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蒋介石的政敌对手 |
释义 | 版权信息书名:蒋介石的政敌对手 ISBN:9787503429064 作者:文昊 定价:¥39.80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内容简介《蒋介石的政敌对手》依托文史资料这个著名品牌在史林独树一帜的资源优势,努力开拓历史当事人的“亲历、亲见、亲闻”的特色,以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披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熔历史与人物于一炉,从敌、我、友各方的独特视角,荟萃世间百态,解读人世沧桑,记述了从封闭落后、战乱不断的旧中国走向光明的新中国的历程。《亲历者讲述:蒋介石的政敌对手》由文昊编著。 图书目录第一章 胡蒋之争: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胡汉民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国民党的元老重臣。但他毕竟只是一介书生,因而只得利用蒋介石的实力和兵权来充当国民党党魁;而蒋介石也想利用他在党内的资望,渐图扩大巩固自己的权势。胡汉民鄙薄蒋介石,把蒋视为“小人”而以“君子”自居,并入木三分地指出蒋介石“惯用的手段是‘压’、‘诈’、‘拆”’。胡汉民不可谓不清醒,但他又确实很糊涂,因为他看不清与蒋介石的合作是“与虎谋皮”,只想着利用蒋介石却不料反被蒋介石一再利用。 一、蒋介石大摆“鸿门宴”,软禁胡汉民 二、援胡反蒋,同床异梦 三、蒋汪合流,胡汉民获释 四、胡汉民被扣前后见闻 五、胡汉民自述被囚“痛史” 第二章 汪蒋对立:各怀鬼胎,冰炭难容 汪精卫和蒋介石,堪称国民党的两大“顶梁柱”。他们在反共卖国方面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如出一辙,殊途同归,并且相互配合上演了一幕幕“双簧剧”。不过,由于蒋、汪都是权欲极强的野心家,各自均想觊觎最高领导权,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必定是难以调和的。蒋介石一直处心积虑地想把政治、经济、军事、党务大权抓在自己手里,汪精卫对此深感不满。在双方的连番较量中,汪精卫却总是棋差一着,技不如人,以至最后不得不走上了投日叛国的不归路,自掘坟墓。 一、拼凑改组派,打造“汪记”政治资本 二、汪精卫在扩大会议上的如意算盘 三、汪精卫连番受挫,出逃叛国 四、蒋介石用心“良苦”,秘密炸汪坟 第三章 阎冯倒蒋:文武并用,徒劳无功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急欲消灭异己,统一全国。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攻势与各种阴谋诡计,各派军阀纷纷感到十分恐慌。其中,尤以阎锡山、冯玉祥对蒋的戒心最深,反蒋意志也最坚决、最迫切。于是,他们二人意欲联合 书摘亲历者讲述:蒋介石的政敌对手最新章节试读:第一章 胡蒋之争: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胡汉民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国民党的元老重臣。但他毕竟只是一介书生,因而只得利用蒋介石的实力和兵权来充当国民党党魁;而蒋介石也想利用他在党内的资望,渐图扩大巩固自己的权势。胡汉民鄙薄蒋介石,把蒋视为“小人”而以“君子”自居,并入木三分地指出蒋介石“惯用的手段是'压'、'诈'、'拆'”。胡汉民不可谓不清醒,但他又确实很糊涂,因为他看不清与蒋介石的合作是“与虎谋皮”,只想着利用蒋介石却不料反被蒋介石一再利用。一、蒋介石大摆“鸿门宴”,软禁胡汉民蒋介石陵园设宴软禁胡汉民1931年我在南京主管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及所属各院、部、会机关的警卫,以及首都各城门的治安工作。3月下旬的一天深夜,与我同住在南京明瓦廊三道高井的吴礼苍(我的姨夫,同盟会员,曾任刘伯承在川军时的秘书,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要秘书)公毕回家,突然张皇地告诉我:“老弟,出事了!”我问:“什么事?”吴答:“展堂(胡汉民号)先生被扣留了!”我说:“哪里会?”吴说:“真的,就是刚才的事。”又问:“哪个扣留的?”吴答:“除了老蒋(蒋介石)还有哪个敢哟!”再问:“为啥子?”吴答:“不知道。”当时我们都为这一突然事变感到震惊,二人相对欷歔良久,但总猜不透这两根所谓国民党的支柱为啥会闹到这样地步。由于这时军事上的噩耗(蒋介石的十八军军长张辉瓒的首级在吉安赣江上游苏区漂流下来被检获的消息)不断传开,在政治上又增添一层阴影,不能不使人担心会影啊我们的未来。我又继续探问:“消息从哪儿来的?”吴悄悄对我说:“只能让我们两人明白,老蒋那股水发了,不知要株连多少人!就是老总(指办公厅主任朱培德)都在闷葫芦里,现在中央(国民党)各要人都为这一事变提心吊胆,不知火石(祸事)还要落到哪个头上来!刚才,老总匆匆从陵园官邸回来,关照我马上通知办公厅人员,对于胡院长因病休养的事,不准对外说;并叮咛我特别要告诫我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