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倮人 |
释义 | 花倮人,属极少数民族,彝族的一个分支,现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的西畴县曼龙村和广南县石坡两个村落,一共约一千人左右,而曼龙村更为集中。据史料记载:曼龙村花倮人源于西北高原南下的游牧民族。他们最崇拜的“神物”是荞。 崇拜之起源花倮人崇拜荞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远古时期的一天,花倮人都到原始森林里捕猎去了,村庄不知为何燃起大火,烧毁了他们的房屋、财产和粮食。绝望中,一长者在废墟中找到被碗覆盖着没被烧毁的一碗荞籽。他们以这碗荞籽为种子,继续耕种,才得以生存、繁衍。另一种说法是:在很久很久以前,花倮人分不清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能按节令耕种庄稼,庄稼收成差。后来,花倮人经过多次耕作试验,发现农历四月的第一个龙日到来时,种下的荞长得特别好。而在此前的三四个月时间里,种玉米、稻谷长得好,会获丰收。荞使花倮人分清了季节。 除了荞,花倮人还崇拜鱼。传说在远古时期,曼龙村的花倮人从外地迁徙到如今居住的曼龙村途中,遇到连续不断的大暴雨,暴涨的河水拦住了去路,饥饿、寒冷围困着花倮人。到农历四月的一天,河上彩虹飞舞,一对巨大的鱼游过来,首尾相衔,搭成桥,花倮人从鱼背上安全跨过河流,来到了曼龙。从此,花倮人把鱼当作神来祭拜。 节日和舞蹈传说中花倮人被鱼搭桥相救是农历四月,荞也是农历四月耕种,于是他们便把农历四月初四或十四日作为最隆重的节日,称为过“荞菜年”或“荞菜节”。 曼龙村花倮人的荞菜节,是花倮人大展文化风情的日子。这一天,花倮人杀猪宰鸡,祭献祖宗和神灵。祭品中一定要有荞菜叶和鱼做的菜。他们将煎煮好的鱼装入盘中,奉于供桌上,再在鱼上盛一碗新鲜米饭,这是花倮人的送神饭。然后,他们再摆上荞菜和其他蔬菜,祭奠祖先神灵。祭奠仪式完成后,家家户户将美酒佳肴抬到草场聚餐。取餐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通宵达旦跳弦子舞或葫芦笙舞,青年男女借此谈情说爱。 我们到曼龙村的这天,虽然不是节日,但村里人为让外来客人领略荞菜节上葫芦笙舞的风采,全村的男女老少聚于村头跳起葫芦笙舞。随着葫芦笙乐曲的响起,妇女们排成排,闻笙起舞,从头部至足踝一刻不停地呈“S”形摆动,动作简洁明快、粗犷热烈。葫芦笙舞的动作主要表现种棉、收棉、纺棉、织布等生产劳动的情景,保留了原始舞蹈的神韵。1987年,世界著名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戴爱莲到曼龙村考察花倮人民间舞蹈时,赞赏地说:“这是中国式的迪斯科,应该把它介绍到外国去!”对于葫芦笙舞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花倮人的祖先在奔波迁徙中,只剩下一个叫玛索的妇女和女儿红妹相依为命。红妹被邻近的一条蛇精卷去,玛索哭得死去活来,躺在荒山上又累又饿,随手采下身边的荞籽吃下。不久,她生下一男孩,并很快长大成人。一天,飞来一只怪鸟,不停地对男孩叫:“姐姐红妹,姐姐红妹。”男孩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流着泪,把红妹被蛇精卷去的事告诉了男孩。男孩一怒之下,跟着怪鸟来救红妹。怪鸟停在田间一只巨大的葫芦上,不停地用嘴啄击葫芦,发出奇特的乐曲声。男孩采下葫芦,制成葫芦笙,和怪鸟来到蛇洞吹响葫芦笙。顿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蛇精在葫芦笙声中不断地呈“S”形扭动,尾巴完全放开了卷着的红妹,直到气绝身亡。姐弟回到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花倮妇女就以跳葫芦笙舞来驱逐缠在身上的“蛇精”。葫芦笙舞一直流传到现在,被称为原始歌舞文化的活化石。 独特的服饰花倮人的服饰以自产棉布和买来的花线为主要原料,以花、黑为主体色调,配以五颜六色的三角形布块渲染。 男子服装一般为青色对襟布纽上衣,下穿宽裆长裤,头裹青色纱帕,戴银项圈。 妇女上身穿较短的无领襟衣,用多种颜色布料裁剪成三角形小块拼合缝制,色彩斑斓,下着长裤,围青色长褶筒裙。上衣:右衽齐脐短花衣,衣服用色彩鲜艳的三角形彩布拼镶而成。图案间隔处以“。。。 。。。”针脚缝制,称“蚂蚁步”,同时绣有鸟嘴、鸟眼睛、鸟脚等花纹图案。裙子:裙子为黑色齐脚踝长筒裙,后要部系上三角形布块和红绒线泡缨制成的飘带,远观似凤凰尾。花倮人没有文字,在服饰制作中,花倮妇女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绣出绚丽多姿的服饰图案,将花倮人的崇拜和传说以各种图案的造型寓意于服饰上,形成一部无字史诗。 花倮妇女饰物主要有银手镯、银项圈、银腰链和彩色丝线。她们的头饰很讲究:长发左、右齐分,戴假发和特制头箍,后缠头帕。头顶和两耳前上方插三束大红绒线泡缨,形成三角形状,再将珠系和三角布块垂于两耳旁,使她们的头部像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花倮妇女鲜艳夺目的服饰和文化内涵,三角头饰代表的鸟首及衣服上关于鸟的图案,表示鸟是花倮人的图腾崇拜。据记载:花倮人在迁徙过程中得到红色巨鸟的帮助,定居后又是巨鸟为其送来粮食救活族人,花倮妇女的服饰上三角形鳞片代表高山和树叶,是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的历史记录。 婚俗和葬礼花倮人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古朴的婚俗,以跳舞交友方式选择伴侣。女青年住的地方称“花楼”或“花床”。每当夜深人静时,男女青年在“花楼”幽会,双方有了爱情后,请人杀了媒鸡,交了礼钱即可结婚。男方给女方家的聘金为3头牛。娶亲之日,男方家用白布牵两头牛到女方家,感谢女方父母的养女之恩。数日后,女方家给男方家1匹棉布,才牵走第3头牛。若女方家无布,即用牛抵销。女方家不为新娘置办嫁妆,惟一的陪嫁物是一床花被子。50岁以上的花倮人去逝,被视为寿终。亲友前往烧香祭奠,举行“闹丧”仪式,围灵柩跳“闹丧”舞,舞者主要是男性。孝子站立两旁双手举杯为舞者献酒,表示感谢。跳“闹丧”舞时,舞者半蹲,左、右拧腰,侧身击乐而舞。手不能高过灵柩,以表示对死者的无限崇敬和怀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