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释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贯彻“双百”方针,繁荣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刊名由著名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遗墨集字而成。 中文名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外文名称: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语言:中文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编辑单位:北京市 创刊时间:2003 出版周期:季刊 国内刊号:11-4848/G4 国际刊号:1671-9468 邮发代号:82-388 刊物简介《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的前身为《高等教育论坛》(季刊)。该刊于 1986年创办,由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题词,汪永铨教授担任主编。在16年办刊历程中,《高等教育论坛》登载高等教育学术论文和关于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应用研究论文近两千篇,刊载的一些论文曾获得国际教育科研成果奖励,一些论文被转载和反复引证,受到读者和同行的好评,对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80年以来,北京大学逐步重建了教育学科。随着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的恢复和发展、壮大,为繁荣教育科学、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创建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积极申请、筹备出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海内外的教育界同行也殷切地希望北京大学公开出版一份高水平的教育刊物。 2003 年 7 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致函教育部,批准创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季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设立 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管理与政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技术、教育史论等板块,坚持立足中国教育现实、着眼国际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众多学科参与的栏目特色,目标是在近年内办成一份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规范化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为提高刊物质量,北京大学聘请厉以宁教授、王善迈教授、劳凯声教授、张力教授、袁振国教授、龙协涛教授等 23 位校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委员,聘请顾明远教授、瞿葆奎教授、潘懋元教授、杜祖贻教授、程介明教授、 Philip G.Altbach 教授等 20 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名誉编委。现任编辑委员会主任为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教育学院院长闵维方教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创刊后,由汪永铨教授任主编,喻岳青教授任常务副主编。 主要板块 :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管理与政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国际与比较教育、教育技术、教育史论等。 栏目特色 :立足中国教育现实,着眼国际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际,众多学科参与。 发刊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就“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而教育的创新须臾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对此,北京大学责无旁贷。一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正是对繁荣中国教育研究,推进中国教育创新这一使命的一份承诺。 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源远流长。早在京师大学堂时期便设有师范馆,1924年正式设立教育学系。在20世纪上半叶,无论在教育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或是在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北京大学都有令人瞩目的贡献。1949年,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北京大学取消了教育系科。三十余年之后,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又逐步得到重建:1973年建立电教组(后改为电化教育中心),1980年建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4年建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年建立教育经济研究所,2000年建立教育学院。至此,教育学科已跻身于北京大学当前基本学科之列。本刊的创办,正是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成长壮大的一个标志。 本刊旨在促进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交流,特别注重教育研究的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所在,是独立思考和深入探索的结果,也是学术讨论与交锋的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本刊有志于为教育界同人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空间,为推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而努力。 学术性是对学术研究的基本要求,一切论点和结论都应当建立在专门而深入的研究之上,实事求是,言之有据,符合学术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本刊愿与诸位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我国教育研究的学术水准。 实践性是教育研究的根本归宿。学术研究不意味着远离实际,钻进与世隔绝的象牙之塔。恰恰相反,它应当根置于现实的土壤,汲取生活的养分,并最终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依归。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我们的追求。 跨学科性针对的是画地为牢式的研究。教育研究应当超越人为的学科藩篱,倾听不同学科的声音,与其联手合作。同时,教育研究从来都不是教育研究者独有的领地,不少相关的学科均为教育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相信,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将会使教育研究更趋深入、广阔,更富活力。 本刊刊名题字由蔡元培先生遗墨集字而成,意在承续先生所奠定的民主开放的学术传统。我们创办这份刊物,决不是要营造一处私家的花园,而是要为教育界乃至关心教育的各界同人创造一片公共的园地。希望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踊跃来此播种、耕耘和收获,与我们一起打造一份高质量的《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编委组成主 任:闵维方 副主任:汪永铨 吴志攀 委 员(按姓氏拼音为序): 陈洪捷 陈向明 陈学飞 程郁缀 丁小浩 韩启德 劳凯声 李国斌 李克安 厉以宁 林建华 龙协涛 闵维方 汪 琼 汪永铨 王明舟 王善迈 魏 新 吴志攀 喻岳青 袁振国 张国有 张 力 赵为民 名誉编委(按姓氏拼音为序): 程介明 杜祖贻 顾明远 郝克明 胡显章 纪宝成 鲁 洁 潘懋元 瞿葆奎 谢维和 钟宇平 朱小蔓 Philip G.Altbach(美) 曾满超(美) 金子元久(日) Ruth Hayhoe(加) Henry M. Levin(美) 马越彻(日) Ulrich Teichler(德) 天野郁夫(日) 主编:陈洪捷 副主编:喻岳青(常务) 编辑部主任:李春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