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 |
释义 | 歌曲简介原名《兵团战士之歌》,后改为《兵团战士忠于毛主席》,最后定为《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已成为兵团人久唱不衰的好歌。 作者简介曲:王德全 词:高思 王德全,66届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生,1968年8月原本留校当老师的王德全被兵团选中,分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师直中学当音乐教员。1969年5师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将他调任宣传队队长。据王德全回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词作者就是当时5师的政委高思。 高思,1938年入伍,曾带过文工队,当他看到兵团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和娱乐生活极度匮乏,使一些来自大城市的知青思想上开了“小差儿”,就决定创作一首歌能将成千上万的知青的思想和行动都统一起来。于是年过半百的高思就亲自写下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歌词。他从屯垦戍边和思想锻炼3个方面来抒发兵团战士的豪情,每段歌词基本上是4个字一句。其歌词原本是三段,后被《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作词李郁文改成两段。 歌是时代的产物1968年,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使大批京津沪浙的知识青年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俗称“北大荒”。《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这首歌也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它能被无数知青久唱不衰30多年,是与那个时代分不开的。 背后的故事一、艰苦环境催生创作灵感艰苦环境催生创作灵感 据王德全介绍,他曾与高政委的妻子一起演过样板戏,所以高政委的妻子就推荐他为这首歌作曲。1971年的一天,高思对王德全说:“小王,你是音乐权威,给你半个月把曲谱上。”为了写好这首歌,王德全就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期间,他了解到这些知青中最小的仅14岁,最大的不过23岁,却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在这些知青的身上却体现出虽将美好年华献给祖国,但却无怨无悔的气概和坚韧、向上的精神。王德全极力地搜索能表现兵团战士悲壮历史和高昂激情的进行曲旋律。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王德全决定用俄罗斯的民族语汇来做主旋律。知青的生活非常艰苦,住着泥草房,一人二尺炕,一天三遍汤,宿舍还经常停电。可恰恰是在一次停电,王德全点燃蜡烛的时候来了创作灵感,让他将对知青的感情倾泻而出,一气呵成写成该曲。 1971年9月,《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创作完成。1972年冬,该歌在5师会演上“一炮走红”,各兵团用广播教唱此歌,同年该歌被发表在《省优秀歌曲选》。1973年,被以国务院领导小组名义出版的《战地新歌》收录,由中国唱片社录制发行。就这样,这首歌从北大荒唱响全国,激励千百万上山下乡的知青。1975年,该歌被《我们是毛主席的战士》收录;1993年,该歌被《北大荒人的歌》收录;后又被北大荒50年歌曲精选《大荒回声》收录。尽管这首歌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却在那个年代统一了知青的步伐,将知青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二、歌声联起战友情王德全在5师期间,共创作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我爱我的细毛羊》等20多首曲子,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被知青们传唱,成为各地知青艺术团的保留曲目。1989年和1990年杭州、上海的知青就曾回访过北大荒,知青艺术团在宝泉岭林管局俱乐部演出时,《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的曲子一响,全场知青都跪地高唱这首歌。那时那刻,这首歌已不单单是一首歌,而成为战友相见、表达战友情最直接的东西。因为它是在特殊的年代、慰藉过上百万心灵的“经典旋律”。这个旋律让他们重温那段悲壮的历史,勾起他们对黑土地上的热血和青春的回忆。 谁能忘记那里的山?谁能忘记那里的水?谁能忘记那里的战友情?谁能忘记那首《兵团战士胸有朝阳》…… 歌词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 屯垦戍边披荆斩棘,战斗在边疆。 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茁壮成长。 祖国大地山山水水充满了阳光。 三大革命练红心,迎风冒雪志如钢。 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誓把北疆变粮仓。 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红心向太阳。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 屯垦戍边耕耘大地,紧握钢枪。 广阔的天地战旗飞舞稻菽千重浪,提高警惕常备不懈,日夜练兵忙。 备战备荒广积粮,千里边防坚如钢。 为了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誓把青春献给党。 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红心向太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