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庆涪陵师范学院 |
释义 | 涪陵师范学院是重庆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历史文化名城——巴国故都涪陵。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清光绪27年)的“涪陵官立师范中学堂”。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占地170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主要承担全日制本专科教育教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民族教师教育、初等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本科师范院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26人,副高以上职称200余人,其中教授34人,副高职称174人,讲师及以下职称401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3人、硕士84人,在读博士19人、硕士84人;另有外籍教师4人。我校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外语教学部、经济与法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历史旅游文化学系、管理科学系、数学系、物理及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及环境科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体育系、教育科学系等13个教学系,另设教师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培训学院;现开设有28个本科专业(方向),涵盖了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八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439人,其中本科生8336人,高职高专学生4103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80万元,馆藏图书82万册,电子图书16万册。学校通过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的全日制本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首先,为渝东南地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合格师资。几十年来,学校已为所在地区先后培养了三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占该地区教师总数的76%,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地方基础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中的佼佼者还走上了地方党政领导工作岗位。特别是培训中心开展的中学音乐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县级培训、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县级培训、中小学新教师培训等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仅2003年就培训了近三千人,为重庆市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现已成为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校还长期为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定向培养中小学师资,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发挥区位优势,突出了为“三峡”库区、“乌江”流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学校抓住“三峡”工程这一机遇,以推动地方社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为办学宗旨,拓宽了办学口径,设立了适应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专业。特别是及时向三峡库区输送了生态环境保护、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等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学校还为太极集团、宏声集团等重庆市大型骨干企业培训了大批员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涪陵区对乌江流域具有的较强文化辐射这一特色,学校设立了“重庆乌江经济文化研究会”,开展了深入持久的乌江流域文化与民族风情的研究。教师们深入乌江沿线的土家苗寨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珍贵资料;学生在假期还开展了徒步考察乌江活动,这使他们既接受了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又在意志品质方面得到了锻炼;与此同时,在乌江流域丰富文化营养的滋养下,经过学校多年的培育,崛起了一批学术造诣颇高、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乌江作家”群。 学校还与国内外高校、教育机构保持有经常性的交往和学术交流,与武汉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研究生教育。曾多次派访问学者前往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高校进修、学习,多人次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已经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普通话培训、计算机等方面同国外教育机构展开了合作。2004年已经开始招收国外留学生,首批留学生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 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100佳绿化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全国400佳绿化单位”等。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高校”、“全国保护母亲河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9月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