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栎褐舟蛾 |
释义 | 简介学名Phalerodonta albibasis (Chiang) 鳞翅目,舟蛾科。 别名红头虫,栎蚕舟蛾、麻栎天社蛾 分布河南省主要分布于南阳、三门峡、驻马店等市。 寄主及危害栎类植物。幼虫取食栎叶,大发生时可将栎叶吃光,影响林木的生长和结实。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0mm,翅展,雄虫39--46mm,雌虫43--50mm。体翅灰黄或灰褐色,前翅有2条波状横线,内横线双道,后翅有1条不太明显的外横线。卵 圆形,灰白色, 卵块上覆盖黑褐色绒毛。幼虫 头桔红色,体深绿色,体长30--40mm,老熟时50--53mm。体背和体侧有紫褐色班纹。蛹 长15--22mm,暗褐色,头前中央有1条齿状隆起背,茧黑褐色,上扁平下圆。 生物学特性河南省一年发生1代,以卵于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当日平均气温15℃,卵开始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在小枝上剥食叶肉,使叶片枯萎。3龄以后日夜取食,沙沙作响,幼虫数量极多,常压弯枝条。4龄以后分散为害,食量剧增,叶片吃光后转株危害。幼虫略受惊动,即昂首翘尾,口吐黑液。幼虫5龄,幼虫期40--52天。5月下旬至6 月上旬老熟幼虫下树, 在树根附近3--10cm疏松土中结茧化蛹。蛹期4个月,至10月底。11月初羽化,成虫有趋光性,羽化当天即交尾产卵。卵多产于树冠中下部的枝条上,沿枝成4--6行排列。卵块上覆黑褐色绒毛,每卵块有卵100--500粒。 防治措施1、幼虫期,叶面喷洒2.5%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或喷施BT、白僵菌杀虫效果明显。 2、幼虫4龄,群集性强,可于4月下旬人工捕杀或剪枝杀虫。 3、成虫有趋光性,可于11月份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7--9月份对受害严重树周围树盘进行翻耕杀蛹。 5、保护和招引益鸟,开展以鸟治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