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
释义

清代女词人吴藻所作,收录于《花帘词》,描写作者皈依禅宗的日常生活场景,抒露其愤懑激越的心声。

作品名称:浣溪沙·一卷离骚一卷经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吴藻

体裁:词

作品原文

浣溪沙

一卷离骚一卷经②,十年心事十处灯③。芭蕉叶上几秋声④。

欲哭不成还强笑,讳愁无奈学忘情⑤。误人犹是说聪明。

作品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又名“小庭花”、“满院春”、“东风寒”、“醉木犀”、“霜菊黄”、“广寒枝”、“试香罗”、“怨啼鹃”等,有近二十种别称。双调,四十二字。有平仄两体,平韵见唐人词,如韩偓等,仄韵始见南唐李煜所作。“沙”或亦作“纱”。

②经:佛经。

③灯:青灯。

④秋声:雨滴芭蕉为秋声之一种,秋声易生悲凉情。

⑤讳:回避语、忌讳语。忘情:即无情,忘却一切悲欢。

作品鉴赏

自省、自强并不就能自立。女性面对的纲常压力远较男性为重为酷烈,而愈是有自省、自强意识的女子则所受到的精神制约愈益严重,愈是敏感的人也就愈沉痛。

吴藻在当时被视为不守妇道之人,她不仅与男性词人赵庆熺(秋舲)、魏谦升(滋伯)等频多唱酬,而且还画有《饮酒读骚图》,将自己改着男儿装,更作杂剧《乔影》。可以肯定地说,在她轰动大江南北之同时,必也遭致无数非议和诽谤。

这首《浣溪沙》写在《金缕曲·闷欲呼天说》后约五年,词亦收于《花帘》一集。如果说,《金缕曲·闷欲呼天说》是吴藻从宏观上对人生、对女性生活的思考和把握,那么这阕小令则从微观角度抒露着其心声。词情似略萧飒,然而愤激语意显然无隐蔽,愤激也是种抗争。

值得玩味的是她的愤情实际上却又以调侃、自嘲的语气出之,于是愤火转为冷焰,对压抑势力无异于投去了冷峻的一瞥。然而,这又毕竟是痛苦的,试想,“强笑”代哭,“忘情”销愁,绝顶聪颖的人得装糊涂,是一种特殊的情味。吴藻毕竟生活在嘉、道年间,她不可能超越历史而强其心志。

末句是沉痛的:“你太聪明了!你太灵慧了!”管教的人这么说,朋友中也许也有这样说,甚而自己长夜青灯沉思时也会自疑自惑地这么说。但是,吴藻心态中的基石仍是倔强的,“十年心事十年灯”,冷漠对待心所厌恨之事,坚持“十年”就是无声斗争和抗压。所以,这说到底又并不萧飒,何况更有那一卷《离骚》在。“十年心”之心是怎样的一颗激烈心,需从《骚》中去体察、辨识。“一卷《离骚》”必须与“十年心”共读,下片三句应于上片三句回环观照,始能发现小令诚不“小”。

作者简介

吴藻

(1799-1850后)清代女词人。字苹香,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先世徽籍,父业商,嫁同邑黄姓商人,终身抑郁无欢。公元1837年(道光十七年)三十九岁移居嘉兴南涛,筑“香南雪北庐”,与古城野水为伴,皈依禅宗以终。著有《花帘词》、《香南雪北词》两种。南湖之居昔为万鹗、吴锡麒卜宅处,魏谦升《序》谓:吴锡麒亡后,“或虑坛坫无人,词学中绝,不谓继起者乃在闺阁之间”。所论洵非虚誉,唯吴藻词绝非“浙派”所能限,其词豪宕悲慨,几欲与须眉争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