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静脉采血法 |
释义 | 操作程序(1、准备试管 2、标记试管 3、消毒双手 4、选择静脉 5、检查注射器 6、扎压脉带 7、选择进针部位 8、消毒皮肤 9、穿刺皮肤 10、抽血 11、止血 12、放血) 注意事项(1、采血前准备 2、准备试管 3、选择静脉 4、检查注射器 5、扎压脉带 6、穿刺皮肤 7、抽血 8、止血 9、放血 10、标本检测与保存 11、一次性器材) 操作程序1、准备试管仔细阅读受检者申请单,决定采血量,准备每个试验所需的试管,并应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患者仅作凝血试验一项,最初1ml血液必须丢弃。如做血细胞沉降率测定,需取试管1支,加入适当抗凝剂(109mmol/L枸橼酸钠0.4ml)。 2、标记试管在试管上贴上标签,著名患者姓名、项目名称、采集日期、门诊或住院号。 3、消毒双手采血前,操作人员应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 4、选择静脉采血前,要求受检者坐在实验台前。将前臂放在实验台上,掌心向上,并在肘下放一枕垫。卧床受检者要求前臂申展,暴露穿刺部位。常用采血位置是肘前静脉,因其粗大、容易辨认。 5、检查注射器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左手持针头下座,右手持针筒,将针头和针筒紧密连接,并使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最后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备用。使用前,保持针头无菌状态。 6、扎压脉带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处,将压脉带绕手臂一圈打一活结,压脉带末端向上。要求患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静脉隆起。压脉带应能减缓远端静脉血液回流,但又不能紧到压迫动脉血流。 7、选择进针部位采用左手示指,触摸进针部位的静脉。 8、消毒皮肤用30g/L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的方式拭去碘酊,带干。 9、穿刺皮肤取下针头无菌冒,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示值固定针头下座。保持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确认穿刺入静脉中心位置,并沿着静脉走向将针头推入10~15mm。 10、抽血用左手缓缓向后拉注射器针栓,见少量回血后,松开压脉带。然后,向后拉针栓到达采血量刻度。若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装置,当针头进入血管后会见少量回血,将真空采血管插入试管托内采血针中,因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 11、止血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棉签压住进针部位,迅速向后拔出针头。继续紧按住消毒棉签3min。 12、放血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到达标记处。含抗凝剂试管需迅速轻轻颠倒混匀几次。 注意事项1、采血前准备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凝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给患者嗅吸芳香酊、针刺(或拇指按掐)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注葡萄糖或嘱患者服糖水即可。如有其它情况,应立即找医师共同处理。 2、准备试管不同检查项目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不同的抗凝剂及与血液的稀释比例,如血细胞计数及MCV、MPV等参数测定时应选择适当的抗凝剂,不要用肝素抗凝剂,因为肝素抗凝会影响RBC和PLT的计数结果。 3、选择静脉如果肥胖患者的静脉暴露不明显,可以左手示指经碘酊、乙醇消毒后,在采血部位触摸,发现静脉走向后凭手感方向与深度试探性穿刺。 4、检查注射器静脉采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锐利、光滑、通气,针筒不漏气。抽血时针栓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形成空气栓塞,造成严重后果。 5、扎压脉带采静脉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绑扎不能过紧,以避免淤血和血液浓缩,最好不超过1min,否则会影响某些试验结果,如造成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高。 6、穿刺皮肤不能从静脉侧面进针。针头进入静脉的感觉是:皮肤有一定阻力,而静脉壁阻力较小,更富有弹性。 7、抽血血液加入抗凝试管中应与抗凝剂充分混匀达到抗凝目的;无需抗凝时则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中。要防止血液标本溶血,因为溶血后标本不仅红细胞和血细胞比容减低,还会使血清(浆)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压脉带捆扎时间太久,淤血时间长;穿刺过程中损伤组织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时产生大量气泡;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时速度过快等。 8、止血不能弯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肿。 9、放血颠倒混匀时,需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切忌振荡试管。 10、标本检测与保存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尽快地检查。抗凝静脉血可稳定8~12h,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将其置于较稳定的环境中,如4℃冰箱,减少和降低条件的变化。测定前,将其从冰箱内取出,恢复至室温状态,混匀后再测定。用于生物化学检查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查,应将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分离,进行适当的处理。 11、一次性器材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