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吉武 |
释义 | 李吉武,男,汉族,民国15年(1926年)生。中宁县新堡乡盖湾村人。家贫,12岁给地主放羊,15岁扛长工,18岁被抓了壮丁,给富人顶兵。他没读过书,没学过操,在马鸿逵的兵营里,他挨打受骂,是长官泄愤出气的筒子。1949年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解放宁夏,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在63军187师559团当战士,从此受到平等待遇,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19兵团于1951年2月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是志愿军的右翼(西线)兵团。第五次战役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5月底结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攻战,向敌人发起猛烈的进攻,把敌人从临津江一直打到汉江以南。第二阶段是阻击战,我军后撤休整,敌人反扑。当时志愿军司令部安排第三兵团先行后撤休整,19兵团派63军掩护断后。63军自4月22日突破临津江打响第五次战役以来,连续作战1个多月,除了武器装备,给养供应严重不足外,战斗和非战斗减员相当严重。在他们防御的正面,美国将军范弗里特指挥的美军第8军有4个师,4.7万人,平均每公里地段有700多人,而63军全军仅有2.4万人,平均每公里地段仅有370多人。敌军有各种火炮1300多门,坦克180余辆,且有空军支援,而63军全军包括六Ο炮在内仅有240余门,且既无坦克也无飞机,阻击的时间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10—15天,任务非常艰巨。在这次艰苦的反击战中,英勇战斗的李吉武负了伤,战友们把他送到军医院。经过短期治疗,伤口刚愈合,他就要求归队,和战友们共同战斗。不久,他第二次负伤,也是不等痊愈,就重上战场。 第五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只好坐下来在板门店和中朝军队进行停战谈判。谈判桌上,美军代表提出无理要求:要求将停战线划到中朝军队实际控制线的后面,以补偿他们的海空优势。真是岂有此理,理所当然地遭到中朝方面的拒绝。于是他们破坏和谈,又向开城地区发动进攻,以压迫中朝军队屈服。在保卫开城的战斗中,敌军以两个连的兵力,在8架飞机、5辆战车的掩护下,向李吉武所在班防守的智陵洞阵地猛扑,战斗异常激烈,敌人连攻数次,每次都被击退。最后,班长和战友们都牺牲了,阵地上只剩下李吉武1人,敌人又进攻上来,子弹没有了,枪也打不成了,李吉武愤怒地爬在掩体里,用仇恨的眼光注视着一步一步接近的敌人。等敌人来到三四米远处,他一跃而起,冲到敌人面前,把手里拿着的两颗早已揭了盖的手榴弹拉响,轰隆一声,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死的死,伤的伤,未死的也被这浩然正气吓了回去。英雄成仁了,智陵洞阵地却岿然未失。 战斗后,李吉武英勇战斗的事迹被层层上报,志愿军司令部追认他为二级战斗英雄。1953年10月,宁夏省政府在烈士的故乡中宁县城的西操场修建了李吉武烈士纪念亭,碑文详细记载了他的英勇事迹。后因城市建设之故,纪念碑和纪念亭迁入南河子公园,列为中宁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县文管所负责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