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割骟
释义

割骟(shàn),是“阉割”的又称。

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已牛、马、羊、豕、鸡、犬等六畜齐全。古代先民在长期的饲养家禽、家畜中,积累了丰富的禽畜繁育、饲养、医疗经验。其中,“禽畜割骟术”是一项世界性的重要发明。即“割去牲畜的睾丸或卵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有关于猪的割骟的记载。《易经》中说“豮豕之牙吉”,即是说割骟后的猪,性格就变得驯顺,牙虽犀利,也不足为害。据《礼记》载,“豕曰刚鬣,豚曰腯肥”,意思是未割骟的猪皮厚、毛粗,叫“豕”;而割骟后的猪则长得膘肥臀满,叫“豚”。秦汉之交,由于战乱频繁、骑术盛行,有关骡、马的割骟术也兴旺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南劁北骟,即南方以猪、鸡、猫、狗等体形较小的禽畜为主,俗称“海棠活”;而北方则以骡、马、牛、羊,甚至是骆驼等体形较大的牲口为主,俗称“圈子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