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比较法学读本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高鸿钧,鲁楠,马剑银,等 编丛 书 名:当代大学读本·法学系列出 版 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3063472 出版时间:2011-01-01版 次:1页 数:543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理论法学 内容简介《比较法学读本》荟萃了国内外比较法学著作的菁华,力图反映当前中国和世界比较法学的前沿水平与最新趋势。与传统比较法学通论性作品不同,《比较法学读本》在体例与内容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于比较法基础理论与法系概论两编之后,新增法律思维比较、法律移植、法律全球化与中西法律传统比较四编,它们代表了中国和世界比较法学近几十年关注的核心问题。《比较法学读本》对于比较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比较法学的必读文献。 《比较法学读本》适合于法学研究者及法学专业学生阅读,对于法律实务工作者、社会学、历史学与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亦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作有《现代法治的出路》(2003)、《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2004)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和《法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法理学和比较法学论文多篇。 赖骏楠,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代表性论文有《建构中华法系-学说、民族主义与话语实践(1900-1949)》等。 鲁楠,清华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代表性论文有《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等。马剑银,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代表性论文有《法律移植的困境——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语境》、《现代法治、科层官僚制与“理性铁笼”一从韦伯的社会理论之法出发》等。 ·查看全部>> 目录第一编 比较法:历史与现实 导读 比较法的概念 比较法的功能和目的 比较法的方法 千禧之年,了无新意?——世纪初与世纪末的比较法 比较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延伸阅读 第二编 法系论:世界法律的多样性 导读 法系的样式 对《三种法律模式:世界上法律制度的分类学与变化》一文的评介 民法法系的基本特点 大陆法系的历史起源以及革命对大陆法系的影响 普通法法系的特点 中华法系特点再议 冲突与抉择:伊斯兰世界法律现代化 延伸阅读 第三编 法典法与判例法:法律思维的典范 导读 法典法和判例法 两大法系主要法律渊源比较研究 法国民法典的精神与特征 德国民法典 延伸阅读 第四编 法律移植:特殊性与普适性 导读 法律移植论 比较法与法律移植 何谓“法律移植”? 存在法律移植的逻辑吗? 法律刺激:诚信条款在英国 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 法律移植: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 法律移植的困境——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语境 延伸阅读 第五编 法律全球化:趋同与趋异 导读 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现代性方案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 从法律的全球化到全球化下的法律 法律与法律思想的三次全球化 共同法:欧洲法律的第一次统一 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延伸阅读 第六编 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与整合 导读 欧洲法律文化的基础 西方法律传统的十大特征 中国法律之儒家化 中华法系与罗马法的原理及其哲学比较——以《唐律疏议》与《法学阶梯》为对象的探索 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与诉讼心态——以谚语为范围的文化史分析 中国法律近代化简论 中日法律文化近代化之若干比较 延伸阅读 编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现在,人们逛书店,会发现书架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读本类图书。它们中有些是以某个主题为线索,有些则是以特定人物相号召。从学术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看,这类书籍有着独特的价值。首先是通过精选的文本,能够让读者一册在手,将特定主题或人物学说中最重要的内容尽览无余。学术如积薪,一代一代的创造叠加·起来,成果浩繁,有些题目下的经典文献更是汗牛充栋,阅读非易。于是某种精华的选编本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读本足可成为求知的捷径、学海的指南。 读本虽然是一种精选和提炼,不过,它们还可以有一般专著所不具备的特色,那就是可以在两个方面有所追求,一是可以将某个流_派或某种倾向的著述集中选编,从而彰显学术或思想的流派风貌;另一种编选思路则是将不同观点、立场的文章同时呈现出来,体现包容性和多样化,以收兼容并蓄、多闻阙疑之效。这是读本的第二个价值。 通常的读本属于述而不作,而非原创作品,但是选编者在取舍之间却足可以表达自己的特定取向和判断。孔子通过编辑《春秋》而表达儒家对社会秩序的追求正是这方面的经典例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