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伽蓝之洞 |
释义 | 空之境界第四部剧场版 空之境界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 1.《杀人考察》(前) 2.《伽蓝之洞》 3.《痛觉残留》 4.《未来福音》(未映画化) 5.《俯瞰风景》 6.《矛盾螺旋》 7.《忘却录音》 8.《杀人考察》(后) 【剧场版公映时间】 第1章《俯瞰风景》2007年12月1日 第2章《杀人考察(前)》2007年12月29日 第3章《痛觉残留》2008年1月26日 第4章《伽蓝之洞》2008年5月24日 第5章《矛盾螺旋》2008年8月16日 第6章《忘却录音》2008年12月20日 第7章《杀人考察(后)》2009年8月8日 伽蓝之洞两年前,两仪式陷入昏睡,关於事故的记忆就此陈封。 两年後,两仪式苏醒,却再也不是两仪式。 目视得到"死"的双瞳,将一切事物杀伐的力量,迫使她再次卷入名为"世界"的漩涡。 两年前的杀人鬼、幽灵群漂浮的大厦、歪曲物体的少女、蒐集著"死"的螺旋建筑。 当接踵而至的怪异事件与式的魔眼冲突,忘却的记忆开始复苏----- 伽蓝qíe lán (注1:不是jiā蓝,也不是gā蓝。注2:日语发音为がらん ga ra n) 【伽蓝】 (一)[梵samghārama]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伽蓝十馀所,僧众二千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僧伽蓝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后不送出,伽蓝尽皆焚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四:“伽蓝宫殿,古者多以宗教或帝王之威力,令国人成之;故时世既迁,不能更见,所当保存,无令毁坏。” (二)梵语tagara。为香木之一种。 梵语僧伽罗摩(samghārama,众园)的略称。Samgha意为大众、和合僧,arama意为园林。梵汉混译作僧园、僧院。佛教名词。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住的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堂舍的总称。《十诵律》卷五十六:“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一所伽蓝须具备七种建筑物,如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等七堂,故又称七堂伽蓝。 (三)佛教中众佛的一种。 佛教中有十八伽蓝之说,其名号分别为: 美音 梵音 天鼓 叹妙 叹美 摩妙 雷音 师子 妙叹 梵响 人音 佛奴 颂德 广目 妙眼 彻听 彻视 遍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