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豆瓣菜褐斑病
释义

病害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初为褪绿小点,逐渐发展成黄色至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少数病斑周围具1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多为3~5毫米,个别10毫米以上,有时具轮纹,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多个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使叶片黄化坏死干枯。空气潮湿,病部腐烂穿孔。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叶或病残组织上越冬。南方地区冬季仍继续侵入为害,无越冬现象。高温季节,病菌遗留在种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田间越夏。病菌以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或浇水和雨水传播。温暖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植株生长茂密、氮肥施用过多、浇水后田间积水或保护地通风较差,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

(1)轮作。重病地块,实行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避免偏施过多的氮肥。

(2)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希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多硫悬乳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5%加瑞农粉尘剂1千克/667m2喷粉防治。

病原描述

Cercospra nasturtii Pass.属半知菌水田芥尾孢霉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浅褐色,数根丛生,不分枝,具明显孢痕,有0~3个屈曲,2~5个分隔,顶端渐细,钝圆,颜色较浅,大小55~153微米×3.8~6.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细棒状或鼠尾状,直或微弯,基部平截状,尖端钝圆,具3~18个隔膜,大小42.5~164.8微米×3.5~6.5微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1: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