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洋水师蚊子船 |
释义 | 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当中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负责守卫京师,故此获得优先集全力建造。北洋海军最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Armstrong)购舰,1879年起先后购入六艘排水量400吨、配有一门11吋口径主炮的炮舰,即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及镇边。这些炮舰为木船外包钢壳,称之为“蚊子船”;可作近岸防御但不具远洋作战能力。 简介今天北京的王府井商业区里,有一条名叫东堂子胡同的小街。淹没在车水马龙、极目繁华的现代都市中,这条僻静的胡同已经很难引人注意。谁又能想到,一百多年前,这里曾坐落过当时主持中国对外交往事务的国家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79年秋季的一天,拥挤围观的人群把总理衙门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在中国百姓好奇的目光下,三名衣衫褴褛、口音奇特的琉球人,当街伏地不起,痛哭失声。这年的三月,琉球国国王及王族被日本军队掳走,这块大洋中自古以来就奉中国为正朔的中华属国,就此被日本吞并,沦为了日本的冲绳县。不甘作亡国奴的琉球人派出使者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摆脱日本控制,到中国求援,哀求母邦施以援手,“尽逐日兵出境”。在属国的痛苦哀号,和东邻的铁甲战舰面前,中国作出了异常无奈的选择,仅仅发放300两回程的旅资以作答复,“洋人论势不论理”,这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万念俱灰下,琉球国使者林世功在北京悲愤自戕,体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既是对日本残暴侵略的抗争,也是做最后努力,希望能以自己的一死唤起母国的关注。可敬亦可悲。 “日本废琉球立县一事,虽极目无公法,然我此时海防尚未周备……”;“日本志不在灭琉球,不过欲藉端寻衅耳”;“日本倾国之力购造数号铁甲船,技痒欲试。即使日本能受羁縻,而二三年内不南犯台湾,必将北图高丽,我若不亟谋自强,将一波未平而一波又起,殊属应接不暇……” 背景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从广西金田燃起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星星之火,太平军兵锋强劲,一路摧枯拉朽,横扫东南财富之区,不仅陆路的八旗、绿营溃不成军,传统的水师力量在水战中也屡屡告北,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至1860年左右,又风传太平天国骁将李秀成计划全力夺取上海,谋求以此为桥梁与西方国家建立直接联系,希冀得到西方社会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承认与支持,借此获取包括军舰在内的各类西式武器。感受到这一严峻形势的压迫,清政府内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一批中高层官僚,运用各自的权能,大声呼吁,决策抢先向西方国家购买军舰,以加强水师力量,占取主动,克制太平军,最终实现扑灭太平天国的战略目标。 恭亲王奕欣(1833-1898),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他的四哥则是咸丰皇帝。在当时的皇族子弟中,见识、谋略以及政治手腕均有过人之处。咸丰帝死后,奕欣与慈禧太后那拉氏联手发动政变,肃清顾命八大臣,开创了垂帘听政的政治局面。而他本人则出任议政王和首席军机大臣,后又兼任总理衙门大臣,几近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一时。由于亲身感受了父兄辈在西方列强发动的鸦片战争面前的惨痛经历,奕欣对于世界局势有较为清醒深刻的认识,思想较开通,是洋务运动的倡导推动者和在中央的领军人物,因此在当时充盈保守顽固势力的中国社会,这位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六王爷被谑称为“鬼子六”。 得到实权派恭亲王的支持推动,1861年中国通过在英国休假的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订购了“中国”、“北京”、“江苏”等七艘西式明轮炮舰,这是近代中国迈出的走向蓝色世界的第一步。然而,野心勃勃的李泰国在英国政府默许下,却将这次购舰活动看作是控制中国海上力量的捷径,擅自委任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为新军舰的编队司令,公然把这支舰队冠以“英-中联合舰队”的名称,舰队成员则全部雇佣英国人组成,并自作主张,单方面制订了绿底黄十字海军旗和舰队的规章制度,规定舰队只服从中国皇帝和李泰国的命令,而且中国皇帝的命令必须在得到李泰国的准许后才能生效,这支全由英国人组成的中国舰队,几乎成了李泰国私人部队,史称李泰国舰队、阿思本舰队。七艘军舰远涉重洋抵达中国后,清政府对这支不受控制的舰队表现出了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立场,经过反复争辩,最终一举将这支舰队拍卖遣散了事,这是近代中国在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首次对外采取强硬态度,表示了一个强烈的信息:即中国的主权不容践踏。但由此,建设西式海军的第一次梦想也随着七舰的散去而破灭。 令朝野上下极为窝火难堪的阿思本舰队事件发生以后,中国国内“造舰”的呼声逐渐高涨,日益压过“购舰”,第一次出师就铩羽而归的教训,使得洋务派被迫更加谨慎地去对待一切与西方的交往事务,直接向西方获取军舰等武器,被认为是极易触及主权问题的敏感领域,就此很少有人愿意再涉足。此后,两江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左宗棠先后在上海、福州创建西式工厂,开始了自力更生,自行建造近代化军舰的努力,但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起点低,专业人才匮乏,以及指导思想上存在误区等因素桎梏,这一阶段中国自行建造的军舰普遍存在舰型落后、技术水平较低等缺陷,大都属于旧式的炮舰和运输舰范畴,对内镇压起义反叛尚能应付,不过远远无法满足远洋作战的需求。 1871年,中国属国琉球的商船遭遇风暴漂流至台湾,因为言语不通,与台湾本地土著产生争执,部分琉球船民遭杀害,对于这一内政事件,清政府很快予以措置,进行了平息,但当时谁也未曾想到,与此毫无瓜葛的日本竟然能以此为题,借机生事。日本近代开始明治维新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海军力量,为实践占领朝鲜半岛和中国的总体战略部署奠定基础,初步获取了一些西式舰船后,便迫不及待跃跃欲试。1874年,借口要为琉球船民报仇,日本出兵大举入侵中国领土台湾,史称台湾事件。与此针锋相对,中国政府则调遣福建船政水师舰船开赴台湾,并派淮军精锐登陆台湾以抗衡、对峙,中日双方经过长时间相持,最终在列强的调停下,这一事件草草收场。囿于当时海防力量薄弱,“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实以一经决裂,滨海沿江,处处皆应设防,各口之防难恃不得不以慎于发端”,担心事态扩大后无法应对,为尽早息事宁人,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除赔款50万两白银外,还被迫承认日本侵略台湾是“保民义举”,实际上等于已经默认日本对琉球国宗主权的挑衅,由此埋下了琉球亡国之祸的伏笔。 自三国时代以来,就被中国称为倭国,动辄嗤之以鼻不以为然的日本,在当时高唱盛世凯歌,做着天朝上国迷梦,四处充盈着虚骄气的中国社会看来,只不过是个化外的蛮夷。然而,就是这个一贯被中国瞧不起的东邻落后小国,学习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后,竟然肆无忌惮向中国发起挑战,由此在中国社会引起的震动不啻于一声晴天霹雳。海防的重要性得到了凸现,而中国自造舰只存在的不足也暴露无遗,清政府朝野部分权力人物开始清醒认识到西式海军的重要价值,和日本对中国的潜在威胁。恭亲王奕欣事后曾痛心疾首地在奏章中写道“今日而始言备,诚病以迟;今日再不修备,则更不堪设想矣!”,并追思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尽管开展了部分旨在自强的事业,诸如建船厂、造军舰等,但“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认为应当立刻抛开以往的成见,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强国家的海防实力。 “……查明一种快艇的吨位和造价,它的前甲板防护平台上要装载一门八十吨大炮,可在五百码外打穿二十英寸厚的钢板。问清最低必须吨位和优质货的最低价格。速复!询问保密!勿提中国!……”1874年10月23日,中日台湾事件接近最后尾声之际,取代野心家李泰国之后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经由上海,向他在伦敦的忠实部下金登干发去了上述这封电报。继中途夭折的阿思本舰队之后,中国近代第二次外购军舰的活动渐渐拉开了帷幕,与第一次购舰活动用于镇压国内起义的目的不同,这次购舰主旨相当明确,就是巩固海防,抵御外侮。 就在日本侵略台湾,中国朝野上下为之震惊、群情激愤的日子里,有个西方人的身影开始频繁地在总理衙门出没。身为英国在华利益的重要代言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敏锐地觉察到中国即将以日本为假想敌扩充海军的迹象,这位久居中国,深谙中国官场之道的英国人明白这将是影响、控制未来中国海军走向的重要契机,良机不容错失,随即凭藉其特殊的身份,开始与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欣密切接触,做起推销英国军舰的生意来。自阿思本舰队事件之后,虽然在上海、福建等地耗费巨资,经历了近十年的自造军舰的尝试,但中国的海防实力并不见有多少起色,直接购买西方先进军舰的提议此时悄悄开始占据上风。 要加强海防,究竟应该以装备何种军舰为宜,围绕这一全新的命题,当时中国国内的官员大都是一片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做起。而喜欢夸夸其谈的赫德,本人实际对于海军也只是个略知一点皮毛的外行,将中国人对于外购军舰的兴趣挑起来后,赫德便急匆匆与远在伦敦的部下金登干商讨具体如何推销军舰的事宜。当时李鸿章等中国官员从自己掌握的海军知识出发,急切想获取的是威力巨大的头等铁甲舰,但这种军舰造价过于昂贵,经历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打击后的清政府国库一时无力负担,而且大型军舰对于操舰人员的素质也有极高的技术要求,遽难办理。不过很快,赫德和金登干都注意到了当时世界上一种最新潮的军舰,一种价格便宜,而且据说是大型铁甲舰克星的小军舰。 当中国福建闽江之畔还在大兴土木建造船政局船厂的时候,1867年12月4日,地球另一面的英国泰恩河上出现了一艘模样奇特的小军舰,在当时,可能连它的设计者乔治·伦道尔自己都没有能想到,这艘小小的军舰竟然会成为他一生事业重要的奠基石。Staunch号,中国译为“师丹”炮船,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的排水量仅有200吨的小型炮艇,艇长22.86米,宽7.62米,吃水1.98米,装备2台蒸汽机、2座锅炉,功率134匹马力,航速7.5节。和进入蒸汽时代以来,那种比巡洋舰小,航速迟缓,采用船旁列炮布置法布置火炮,“以供杂役”的旧式炮船完全不同,这艘小炮船具有几个非常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抛弃了传统的船旁列炮布置法,而是在船头露天安装了一门9英寸口径的前膛巨炮,这门巨炮的炮身安装一套带有4个支柱的地井式炮架上,整个系统异常复杂,平时火炮低座在船体里,以防重心过高,保持军舰的稳性,战斗时则通过液压系统,在4-6分钟内将火炮举升到甲板上,每发射一发之后,火炮在自身巨大的后坐力推动下,再缓缓降到甲板下,进行下一次射击的装填工作,但火炮发射前必须下锚,否则谁也无法预料巨大的后坐力会对这艘小船产生怎样的影响。 除去独特的船头大炮布置方法,这种小型军舰的外形也颇具特色。军舰舰艏有一段锚甲板,采用的是类似鱼雷艇那种破浪效果较好的龟甲样式,上面安装有吊锚杆等设备。锚甲板向后的主甲板部分,四面都围有用于保护舰员的围壁,在船首安装有火炮的甲板周围则装有更高的可折倒的围壁,用来防止军舰在高速航行时上浪。军舰的主炮炮管通过这道围壁前方一个很小的炮门开口向外伸出,因为炮门横向空隙很小,主炮几乎不能左右旋回,必须采用“整船瞄准”法,即通过军舰的自身转动,来实现调整火炮的横向瞄准、射击。为此,伦道尔将这艘小军舰的操作系统设计得极为灵便,转舵速度较一般军舰为高,2分45秒内可以旋转一圈。在接近主甲板中部的位置上,矗立着高高的烟囱,让当时的造船界为之惊讶的是,这艘小船竟然连一根桅杆都没有,而且在这艘船上除了舰长室外,甚至没有为舰员留出任何居住空间。浅眼来看,这些设计,不光是无法远距离航行,甚至连如何悬挂航海信号旗帜都成了问题。其实伦道尔赋予这种军舰独特的设计思路就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即,这种短宽的小型军舰根本就不是用来出海作战的! 19世纪中期左右的世界,大口径火炮是最具威势的兵器。在海洋上,它的搭载平台就是大型铁甲舰,而陆地上,则是坚固的炮台工事。但结果,铁甲舰和炮台发展成了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相对于铁甲舰,炮台上黑洞洞的巨炮阴森可怖,而炮台由于是固定的建筑,万一铁甲舰不进入自己的防守范围,而是另僻蹊径,暗渡陈仓,炮台就成为虚设。为解决这一对矛盾,当时各国的陆海军界都绞尽脑汁,结果往往落入无限增大火炮口径、威力的俗套。而由伦道尔的Staunch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武器——“水炮台”,即水上的炮台,外形看上去是艘船,实则并不作为军舰来使用,搭载巨炮的小船只不过是大炮的安装平台而已。水炮台和同样装备大口径火炮的铁甲舰相比,造价上可谓天壤之别,但装载的火炮所具有的威力却并无太大不同,属于低成本、极具性价比的火炮搭载平台,虽然不能到大海上与铁甲舰争雄,但是它搭载的火炮同样可以给铁甲舰以巨大的威慑,近海防御时占有优势。而相对于耗费大量土木人工,经年累月构筑起来的陆地炮台,水炮台在价格低廉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即这种炮台是可以移动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大量布置到需要加强的濒海地域,“驻扼口隘其力能拒甲舰”,短时间内即能构成一个海上的炮台群。 这种名为炮船GUNBOAT,实则是炮台的军舰,在当时中国被翻译为“根驳”船、“根婆子”,又根据其特征称为“蚊子船”,意指这种军舰虽然体格小巧,但是万一被叮上一口,也不是好受的事。在西方则根据设计师的名字称之为伦道尔式炮艇。它一经诞生后,很快引起轰动,被认为是用于要港防御的最新利器,英国皇家海军前后共购进了39艘,其他一些海军国家也都大感兴趣,纷纷解囊采购。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舰船设计师伦道尔由此名扬四海。 1874年发给金登干的电报中,赫德所询问的“快艇”正是这种伦道尔式炮艇。赫德深知当时中国的财政情况捉襟见肘,于其推销短时间内中国根本没能力购买的大型铁甲舰,不如推销这种价格低廉,而且据称能打败铁甲舰的小型炮艇——蚊子船。值得今天重新审视的是,尽管赫德、金登干为推销军舰不遗余力,大肆宣传,但应当注意到,赫德对蚊子船的用途还是相当明白的,称这种船是在浅水区对付铁甲舰的利器。对这一点,李鸿章也予以认同,认为“有此巨炮小船,守口最为得力,较陆地炮台更为灵活”。至于后来金登干等夸夸其谈,越说越奇,称这种军舰能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作战,则纯属其一贯说话夸张的浮夸作风,实际李鸿章、赫德等从最开始就已经非常明了,这型军舰就是一种水炮台。而后来很多对近代舰船知识一无所知的言官文人,以致很多历史研究者,都以李鸿章买回来的蚊子船并不能出海作战为由,认为这种船是西方生产的劣质货,是用来诈骗中国的。实在是属于对海军知识一窍不通,不辨菽麦的可笑言论。实际情况是,针对所谓蚊子船可以出海作战的荒谬说法,李鸿章实际非常清楚,私下早已派人在丹麦、美国等国探访大型铁甲舰的出售信息。 1875年春天,经过向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咨询、报价,赫德向总理衙门提出了舰型方案,对这种新潮事务拿捏不稳的恭亲王则击鼓传花,将具体洽谈、购办的责任转交给北洋大臣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时代,就开始和西方人打交道,并在自己的军队中大量采用西式武器的李鸿章,是当时中国官场中少有的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的高层官僚,而且又身处担负京畿防务的直隶总督一职,选择他来办理新潮的海军,在恭亲王看来是再适合不过的人选。作为这一决策的继续,不久之后一道圣旨降到了李鸿章面前“著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所有分洋分任练军设局及招致海岛华人诸议,统归该大臣等择要筹办”,从此李鸿章成了中国海防在北方的重要建设者。 得到恭亲王授意,赫德专程奔赴直隶总督驻地天津,咨商推介蚊子船。最后摆在李鸿章面前的,分别是装备80吨、38吨、26.5吨前膛火炮的三种方案。精明老道的李鸿章立刻四处咨询关于这些军舰的各种情况,并私下通过法国公使以及江海关直接获取国外市场行情,以做参照对比。在咨询的过程中,李鸿章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查西人论炮不计身重先问口径若干寸”,即按照海军专业用语,谈论火炮的类别一般都是说火炮口径而没有拿火炮的重量作为标志的,李鸿章似乎是觉察到了一点什么,让海军外行赫德、金登干顿时显得狼狈不堪,急忙补充了相关参数。当时提出的备选方案分别有:排水量1300吨,装备16寸火炮;排水量440吨,装备12.5寸火炮;排水量320吨,装备11寸火炮;排水量260吨,装备9寸火炮。 经过一番权衡,李鸿章致函恭亲王,首先表示对恭亲王创办西式海军决心的感佩。随后,从造价、可信度等角度出发,将备选的几家外国洋行企业全部予以否决,支持恭亲王通过赫德购买军舰的想法,认为“总税司经办当较洋行可靠”。随后,与赫德进行仔细会商,经过反复讨论,认为备选方案中排水量260吨、装备9寸火炮的舰型,火炮威力和船只吨位都过小,意义不大;而排水量1300吨,装备16寸巨炮的舰型,则担心吃水过深,且火炮口径太大,“为泰西向未有之巨炮”,担心这种从来没有使用前例的火炮不够可靠,不甘心为试验这种火炮买单,于是将这两种方案予以舍却。决定订购装备12.5寸火炮和11寸火炮的蚊子船各1艘,旋又因各定1艘过于单薄,遂改为各定购2艘,同时约定,在得到西方16寸巨炮使用可靠消息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再订购1艘装备16寸火炮的蚊子船。 为防止阿思本舰队事件重演,1875年4月,李鸿章与赫德仔细订立了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购买4艘军舰的章程,除了用大量文字就军舰的型号、质量、验收条款进行详细规定外,章程中载明,将来帮助驾驶军舰到中国的英国水手,在交接完毕后必须立刻离开中国。根据章程,装备11寸火炮的蚊子船造价23000英镑,装备12寸火炮的蚊子船造价33400英镑,分别合中国银76659两和111322两,外加运费65940两,总计预算45万两白银。按照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惯例,合同签订后先付1/3,军舰造成一半后再付1/3,全成后付剩余部分。由恭亲王奏请,清政府决定购买这4艘军舰,购舰经费从江汉、九江、江海、浙海、粤海5口的海关关税内提取。 1875年6月22日,赫德致电金登干,通知他中国购买4艘蚊子船的经费已经汇至专门的帐户,相关的委托授权文书将于7月30日寄至英国,近代中国第二轮外购军舰活动正式开始。 “龙骧”、“虎威”;“飞霆”、“策电” 出于对自己第一次经手购舰的慎重,赫德在向金登干下达购买军舰指令的电文中,特别强调了军舰的质量问题。不久后,金登干便与阿姆斯特朗公司签订合同,规定11寸炮蚊子船8个月内建成,装备12寸炮的则需要13个月。4艘军舰的火炮由阿姆斯特朗公司自行制造,而军舰的舰体部分则转包给泰恩河畔的米切尔船厂建造。很快,4艘新潮军舰在英国的船台上陆续开工了,金登干为方便起见,用希腊文字母分别将她们命名为“阿尔法”、“贝塔”、“伽马”、“戴而塔”。 其中“阿尔法”、“贝塔”属于装备11寸火炮的1级。舰体铁质,整体布局和蚊子船的开创之作Staunch非常相像。军舰排水量320吨,舰长35.97米,宽8.23米,吃水2.29米,动力系统为2台蒸汽机、2台燃煤锅炉,主机功率235匹马力,双轴推进,航速10节,煤舱标准载煤40吨,最大载煤50吨,为保证军舰的机动性,军舰首尾均安装有舵叶。这级军舰的主要武器便是安装在船头的阿姆斯特朗11英寸2号前膛炮,属于从炮口装填的前装线膛炮,火炮实际口径279.4毫米,炮管长4318毫米,药膛长660毫米,炮管内有9根来复线,每根长3023毫米,火炮可以使用3种炮弹,实心弹与开花弹均重249公斤,霰弹重242公斤,药包重38.5公斤,274米距离上测得穿甲能力为326mm。在火炮前方的甲板下,有一套复杂的液压弹药提升、装填装置,装填时,需将火炮的炮口低俯。 。子船5要此外,军舰主甲板中后部两侧还各装备有1门3英寸口径的阿姆斯特朗后膛舢板炮,另外还装备有1门作为近卫武器的格林机关炮。 相对于蚊子船的开山之作Staunch号,“阿尔法”在舰体外形上存在很多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考虑到这型军舰需要远涉重洋返回中国,在最初的设计上添加了2根桅杆以便挂帆,借助风力远行,当时令伦道尔犯愁的是,如果直接在蚊子船前部增加前桅杆,势必会捅到下面的主炮上去,为解决这个矛盾,依据历史照片分析,当时很可能是增加了一个横跨在主炮上方的门式框架,用以支撑前桅主桅,另外在主桅杆的左右和前方各设置一根副杆,起到支撑、加强作用,后桅杆则稳稳安装在后部甲板上,但左右也增加了人字形的副杆支撑。此外,“阿尔法”级主炮炮位前部外侧的装甲围壁为固定式,厚度0.5英寸,围壁前方左右各装饰有一条飞龙。在主炮之后不远,还有一块对前左右三面防护,厚度同为0.5英寸的装甲挡板,作战时,指挥人员可以站在挡板之后,算是一个后部敞开式的装甲司令塔。在军舰主甲板中部的烟囱附近,设有一个位置较高视野开阔的露天指挥台,安装有舵轮、罗经、车钟等航海设备。 整装待发,准备回国的“策电”舰,舰首舷侧的Delta英文舰名清晰可见,舰尾飘扬的则是英国海军旗。由于蚊子船自身载煤量很小,难以作长距离航向,因而中国的蚊子船都添加了桅杆的设计,以便鼓动风帆,借助风力航行。 “伽马”、“戴而塔”是装备12寸火炮的1级。舰体同为铁质,体形较“阿尔法”级略大,排水量420吨,舰长36.58米,宽9.14米,吃水2.44米,动力系统为2座蒸汽机,1座燃煤锅炉,双轴推进,主机功率270匹马力,航速9节,煤舱容量50吨,军舰同样采用了首尾舵。主炮为1门阿姆斯特朗12.5寸1号前膛炮,属于前装线膛炮,实际口径317.5毫米,炮身长5727毫米,药膛长699毫米,炮膛内有9根长为4330毫米的来复线,火炮同样使用3种炮弹,371公斤的实心弹、375公斤的开花弹,以及373公斤的霰弹,药包重72.6公斤,274米距离上测得穿甲能力414毫米,火炮的弹药提升及装填方式与“阿尔法”级相同。此外,“伽马”级在军舰主甲板中部还装有2门阿姆斯特朗2.75寸后膛舢板炮,和“伽马”相同,此外还有1门格林机关炮。同样,考虑到回国将要经历的长距离航行,也应用了和“阿尔法”类似的桅杆设计,增加了2根桅杆。这级军舰从外观上整体看来,与“阿尔法”级非常相似,但是主炮周围的围壁遮护范围更大,而且主炮后方设有碉堡状的封闭式司令塔,较“阿尔法”更可靠。 综合来看,2级新型军舰长宽比都较小,体形短粗,而且主机功率小,航速迟缓,并不适宜远航,只是守护海岸的水炮台而已。似乎是为了要给这一点做更进一步的诠释,“伽马”级在舰艏弹药库装满标配的50发炮弹后,如果不再舰艉加装10吨或12吨压舱物,则舰艏将要淹没在水面之下,这样的船,显然不是用于海战的。 4艘新军舰的建造过程非常顺利,1876年6月5日,金登干和英国海军部首席舰船设计师查看了先期完工的2艘“阿尔法”级军舰,表示非常满意。6月14日,米切尔船厂里一片热闹,意大利、丹麦等对蚊子船抱有浓厚兴趣的国家,纷纷派出武官来现场参观阿姆斯特朗为中国设计的这两艘最新式蚊子船,“阿尔法”、“伽马”按照英国海军部的规定,主炮在船上分别用实弹和教练弹鸣放4次,军舰试航后航速达到9节,符合合同要求,英国海军部立刻出具证明书,2艘军舰试航成功。 遵照李鸿章“每船制成两只,随时先送来中国天津口查验,不必俟全行制就一并送来”的要求,6月24日,在英国船长勒莫提·拉普利曼达吉,以及汉密尔顿指挥下,“阿尔法”、“伽马”由雇佣的英国水手驾驶,踏上返回中国的航程。考虑到2艘仅有320吨的小船要涉渡重洋,每舰分别投了30000英镑的保险,并且将主炮单独交由商轮托运。此后经过漫长的航行,虽然中途遇到风暴袭击,但一切有惊无险,于11月20日抵达天津,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蚊子船上空间狭小,除了舰长室外,根本没有考虑水兵的居住空间,整个航程中,护送的英国官兵必须在甲板上搭设帐篷露宿。27日,李鸿章与赫德兴致勃勃亲自前往海边验收,李鸿章对军舰表示满意,认为“实系近时新式,堪为海口战守利器”,分别给予了2个极为威武的名字“龙骧”、“虎威”,委派船政学堂科班出身的张成、邱宝仁管带。但检阅过程中,出现了一次意外的事故,一名英国水兵过于紧张,手中的步枪竟然走火,这颗子弹紧贴着李鸿章的帽檐飞过,当时李鸿章幸亏是坐着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的近代史差点就将改写。随后,值中日在琉球等问题上关系日益紧张,应福建巡抚丁日昌有关加强台澎防护的请求,命令“龙骧”、“虎威”南下福建,顺道在船政局选募舰员。驾驶2舰来华的英国海军官兵除每舰暂留3名充当教习外,其余均迅速遣散回国。 “龙骧”、“虎威”2艘新式军舰在台湾海峡投入中国海防第一线后不久,1877年2月17日,“伽马”、“戴而塔”号在英国朴茨茅斯进行航试,英国海军界重要将领,以及各国驻英要员出席了试航仪式,中国第一任驻英公使郭嵩焘亲临现场,并亲手演放了“伽马”舰的12.5寸巨炮,军舰表现良好。《泰晤士报》也用很长篇幅介绍、称赞这种军舰。28日晚间,皓月当空,由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劳伦斯指挥,“伽马”、“戴而塔”也踏上回国的航程。站在飞桥上指挥若定的琅威理,脑海里可能还在想着热恋中的女友,但从这次航程开始,这个英国人与中国的海军建设结下了深深的缘分。6月25日,这两艘装备12.5英寸巨炮的新军舰又加入了中国的海防力量,在福州直接向中国移交,以加强台湾海峡防务,随即被李鸿章分别命名为“飞霆”、“策电”。 蚊子船热“龙骧”等4艘新式军舰的成功回国,立刻在中国国内引起轰动,对于这种据说能够打败铁甲舰的海防利器,沿海各省纷纷表示羡慕。实际在作为国家行为的北洋购买蚊子船之前,中国沿海很多地方早已经有了购造蚊子船的活动。1875年,福建善后局曾通过上海瑞生洋行向英国莱尔德公司订购了2艘蚊子船,分别命名“福胜”、“建胜”,这两艘福建的蚊子船,排水量256吨,长26.52米,宽7.92米,吃水2.51米,小于“阿尔法”级,军舰主机功率180匹马力,航速为8节,装备1门10寸口径瓦瓦苏尔前膛火炮。而看到北洋新购的“龙骧”、“虎威”等新式蚊子船,福建巡抚丁日昌则认为性能上要远远超过 “福胜”、“建胜”,主张立刻按照北洋购买的样式,为福建海防增购一批。 与福建几乎同时,南洋治下的江南制造局于1875年9月17日下水了一艘自造的蚊子船。这艘名为“金瓯”的军舰,诞生得极为突兀,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的军工技术人员紧密关注世界舰船发展潮流的结果。军舰排水量较小,仅有200吨,舰长31.7米,宽6.2米,吃水2.06米,主机功率304匹马力,航速10节,装备170mm克虏伯后膛大炮1门,粗眼一看,这艘军舰除了采用后膛火炮,在当时各种蚊子船中略显时髦外,其他各项指标并不突出,似乎是泛泛之作。然而,“金瓯”实际是世界上第一艘装甲蚊子船(或称近海防御铁甲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们在这艘蚊子船上,率先引用了水线带装甲的设计,军舰沿水线装有2 3/4英寸的装甲,这一创举,比欧洲第一艘装甲蚊子船德国的wespe要早。军舰主甲板上设置了一个带有2 3/8英寸厚装甲的炮塔,炮塔内还参照了西方地井炮的设计思路,通过一套液压装置,装填时将火炮降到舱内,装填完毕后则举升到炮台内,极为灵便。此外,“金瓯”舰在船首还安装有撞角,“船头有铁杆一支,直伸出船外,如犀之独角”,这又是蚊子船发展史上的一项创举。这艘外形不起眼,但实际运用了大大领先世界设计思想的军舰,简直可以视作是新技术的试验平台,诞生伊始就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惊,认为“灿烂可观”,而且很有可能的是,德国wespe军舰设计之初的灵感,就来自于中国的“金瓯”,如果这一点能得到确认,那么“金瓯”将是包括“经远”在内的德系装甲巡洋舰的共同始祖。但是,这艘造价仅为6.3万两白银的军舰可能因为体量太小,并未引起中国国内过多的关注。在北洋的蚊子船回国后,南洋大臣沈葆桢即写信给李鸿章,请求能分拨1、2艘西方生产的蚊子船。 最后,甚至连英国人都来凑热闹了。1878年5月24日中午,天津英国领事馆内空气异常凝重,应英国人之邀前来赴宴的李鸿章,却发现领事馆餐厅内仅有领事和3名英国海军军官而已,受克里米亚战争影响,英国担心俄罗斯借地利之便,到中国海域来攻击英国船只,为了加强在远东的海军力量,而与李鸿章商谈,希望能将“龙骧”、“飞霆”级军舰全部购回,加入皇家海军防守香港、新加坡,考虑到中国海防建设刚刚起步,而且这4艘蚊子船自用尚且不够,李鸿章予以一口回绝。由此也可以看出,蚊子船这种船型,在当时各国海军中,仍属于利器一类。英国领事曾坦率地说“此式炮船……专防本国海口以作水炮台抵御铁甲,最为得力”。 由4艘新型蚊子船回国,一时间,从南到北,中国沿海兴起了一股沸沸扬扬的蚊子船热。 鉴于各省纷纷要求购买蚊子船的情况,总理衙门致信李鸿章,称“此项船只,无论各海口,难资分布,即咽喉要区,根本重地尚不足数,必应即时添置”,要求李鸿章负责具体经办,尽快再增加购买一批蚊子船。当时,赫德已经返回阔别12年的家乡英国休假,顺道负责帮助具体操办中国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一事,李鸿章于是通过赫德在中国的内弟,海关总理文案税务司裴式楷致电金登干,打听蚊子船的报价是否有变化。1878年7月8日上午,金登干收到了裴式楷由上海发来的电报:“目前情况下,‘阿尔法’或‘伽马’级炮艇实价几何,25163(暗号,可能代指李鸿章)询问,或许将订购四艘”。 经过和阿姆斯特朗公司的谈判杀价,7月28日,赫德、金登干提交了蚊子船的报价:年内购买2艘“阿尔法”级,单价26150英镑,如果购买4艘,则便宜至25500英镑。“伽马”级购买2艘,单价33300英镑,购买4艘,单价为32500英镑。考虑到吨位和火炮口径,李鸿章未再考虑小型的“阿尔法”级,最终决策再购买4艘“伽马”级蚊子船,总价45万两银。1878年8月29日下午,金登干与阿姆斯特朗公司签订合同,费尽口舌后,阿姆斯特朗坚持报价不能减少一分,但是最后答应为每艘船免费加装1门格林炮。 “镇”字号蚊子船中国新订造的这批蚊子船,按照他们的4艘姐姐的传统,被金登干用希腊文字母暂时命名为“埃普西隆”、“基塔”、“爱塔”、“西塔”。由于这几艘船的设计较之最初的“伽马”级,做出了大量调整、改进,因而自成一级,“埃普西隆”级。 与母型“伽马”相比,“埃普西隆”的外观尺寸等数据均发生了一定变化。这级军舰排水量增加到430吨,长38.1米,宽8.84米,吃水2.9米,动力系统采用2台燃煤锅炉、2台蒸汽机,功率450匹马力,航速10节,同样采用首尾舵。煤舱容量和“伽马”相近,为60吨。桅杆的设计则和“阿尔法”、“伽马”完全相同。 军舰的武备上变动较大,“埃普西隆”上放弃了“伽马”级装备的12.5寸火炮,而改成一门口径略小的11寸阿姆斯特朗火炮,担心中国人可能一时无法理解和接受这种改变,赫德、金登干和阿姆斯特朗公司提交了详尽的备忘录进行解释,称火炮的口径虽然变小了,但是由于结构的改进和发射药量的加大,火力远较老式的大口径炮猛烈有力,“中国人可能认为,炮弹越大,造成的损害也会越大。然而,炮弹所造成的损害的大小,取决于推进炮弹的火药量的多少”,而且,阿姆斯特朗提出,新式火炮的重量较老式火炮轻,省出来的重量,可以用于改进设计,进一步增加军舰的航速。对此半信半疑,李鸿章最终接受了这个改变。 新安装的11寸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火炮,实际口径279.4mm,膛长6480mm,弹重240.4公斤,炮重35吨,火炮初速554米/秒,射程7681米,火炮的操作以及弹药装填方式与“伽马”级相同。此外,和“阿尔法”、“伽马”一样,主甲板上还安装有2门3英寸后膛炮,同样由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实际口径76.2mm,炮身长1920mm,初速357米/秒,射程5800米。根据“阿尔法”、“伽马”的原先设计,军舰上还配有1门格林机关炮,因为阿姆斯特朗公司又附赠了1门,格林炮总数增加为2门。 拥有大量造舰经验的米切尔船厂,对建造这几艘小型军舰可谓驾轻就熟,建造过程一切顺利,1879年3月25日,顾不上患病不起的妻子,金登干和曾经驾驶护送“伽马”舰前往中国的海军军官琅威理一起来到纽卡斯尔,视察了接近完工的首舰“埃普西隆”。结合在以往驾驶“伽马”远航中的切身感受,琅威理认真地对新蚊子船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经过很长时间的辩论,伦道尔、阿姆斯特朗被说服,同意对新军舰进行某些修改。“埃普西隆”级蚊子船原本外形上和母型“伽马”非常相像,而经过这次修改后,外形上就产生了极为明显的区别。琅威理对“埃普西隆”的主要修改建议有:在主炮防护围壁上方水平敷设一块薄钢板和防波板,以便使得任何时候火炮都能处于遮蔽中,不用再依靠张挂麻烦的天幕来遮风避雨;将军舰的舷墙全部增高2英尺,既可以在航行时防浪,也能在战时对水手起到保护作用;将原本露天的军舰舰艉甲板,用硬质的顶棚遮护,可以免除在倒车航行时甲板上浪,外形上颇有几分中国南方水乡乌篷船的神韵。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装,“埃普西隆”的设计更加完善,成为蚊子船发展过程中的一型成熟之作。 1879年7月30日,由琅威理率领,4艘“埃普西隆”级蚊子船启航回国。《泰晤士报》当天做出长文报道,认为这些军舰装备的火炮威力惊人,超过当时英国所有舰上火炮,“中国人作此突然的冒险一跳,已经跳到我们前面去了”,表示出了对这型新式蚊子船的艳羡。清政府最初做出这次增购蚊子船的决策,主要是考虑到南洋大臣提出的加强南洋海防的请求,而原先购买的“龙骧”、“飞霆”等4艘军舰数量太少,不够分拨。因而,“埃普西隆”级蚊子船的订购,虽然经李鸿章之手操办,南洋大臣沈葆桢仍认为这些军舰将来非南洋莫属,当新式蚊子船到达中国领海后,沈葆桢亲自为四艘军舰命名为“镇北”、“镇南”、“镇西”、“镇东”(因而这批军舰又可以称为“镇北”级),且预备派出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刘步蟾等接管,就任新军舰的管带。出乎沈葆桢预料的是,早在订立购舰合同时,李鸿章就意味深长地强调4艘新军舰必须抵达天津大沽,由他自己验收交货。为此,李鸿章还专门通过赫德,派江海关税务司赫政前往广东抢在南洋之前迎护、接收,一路监督蚊子船到达天津。当年11月19日,李鸿章亲自前往大沽检阅4艘新舰,颇为满意。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新蚊子船未来的归属问题可能不是那么简单。不出所料,随后不久,李鸿章就以当年沈葆桢曾请求分拨“龙骧”、“飞霆”为由,将这4艘较早购买的蚊子船调归南洋,而新购的4艘“镇”字舰则留在北洋使用,大玩汰旧换新的手段,大为失望的沈葆桢无奈之下被迫接受了这个既成事实,但南北洋之间的矛盾也由此越积越深。 4艘“镇”字号蚊子船还在回国途中时,中日之间就琉球、台湾问题发生严重冲突,日本悍然吞并了中国属国琉球,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当时的中国海防,除了自造的一批兵商两用的炮舰外,只有新购的蚊子船,但这些舰只都只适应近海防御,无法出远海决胜负,清政府内部有关海防的思想开始发生悄然变化,购买新式碰撞巡洋舰、大型铁甲舰的计划被提到议事日程。但于此同时,与赫德私交甚密的恭亲王奕欣仍在申请购买一批用于防守近海的水炮台——蚊子船,援引李鸿章的奏折,奕欣提议广东、台湾的港口防御需要各购买2艘;浙江宁波和山东烟台的港口防御需要各购买1艘,并认为“……令该督抚自行定购,似不如径由该大臣一手经理”,“将来各船购到时,并由该大臣验收”,浅眼看来,和南洋的4艘蚊子船一样,大有以为各省买舰为名,行增加北洋海防之实。恭亲王和李鸿章的这出双簧,无外乎尽收各省海防之权于中央,削弱地方实力的目的。 清政府随即同意了恭亲王增购蚊子船的奏请,指令相关各省自筹资金,认真办理,山东巡抚周恒祺很快便认购了2艘蚊子船。而两广总督刘坤一的回复则颇为勉强,环顾左右而言他,最后提出了“造舰”的主张。这年冬天,广东先斩后奏,批准完全由广东机器局总办温子绍个人捐款和设计,在广东黄埔船坞开工仿造一艘蚊子船,这艘后来命名为“海东雄”的军舰,设计上参考了北洋购买的“镇北”级蚊子船,排水量与其相同,为430吨,舰长也一致,同为38.1米,船宽略微增加,为9.14米,吃水2.41米,动力系统采用复合式蒸汽机,航速仅有7.5节。船头装备1门11英寸口径后膛炮,另外配备2门2.75英寸后膛副炮,全舰造价仅为3.39万两银。按照温子绍的设计,“海东雄”不采用英制蚊子船木壳船体外全部包裹铁皮的做法,而直接采用纯木壳,只在部分重要部位敷设铁皮装甲,这样可以避免锈蚀,又可以节省工料节约经费,而且减轻船的吨重,使航行更为便捷;另外,“海东雄”舰艏的火炮改为后膛炮,不光装填方便,而且重量比前膛炮大大减轻,增加了船的稳性,也降低了发射时的后坐力。刘坤一以此为例,申请国家拨款再自造一艘同样的蚊子船,以替代购舰的方案。孰料这个建议被驳回,两广最后被迫也认购1艘蚊子船。 停泊在纽卡斯尔港边的“镇边”舰,可以注意这级舰区别于“埃普西隆”的重要特征——前桅杆上只有1根横桁 仍然由赫德经手,中国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又订购了3艘蚊子船。由山东付款的前2艘后来被分别命名为“镇中”、“镇边”;两广心不甘情不愿认购的那艘,后来被命名为“海镜清”。三艘船为同级,各项参数和此前北洋购买的“镇北”级基本相同。这型蚊子船排水量440吨,长38.1米,宽8.84米,吃水3米,动力系统采用2台蒸汽机、2台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455匹马力,航速10节,武备则和“镇北”级完全一样。与之前中国购买的所有蚊子船区别较大的是,这级军舰的桅杆设计摒弃了自“阿尔法”开始的那种复杂繁琐的主桅加副杆的方法,而直接将前桅安装在炮房顶部挡板上,采用了独特的结构加强设计,不再在前后桅杆加装用于支撑的副杆,外形上看起来显得简洁洗练。1881年夏,3舰建造完毕由英国水手驾驶回中国,7月到达广州时,“海镜清”被两广留用,而剩下原本由山东订购的“镇边”、“镇中”则在8月抵达大沽后,不出所料,被划归北洋水师节制。由此,中国的海防队伍中,共出现了15艘蚊子船。 龙旗飘零4艘“镇北”级蚊子船,以及后来并入北洋的“镇中”、“镇边”,在北洋水师里统称六镇炮船。他们回国之初,适逢北洋水师创办,百事待举,在几乎没有任何先进军舰的北洋海防里,用于近海防御的蚊子船成了骨干力量,而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后来北洋海军的高级将领,在被李鸿章从福建抽调到北洋的早期,大都出任了各艘蚊子船的管带职务,小小的蚊子船,为中国近代海将走向海洋,提供了历练、磨砺的平台。 随着1879年琉球事件、1885年中法战争的刺激,清政府对于海军、海防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逐渐认识到早期购买的蚊子船对于舰种齐全的海军大国,尚有守护海口,独当一面的意义。而像中国这样几乎没有任何海军基础的国家,花重金购买这批军舰,并不能对增加国家的海上力量尤其是远海机动力量有多少帮助,潜移默化中,清政府的海防观由近海守口防御,悄然向迈向远海改变。先是向英国订购了2艘能出大洋作战的新型的撞击巡洋舰“超勇”、“扬威”,之后更是购办了威震东亚的大型铁甲舰“定远”、“镇远”,这些大型军舰回国后,中国海军开始频繁活跃在北起海参崴,南至新加坡的辽阔海域,一度成为这片海洋上的霸主,伴随着龙旗飞舞,中国的海军跃居亚洲第一位。此时,只能用于战时近海守口的蚊子船,在和平年代逐渐显得不再重要,为了节省经费起见,北洋海防的6艘蚊子船每年只维持2艘在海上值勤,剩余4艘则收入旅顺、大沽等地的船坞保养封存,相关的人员则并入铁甲舰服役,昔日世界名舰的光彩逐渐黯淡。 1894年夏,中日两国爆发甲午战争。战争开始后不久,北洋海军所有的蚊子船全部予以启用,重新活跃于近海,主要负责防护威海、旅顺等要港。9月16日,护送陆军前往鸭绿江口登陆的北洋海军主力队伍中,也有2艘蚊子船的身影,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守护大东沟海口,为在口内登陆的船队提供警戒,防止日本舰队偷袭入口,因而并未参加著名的黄海大战,只是在海战后期曾响应“靖远”舰挂出的旗号,配合北洋幸存各舰一起收队。 进入1895年,战火逐渐蔓延到北洋海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威海刘公岛,作为守港利器的6艘“镇”字号蚊子船全部参加了惨烈的威海卫保卫战,北洋海军数度打退日本舰队海上进攻的战斗中,蚊子船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威海湾陆地炮台的接连失守,北洋海军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大舰纷纷受创沉没。2月11日夜间,在外援无望,大势已去的局面下,提督丁汝昌为保全全岛军民性命,亲笔签署投降书,“……今因欲保全生灵,愿停战将在岛现有之船及刘公岛并炮台军械献于贵国,只求勿伤害水陆中西官员兵勇民人等命,并许其归乡,是所切望……” ,随后即吞食从军医院拿来的鸦片自杀,因为剂量不够,延至次日凌晨才去世。这位连死都不惧的将领,在临死前仍毅然以一己之肩承担千古骂名,来换取数千人的名誉和生命,保存中国海军唯有的一点希望之火,令人唏嘘。然而百年之后,很多时候,后世对于这位将领的评价仍无法做到足够客观。 2月12日上午8时,中国发展近代海军最早努力的成果、曾经的“埃普西隆”号“镇北”舰屈辱地悬挂白旗,缓缓驶向威海湾外的日本舰队锚地,接洽签订降约事宜。2天后,北洋海军投降,全军覆没,全岛海陆军官兵5124人被日军遣返,身后留下的是包括6艘“镇”字号蚊子船在内的残存北洋舰只,和中国海军的圣地刘公岛。 “镇”字号蚊子船被日军俘虏后,很快列入日本海军编制之内,但只是充当一些无关紧要的角色,1898年3月21日一同被定为二等炮舰,1903年8月21日一起被定为杂役船,镇东1906年6月8日报废,1907年转售,镇南1908年5月15日报废,1913年转售,镇西1908年5月23日转归文部省所有,镇北1906年6月8日报废,1909年转售。北洋海军的蚊子船,这些未能执行任何与他们职能相称的使命的军舰,就这样来去匆匆地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 东南归路莽萧条,皖口千峰若为招。 半局残棋存战舰,八年恨事付寒潮。 灵风下水征帆疾,落日中原汉马骄。 孤客不堪回首望,断云一片劫灰烧。 ——李鸿章《登小姑山感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