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砀南事件
释义

1940年2月,在砀南地区发生了一起震惊豫皖苏边区的“砀南事件”,即我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武装摆脱国民党当局的控制,开赴根据地,公开建立砀南独立营以及中共砀南县委军事部长被暗杀事件。事件的发生,使砀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砀城沦陷

1938年5月25日。日军占领了砀山陇海铁路及主要交通要道,强迫沿线的百姓在铁路两侧修碉堡、建岗楼、开挖两道护路沟(实为封锁沟),将完整的砀山分割为路南、路北两部分。国民党砀山当局在路南设立了砀南办事处。我上级党组织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敌斗争,决定铁路以北隶属冀鲁豫边区,铁路以南隶属豫皖苏边区。从此,两地被迫分别发展党组织和开展武装斗争。

抗日要求

1939年5月,根据砀南地区民众抗日斗争的要求,萧县中心县委派共产党员杨元璋等人来到砀南发动群众,开展民众抗日活动,扩大党的影响,秘密发展党员,创建党的组织。六月中旬,砀南一批爱国青年和教师奔赴永北鱼山,参加新四军六支队举办的抗日训练班学习。学习期间部分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底,中共萧县中心县委决定建立中共砀南特别支部,杨元璋任特支书记。为适应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特支分别在王明集、毛庄寨、卞楼等地建立了党支部,同时,分别在国民党砀南五区一中队和六区二中队建立了秘密党支部,怀盛德,王次青分别任支部书记。9月,根据砀南党组织的迅速发展和对敌斗争的需要,中共萧县中心县委决定成立中共砀南县委,杨元璋任县委书记。

统一战线

中共砀南县委建立后,在不断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十分注重加强对抗日武装的领导,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利用怀盛德、王次青等人的特殊身份,在国民党五区、六区常备队中积极发展秘密党员。特别是五区一中队和六区二中队班、排以上干部均由秘密党员担任,不是共产党员的干部给以调离,这样以来,五区一中队和六区二中队表面看是国民党的武装而实际上已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

武装队伍

这支武装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八路军、新四军的治军方针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标准严格要求指战员,使部队干部、战士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能迅速得到提高,在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和影响,再加上这支部队在砀南的胡屯、一条脊等地,连续对日伪顽匪的战斗中,打了几个大胜仗,更加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在这支抗日武装迅速发展壮大的时候,引起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注意和恐惧,担心共产党发展壮大。国民党砀山当局,出于阶级本性,采取合编调整,明升暗降等阴谋手段,分解这支抗日武装。将五区一中队、三中队和六区二中队合编为国民党砀南常备教导大队,让国民党顽固分子担任大队长,将共产党员怀盛德调整为国民党砀山常备总队政治处主任,将共产党员王次青调整为国民党砀南常备教导大队教导员,表面上提拔重用,实则剥夺兵权。针对国民党砀山当局极力削弱共产党对抗日武装的领导及一系列限共、反共行为,中共砀南县委决定加强对这支武装的统一领导,由张文炳(共产党员、时任国民党砀南常备大队情报站长)、怀盛德、王次青三人秘密组成中共砀南常备队党团组织,张文炳任党团书记。党团成立后,对所属两个中队的党组织进行了秘密调整,由席伦则任教导大队一中队支部书记,郑正任二中队支部书记,支部下设党小组,党小组长由各分队长或政训员担任。党团组织的建立,挫败了国民党顽固势力的企图,使党对抗日武装的领导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第一次反共高潮

1939年底,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砀山当局也加快了反共步伐,架空共产党员怀盛德、王次青的军权,撤销共产党员王志惠、邵维邦的六区动委会主任和五区动委会主任职务,限制、监视中共砀南县委书记杨元璋等共产党人在砀南的一切活动,纵容和指使国民党砀山常备总队在砀南的杨昆山、邵莲花两个大队(收编的土匪武装)不断袭扰我夏永砀抗日根据地,绑架、暗杀抗日军民,大量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中共砀南县委建议新四军六支队一总队出兵消灭杨、邵两股反动武装。新四军一总队首长为顾全抗战大局,争取更多武装一致抗日。一面尽量争取邵莲花部抗日,使其中立;一面对杨昆山部发出警告,如果停止破坏抗日活动,可既往不咎。中共砀南县委领导人也分别多次做国民党砀山当局的工作,尽量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局。虽经多方努力,但终不见成效,杨、邵反尔更加肆无忌惮地制造事端,反共气焰更加嚣张。

首长命令

1940年2月17日,中共砀南县委军事部长怀盛德突然接到新四军一总队首长的命令:砀南教导大队将由王次青、席伦则率领,于当天午夜时分脱离国民党当局的控制,宣布起义。同时一总队将出兵消灭杨昆山大队。命令要求怀盛德负责搜集杨昆山大队的情报,密切注意国民党砀山当局的动向。当日黄昏,怀盛德将收集的情报送出后,请病假返回砀南老家肖刘屯。午夜,新四军一总队一团根据怀盛德提供的情报,迅速包围驻张小楼的杨昆山大队,消灭其中一个中队。于此同时,王次青,席伦则率领教导大队的两个中队二百余人枪,开赴永北保安山一带宣布起义,公开成立我党领导的砀南抗日武装--砀南独立营,王次青任营长,席伦则任教导员。

紧急会议

2月18日,国民党砀南常备队副总队长马子良通知怀盛德到纸坊开紧急会议。会后又要求怀盛德、张文炳到砀北向窦雪岩(国民党砀山县长)、胡适如(国民党砀南办事处主任)汇报教导大队被新四军拉走和杨昆山大队遭新四军围歼的情况。怀盛德、张文炳拒绝了这一要求。当夜随教导大队起义并一同南下的邵维邦奉命潜回砀南,向怀盛德等人传达新四军一总队首长的指示:总队将继续寻找战机,务求全歼杨昆山大队,命令留在砀南的同志注意该部的动向。总队首长还要求怀盛德同志根据自己的处境,决定去留,他坚持留在砀南,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搜集顽方情报,配合我一总队继续消灭杨昆山大队。20日,怀盛德随常备队总部进驻陈寨。当夜,国民党砀南常备队副总队长马子良受国民党砀山当局的秘密指使,将怀盛德同志扣押起来。午夜过后,马子良诡称有敌情,命令部队出陈寨西门,南奔贡生楼。此时,怀盛德被裹胁在一群人中间,马子良等人则紧随其后。在快要到达贡生楼的时候,一声枪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怀盛德被枪杀了。凶手不敢从正面开枪,竟在背后下了毒手。

怀盛德

是砀南地方抗日武装的创建人之一,是砀南抗日民众当然之领袖,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对日伪顽敌大小数十次战斗中,屡建奇功,砀南胡屯对日军一役,取得了阻击日军两辆坦克及毙伤敌百余人进攻的胜利,更显其智勇之军事才能,他虽未死于日军之手,竟遭来自抗日阵营中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分子的暗算。他的遇害,使砀南军民义愤填膺,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引起强烈震动。为此,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将军致电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的卑劣行径,要求严惩凶手,保证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称赞怀盛德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抗日英雄,民族精英。同时致函慰问安抚烈士家属,对烈士家属作出妥善安排,并在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隆重召开追悼大会,沉痛悼念惨遭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的怀盛德同志,揭露国民党顽固分子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罪恶行径,号召人民群众团结抗战,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奋斗

事件发生地:砀山

砀山县又称梨都位于安徽省最北端,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东连本省萧县,东南部、南部、西南部、西部分别与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接壤;西北部与山东省单县,东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毗邻。县境地处北纬34°16′~34°39′,东经116°29′~116°38′。陇海铁路、 310国道贯穿全境,京九、京沪铁路,105、206国道擦肩而过。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县城东距历史名城徐州市84公里,西接古都商丘市72公里,芒砀山雄峙于前,黄河襟带于后,古为汴京齿唇,徐淮门户,素有九州通衢、天下要冲之称,是安徽省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 全县共386个行政村,总面积1193平方公里, 总人口94万,可耕地127万亩,水果面积70余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5%。 县人民政府驻砀城镇,邮编:235300。行政区划代码:341321。区号:0557。2000年,砀山县辖14个镇、5个乡。总人口862356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4年,砀山县乡镇由19个调整为18个,撤销陇海乡,并入城关镇,城关镇更名为砀城镇。2004年底,砀山县辖14个镇、4个乡,10个居委会、382个村委会。2007年12月,砀山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西南门镇、文庄镇、刘暗楼乡、黄楼乡、权集乡、赵屯乡,调整6个镇,保留7个镇,调整后全县为13个镇,1个开发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