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不二论
释义

简介

不二论

Advaita

吠檀多哲学是在长达三千多年的印度思想史上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的哲学,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对印度的思想、宗教、文化产生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是其他哲学思想所无法企及的。

吠檀多哲学本来是作为奥义书的解释学而产生的,如果从其根本经典的《梵经》的出现开始算起,至今已有1500年以上的复杂的发展历史,而且流派众多,学说各异。在现代印度社会中,极有社会势力的吠檀多请学派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商羯罗为开祖的不二一无论派。

尽管不二一元论派是以商羯罗为开山祖师,但不二一元论的思想本身却早已出现在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的老师(即祖师)乔茶波陀的著作《圣教论》之中了。

由来

最早见于乔荼波陀(Gaudapāda)所著《蛙氏奥义颂》。其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哲学家商羯罗(sankara)。认为梵(最高我)与个我的关系在本质上同一。梵是世界最高原理、万物的始基和依靠,是绝对的、先验的、真实的存在,梵超越主观与客观、时间与空间、运动与变化、因果性等一切经验范畴。个我(个体灵魂)是一种相对的或经验的存在,个我在形相上虽然和最高我不同,但在本性上是同一不二。乔荼波陀譬喻说,个我好比瓶里的虚空,最高我好比瓶外无限的大虚空,当瓶被击破时,最高我和个我就融合为一体。商羯罗认为,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精神实体,但是一般人从下智(生而具有的无知)去看它,却给它加上了种种属性,例如全智、全能等,这样的梵就是经验的和现象的下梵,即个我的世界。

内涵

不二论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运动都是梵通过一种魔力——摩耶创造出来的,世界是下智的人对于真实梵的虚妄认识所引起。梵转变为世界是一种幻现的转变,如同有人把绳看成蛇一样。从本体论上看,世界万物及一切现象如同梦境、魔术现象或海市蜃楼一样不真实。唯一真实的是梵,认识的目的就是亲证梵我合一,达到解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