乳房的变化和哺乳

(一)乳房的变化

产褥期乳房的变化是妊娠期变化的继续。产后2日~3日,乳房增大皮肤紧张,表面静脉扩张,充血,有时可形成硬结并使产妇感到疼痛。如有副乳腺也会肿胀疼痛。由于乳房充血,影响血液及淋巴的回流,可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乳腺管阻塞,乳汁排出不畅,形成“淤乳”,同时还可有不超过38°的低热,称为泌乳热。不哺乳者,上述的乳房变化可在产后1周左右恢复正常。

(二)泌乳

产后乳腺分泌乳汁的神经体液调节复杂:随着胎盘剥离和排出,产妇血中的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胎盘生乳素在产后6小时内消失,孕激素在几日后下降,雌激素则在产后5日~6日内下降至基线。雌激素有增加垂体催乳激素对乳腺发育的作用,但又有抑制乳汁分泌,对抗垂体催乳激素的作用,产后呈低雌激素,高催乳激素水平,乳汁开始分泌。尽管垂体催乳激素是泌乳的基础,但在以后的乳汁分泌中,很大程度依赖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当新生儿在生后半小时内吸吮乳头时,由乳头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他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动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表明吸吮喷乳是保持乳腺不断分泌的关键。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乳汁分泌还与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要想有充足的乳汁喂哺婴儿,就必须保证产妇身体健康,并有充足的睡眠,丰富的营养和稳定的情绪.一旦胎盘娩出,产妇便进入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哺乳期。哺乳有利于生殖器官和有关器官组织更快得以恢复。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对母儿均有益处。初乳(colostrum)系指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因含β-胡罗卜素,呈淡黄色,含有较多有形物质,故质稠。产后3日内乳房中乳汁尚未充盈以前,每次哺乳可吸出初乳2ml~20ml。初乳中含蛋白质较成熟乳多,尤其是分泌型IgA(SIgA),脂肪及乳糖较成熟乳少,极易消化,是早期新生儿理想的天然食物。产后7日~14日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及乳糖含量逐渐增多。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蛋白质约占2%~3%,脂肪约占4%,糖类约占8%~9%,无机盐约占0.4%~0.5%,还有维生素等。初乳和成熟乳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如SIgA经新生儿摄入后,在胃肠道内不被胃酸及消化酶所破坏,大部分粘附于胃肠道粘膜,故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胃肠道感染者甚少。由于多数药物可经母血渗入乳汁中,因此,哺乳期用药时要注意药物对新生儿有无不良影响。

血液和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

1血容量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于产后2周~3周恢复至未孕状态。但在产褥早期(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和子宫的缩复,使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同时由于妊娠子宫的压迫解除了,下肢静脉血流增加,以及妊娠期过多的组织间液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进一步稀释,利尿作用增强,此期间心脏负担加重,心搏出量可增加35%。正常产妇可以耐受,但对有心脏病患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循环血量在产后2周~6周才逐渐恢复正常。

2凝血系统产褥早期处于高凝状态,妊娠晚期血小板下降而在产褥期很快回升,血中纤维蛋白原仍处于高水平,凝血酶原和凝血活酶系统也增强,这些对防止产后出血是有利的,但产褥期高凝状态和下腔静脉血流缓慢也可成为形成血栓的因素。这种高凝状态需在产后4周才恢复。

3血液系统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多,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期仍较高,可达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梢减少,血小板数增多,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6周~12周才能完全恢复。

消化系统

妊娠期胃酸减少,胃动素水平较低,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力下降,使胃肠道肌张力和蠕动力均减退。产后由于孕酮水平下降,胃动素水平上升,促使消化功能逐渐恢复。产后胃肠道肌张力和蠕动力以及胃酸分泌约需1周~2周才能恢复正常。因此,产后数日内产妇仍然食欲欠佳,喜食汤食。此外,由于产后腹壁及盆底肌肉松弛,活动少,故容易发生便秘。

泌尿系统

由于产后子宫复旧及妊娠期潴留的水分进入循环,故在产后1周内血容量明显增加,肾脏利尿作用加强,尿量增多,而妊娠期发生的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约需4周恢复正常。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粘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内分泌系统

脑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皮质于妊娠期发生的一系列改变,于产褥期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胎盘生乳素于产后6小时已不能测出。垂体催乳激素因人而异,哺乳产妇于产后数日降至60/L,吸吮乳汁时此值增高;不哺乳产妇则降至20μg/L。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周~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个月~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腹壁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在产褥期逐渐消退。初产妇紫红色妊娠纹变成银白色妊娠纹。腹壁皮肤受妊娠子宫增大的影响,部分弹力纤维断裂,腹直肌呈不同程度的分离,于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需在产后6周~8周恢复。

产褥期的心理变化

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状态对其在产褥期的恢复及哺乳都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是处于脆弱和不稳定状态,其与产妇在妊娠期的心理状态、对分娩经过的承受能力,环境以及包括对婴儿的抚养、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社会因素均有关。分娩后,多数产妇感到心情舒畅,然而,具有内向型性格、保守和固执的产妇,其依赖性、被动性,忧郁和缺乏信心较为明显。其中部分产妇在产后可进一步发展成为产后郁闷、焦虑等,即所谓的产后忧郁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哭泣、忧郁和烦闷为主征的精神障碍。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主要是社会心理性的,其中夫妻间的关系,及个人性格、品质至关重要。所以,社会心理上的护理,特别是丈夫、家庭的支持和关怀是最重要的。

临床表现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的体温多数在正常范围内。若产程延长致过度疲劳时,体温可在产后最初24小时内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不哺乳者于产后3-4日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也可发热,体温达38.5℃,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2小时,体温即下降,不属病态。产后的脉搏略缓慢,每分钟约为60-70次,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

5.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恶露。恶露分为:

(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得名。量多,有时有小血块,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2)浆液恶露:色淡红,似浆液得名。含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阴道排液,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得名。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个体差异较大。血性恶露约持续3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上述变化是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的结果。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量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产褥期的处理及保健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强产褥期护理,使身体尽快恢复。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卫生。室内温度适宜,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居室内要清洁舒适。在房间内不要吸烟,有慢性病或感冒的亲友最好不要探视产妇及新生儿,尽量减少亲友探望,以免引起交叉感染。产后衣着适当,清洁、舒适、冷暖适宜,不能与正常生活相差太远。夏季注意凉爽,冬季注意保暖。过分"捂"的不良习俗是不科学的。这样使汗液不能蒸发,影响体内散热。产后一定要注意卫生,应该像平时一样洗漱、刷牙、洗脸、洗脚、梳头,饭前便后洗手,喂奶前洗手。出汗多还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注意预防感冒,洗澡应采取淋浴,不要盆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用具要清洁。产后阴道有恶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洗外阴,勤换内裤与卫生垫。大小便后避开伤口,用清洁卫生纸从前向后擦净,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门周围细菌逆行造成感染。

2、注意情绪变化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5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抑郁严重者,需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

3、饮食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身体内各器官要恢复,产妇的消化能力减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儿生长,所以饮食营养非常重要。产后1个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食品要多样化,富于营养,容易消化,不能多油腻。尤其产后最初几天内,要多吃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多饮水及汤类,促进乳汁分泌。多食水果、蔬菜有利于大便通畅。夏天可吃西瓜,利于防暑降温。但产后不宜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它可以与食物中的铁相结合,影响肠道对铁的吸收,从而引起贫血,另外,茶叶中还含有咖啡因,饮用茶水后,使人精神振奋,不易入睡,影响产妇的休息和体力的恢复,同时茶内的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容易使婴儿发生肠痉挛和忽然无故啼哭现象,所以产妇产后不宜喝茶。忌辛辣食物及酒类。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胃肠炎的发生。

4、排尿与排便警惕产后尿潴留:在产后5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必要时可给予导尿或留置导尿管1~2日,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重视便秘:产后因卧床休息、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以及肠蠕动减弱,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下降,常发生便秘。应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应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5、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逐日复旧过程。测量前应嘱产妇排尿,并先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后,再测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距离。产后宫缩疼痛严重者,可用山楂100g,水煎加糖服,或定时服用索密痛片。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恶露增多、色红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及早给予子宫收缩剂。若合并感染,恶露有腐臭味且有子宫压痛,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6、乳房护理推荐母乳喂养,必须正确指导哺乳。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废弃定时哺乳,推荐按需哺乳,生后24小时内,每1~3小时哺乳一次。生后2~7日内是母体泌乳过程,哺乳次数应频繁些,母体下奶后一昼夜应哺乳8~12次。最初哺乳时间只需3~5分钟,以后逐渐延长至15~20分钟。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侧乳房。第一次哺乳前,应将乳房、乳头用温肥皂水及温开水洗净。以后每次哺乳前均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及乳头。母亲要洗手。哺乳时,母亲及新生儿均应选择最舒适位置,需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含在新生儿口中,用一手扶托并挤压乳房,协助乳汁外溢,防止乳房堵住新生儿鼻孔。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哺乳期以10个月~1年为宜。乳汁确实不足时,应及时补充按比例稀释的牛奶。

产后须知

产后锻炼

产后要适当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及恢复,帮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复张力,保持健康的形体,有利于身心健康。产后适当休息,卧床最好侧卧,多翻身,尽量少仰卧。产后12~24小时可以坐起,并下地做简单的活动。生产24小时后就可以锻炼,不用器械,躺在床上即可进行。开始应有人协助,以后慢慢自己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可做些:俯卧运动、仰卧屈腿、仰卧起坐,仰卧抬腿,肛门及会阴部、臀部肌肉的收缩运动。简单易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运动时间、次数。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开始做15分钟为宜,每天1~2次。

健康查体

在产褥期末,即产后6~8周应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产后检查,以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复及哺乳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和及早处理,防止延误治疗和遗留病症。如有特殊不适,则应提前检查。

产后用药

母体服用的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影响乳儿。因此,产妇服用药物时,应考虑对婴儿的危害。有些药物哺乳期不能应用。如红霉素可引起乳儿的肝脏损害,出现黄疸;氯霉素可使婴儿出现灰婴综合征;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听力障碍;四环素可引起乳儿牙齿发黄;磺胺药可引起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婴儿黄疸;灭滴灵则使婴儿出现厌食、呕吐;利血平使乳儿鼻塞、昏睡。

产后美体

对于关注产后美体的新妈妈,子宫、子宫颈、阴道等等都在产褥期恢复到孕前水平,对于由于孕育导致的骨盆宽大、耻骨联合分离等等,也会在分娩后2个月之内恢复,如果在这两个月之内恢复不到孕前水平,那么,产后的体形就形成并且固定下来了。因为骨盆左右着体形,产后美体,主要就是骨盆恢复。所以产褥期的体型恢复,不是减肥,而是盆骨的恢复。如果是产后在两个月内进行积极的、合乎科学的产后美体的锻炼,那么宽大的骨盆、分离的耻骨联合都是可以缩复回去的,同样会像子宫一样,恢复到孕前的水平。

骨盆的恢复,包括耻骨联合分离,在产后6周内矫正比较简单。比如针对耻骨联合分离,大家可以侧卧在硬板床上,然后如果是左侧卧,请将左手手心向下,放到胯骨之下,然后头脚抬起,全身重量通过胯骨这一个支点,压到手上,而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有效的使骨盆的左右宽度,也就是耻骨联合分离的宽度减少,每次3分钟,每天2~3次,2~3周耻骨联合的分离就可以恢复到孕前状态。此外,打秋千也可以让骨盆的高度恢复到孕前水平,收腹带可以让骨盆的前后径和周长恢复到孕前水平,注意,都要在产褥期内做效果才事半功倍。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探索,郝爱勇医生发明了一套使用非常方便的产后骨盆美体矫形装置,可以又快又省力的把骨盆从宽、厚、高三个方向上,恢复到孕前状态,每天,仅仅需要产妇到这个装置上悠哉悠哉地玩上20分钟,不用出力、不用出汗、也不痛苦,效果还很好。

母乳喂养

产后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有利,对母亲自己也有很大的裨益。

1.对婴儿有益

(1)提供营养及促进发育: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生物利用率高,其质与量随婴儿生长 和需要发生相应改变。

(2)提高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前者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后者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

(3)有利于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吸允时的肌肉运动有助于面部正常发育,且可预防因奶瓶喂养而引起的龋齿。

(4)加深感情:母乳喂养时,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

2.对母亲有益

(1)有助于防止产后出血:吸允刺激使催乳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2)哺乳期闭经: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母体内的蛋白质、铁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产后闭经得以储存,有利于产后恢复,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

(3)降低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

(4)母乳温度适宜,喂养婴儿方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