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藏獒之父
释义

藏獒之父的由来

王占奎,国际犬业界资深专家,男,汉族,1945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巩义市涉村镇,畜牧兽医专科毕业。现任河南占奎藏獒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四、五届常务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理事,中国藏獒俱乐部副主席,河南省豫商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南省诚信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河南省特种动物养殖协会犬业工作委员会会长,河南省犬业协会名誉会长。他分别被黑龙江省犬业协会、四川省犬业协会、西藏自治区藏獒协会、《中国犬业》杂志社等多家单位聘任为顾问。

王占奎先生从事中国藏獒的繁殖研究工作20余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历尽艰险、知难而进先后70余次进入广阔的青藏高原地区寻找、抢救、保护藏獒,他本人受到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爱戴,被业界尊誉为“藏獒之父”、“抢救保护藏獒第一人”。近年来,王占奎先生和他创办的“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引起了各级政府领导及相关人士的极大关注。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王占奎和他的研究中心为人类创造了无可估量的文明财富——藏獒这一被誉为“东方神犬”的珍稀物种因此得以保护、推广、发展。

所得荣誉

2004年9月,王占奎参加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犬分会第四届年会,因对养犬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授予“优秀会员”称号,同时连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犬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常任理事;

2005年8月,王占奎出席“2005全国城镇发展暨小康建设合作表彰大会”被大会组委会评为“全国小康建设形象大使”,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孙乎凌的亲切接见。中原藏獒研究中心被“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全国城镇发展暨小康建设项目合作组织部”、“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评为“全国小康建设重点示范单位”;

2005年10月,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在“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发展20周年活动”中,被河南省诚信维权活动组委会授予“诚信维权重质守信单位”荣誉称号;

2005年11月6日,王占奎主任出席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2005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峰会”,被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改革论坛杂志社、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峰会组委会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家”荣誉称号,受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亲切接见。

2005年12月,王占奎主任由于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成绩显著,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5郑州市农村优秀人才”,称号。

2005年12月28日,王占奎主任荣幸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华名人成就奖”颁奖盛典,荣获“中华名人成就奖十大杰出名人”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的亲切接见。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亲自颁奖,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常委高占祥亲自赠送墨宝;2006年5月,王占奎主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中国诚信企业高峰论坛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诚信企业家”光荣称号。

2006年12月,王占奎主任被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诚信经营企业家”称号,被河南省政府直属八部门评选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十大典型人物”,被中国当代经济建设功勋人物编审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经济建设功勋人物”称号。

2007年1月,王占奎主任在省人民会堂出席“河南省豫商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河南省豫商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不久,王主任被河南省诚信文化促进会授予“2006年度河南省十大诚信人物”称号。

2007年1月28日,王占奎主任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等四家部门主持的表彰大会,荣获“和谐中国·2006年度十大功勋企业家”称号。

2007年9月,中原藏獒研究中心被河南电视台、讲诚信反欺诈质量安全中原行活动组委会授予“质量安全信得过百优企业”称号。

2007年11月18日,王占奎主任出席中国畜牧业协会犬业分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7中国藏獒发展大会暨獒友慈善活动——阳光行动计划”,会上,王主任为建设“獒友慈爱学校”奉献爱心,慈善捐助,受到中国畜牧业协会的表彰。

2008年2月,王占奎董事长被河南省文化厅《魅力新河南》大型图书编委会授予“文化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08年3月,王占奎董事长被河南省企业名人研究会、河南企业名人年鉴编委会、中原企业家论坛等三家单位授予2008年度“河南企业名人”称号。

2009年3月22日,在第二届"河南诚信高峰论坛会"上,董事长王占奎先生被河南诚信高峰论坛组委会推荐评选为二00八年——二00九年河南十大诚信人物。

2009年7月17日,2009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论坛,王总被授予“爱心慈善大使”荣誉称号。同年8月,被河南省政府评为“河南省经济建设先进个人”。王占奎先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他捐资助学,为灾区捐款捐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具有伟大爱心的慈善家。

2011年9月28日,“藏獒第二故乡”命名大会在河南巩义举行,主要来宾有原拉萨市市长洛嘎、西藏自治区藏獒协会会长王永刚、《中国犬业》杂志社社长王湘及藏獒界各地精英,命名河南占奎藏獒发展有限公司为“藏獒第二故乡”

艰难寻獒 九死一生

上世纪80年代,王占奎就是巩义市涉村镇的能人,他的“涉村犬场”是当时全国三大犬场之一。1986年初,王占奎第一次从一位华侨口中听到了藏獒的神奇传说,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个月后,他踏上了远赴青藏高原寻找纯种藏獒的艰难历程。

对于第一次到青藏高原的人来说,除了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最让人难以承受的是高原反应。王占奎克服重重困难,白天租车深入牧民住地寻找藏獒,夜晚就租住在一家闲置的冷库里。经过多天的搜寻,他带着第一批20多条藏獒回到河南,其中符合繁育要求的优良藏獒只有5条。为了优化繁育,王占奎一次次进藏,其间翻越了多少高山,穿越了多少峡谷,跨过了多少河流,遭遇到多少次暴风雪,他都记不清了。王占奎说:“为了藏獒,我差点把命都搭上!”

1986年4月,王占奎和业务经理翟彩虹等一起到青海唐古拉山寻找纯种藏獒。那里海拔4800多米,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一会儿阳光普照,一会儿就漫天飞雪。他们经常被冻得浑身打颤,但一听说哪里有藏獒,就疯了一般赶过去,饥饿、寒冷,就统统都忘了。

1994年11月,在翻越海拔4800多米的大格拉山时,王占奎的吉普车陷进了冰河里。当时的气温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王占奎不顾寒冷,脱掉鞋子下来推车,却怎么也推不动。刚刚艰难地走上岸踏在石头上时,双脚已被牢牢粘住。当他迈开脚,想要重新站回水里时,脚底的肉皮已被粘掉一层。由于车里的废气排不出去,坐在车里的人已经昏迷,生命危在旦夕。所幸后来当地牧民及时发现了他们,他们才得以脱险。

优化提纯 还藏獒原始面貌

据专家考证,藏獒是濒危物种,现存的也已严重退化。从生物学角度讲,藏獒的灭绝,无异于老虎和熊猫的灭绝。濒危意味着还有希望,所以不仅要保护、挽救这个物种,还要利用已退化的个体,优化提纯,让藏獒重新展现昔日高大威猛的形象。

为了优化提纯,延续好藏獒品种,王占奎贷款上百万元。他一方面四处拜访繁育学、遗传学专家,另一方面继续深入藏区寻找所剩无几的较为优秀的藏獒个体。从1986年开始,用了近10年的时间,先后从牧区找回了“长江”“黄河”“家根”“天龙”“苏莽”“狮王”“野狼”“冠军”等十几条较为优秀的个体,将其作为父本,与众多无血缘关系的母犬进行交配,一年一代,逐年观察基因是否稳定,同时做了大量的血统搭配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7年的时间,一批令人称道、品相出众的种公獒展现在獒友面前,“红豆”“宁宁”“小黑”“巴顿”“奥妙”“金龙”“银龙”“中原”等,就是其中最为优秀的代表。研究成果是可喜的,可上百万的贷款花光了,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困难,于是他们四处筹钱,让狗吃肉喝奶,人却以红薯、面汤、咸菜充饥。他们那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干劲儿,是很少有人能比的。业务经理翟彩虹激动地对记者说:“我是一个女人,可我把女人该做的事都忘了,只记得藏獒!”

2002年8月和2004年10月,王占奎的爱犬“苏莽”“狮王”先后因年老死去,他带领职工,按照中华民族的风俗和青藏高原的建筑风格,把两条犬火化后,以英雄般的礼遇为它们修建了墓塔,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藏獒墓塔。王占奎深情地说:“这样做不完全是感情上的难以割舍,也是为纪念这两条犬在挽救藏獒物种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研究中心,记者看到了这两座象牙色的墓塔,正面分别刻着两只藏獒的生平。两座墓塔体现了王占奎善待动物、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精神。

王占奎介绍,“苏莽”和“狮王”等一批优秀的种犬,自从引进中原以后,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种子”,“子孙后代”遍布大江南北。甚至台湾地区的养獒界名人张佩华,也带着自己的藏獒到中原藏獒研究中心,为自己的爱獒选配。由此,王占奎成为第一位与海峡对岸养獒界进行藏獒血统交流的人。

2006年初,对藏獒很有研究的拉萨原市市长洛嘎慕名而来,对中原藏獒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极大的肯定,并对中心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中肯意见。

良种扩散 藏獒遍布全国

1999年,王占奎自费在河南省巩义市召开了首届中国藏獒研讨会,全国十余个省市的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为了让更多人投入到养獒、育獒的事业中来,王占奎还带出了几个非常好的徒弟,他们虚心学习,进步很快,使得养獒业在河南由点到面,短短几年中便在中原大地全面铺开。

由于优秀种群基本稳定,每年来中原藏獒研究中心配种引种者有数千人。2005年初,青岛国旅董事长郑书杰从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引种后,一年的销售额就有近千万元之多。目前,中原藏獒研究中心2007年的犬仔已被预定出60%。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带动了河南,河南带动了全国。现在全国各地,都能看到藏獒的身影。

多年来,为了确保基因稳定、血统纯正,王占奎售出的每一条獒仔,都有一式两份的《血统证》。记者看到,《血统证》上记载着獒仔的父系、母系3代以上的名字和产地。

2004年11月,王占奎用自己养育的一批品种优良的藏獒与拉萨、西宁、甘南、阿坝等高原牧区的藏獒交配,使其血统回流青藏高原,以实现自己多年来使藏獒回归的愿望。至此,王占奎成为国内第一位把藏獒血统回流到青藏高原的有识之士。青藏高原的藏獒爱好者提起王占奎几乎无人不知,他们见到王占奎的第一句话就是“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然后竖起大拇指说:“你们河南无愧为藏獒的第二故乡!”

经过20年的发展,王占奎的中原藏獒研究中心已拥有近百条藏獒,成为目前国内起步最早、品质最好的藏獒繁育中心,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藏獒爱好者纷至沓来。他的繁育中心被世界权威专家称为中国藏獒的精品库。国内每次有关藏獒的活动,都会邀请他参加,许多专家称他的藏獒的综合指标已超过原产地藏獒的品质。

藏獒养殖形成产业之后,被称为是朝阳产业、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宠物的医疗、美容、犬具、犬粮、交通、餐饮业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王占奎说:“我就是要把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中原经济的战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