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正史
释义

基本解释

词目:正史

拼音:zhèng shǐ

英文:[history books written in biographical style]

释义:指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详细解释

1. 指《史记》、《汉书》等以帝王本纪为纲的纪传体史书。

清 乾隆 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隋书·经籍志二》:“今依其世代,聚而编之,以备正史。” 清 冯桂芬《<明纪>序》:“史家分纪传、编年二体,而纪传为正史。” 胡适 《论短篇小说》:“又如《水浒传》所记 宋江 等三十六人是正史所有的事实。”

2. 有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的。参见《明史·艺文志》。

3. 考订历史。

唐 王绩《游北山赋》:“察俗删诗,依经正史。”

概述

正史是指《史记》、《汉书》等记传史书。以帝王传记为纲领并且由宫廷史官记录的有别于民间野史的中国史书。始见于南朝梁阮孝绪《正史削繁》。《隋书·经籍志》将《史记》、《汉书》等以帝王传记为纲的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居史部书之首位。《明史·艺文志》又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见二十四史),并确定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正史的可信度

正史往往带有国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绪夹杂在里面,当时代或者后代往往曲笔或忌讳一些字句,所以对待正史有必要看其他如别史、杂史加以认证,否则难免以管窥豹,不得其真。

正史的组成书目

1 史记 西汉 司马迁130卷

2 汉书 东汉 班固100卷

3 后汉书 南朝 范晔120卷

4 三国志 西晋 陈寿65卷

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130卷

6 宋书南朝梁 沈约100卷

7 南齐书 南朝梁 萧子显59卷

8 梁书唐朝 姚思廉56卷

9 陈书 唐朝 姚思廉 36卷

10 魏书 北齐 魏收114卷

11 北齐书唐朝 李百药50卷

12 周书唐 令狐德棻等 50卷

13 隋书 唐 魏征等 85卷

14 南史 唐 李延寿80卷

15 北史 唐 李延寿 100卷

16 旧唐书 后晋 刘昫等 200卷

17 新唐书 宋朝 欧阳修、宋祁225卷

18 旧五代史 宋 薛居正等 150卷

19 新五代史宋 欧阳修 74卷

20 宋史元 脱脱等 496卷

21 辽史 元 脱脱等 116卷

22 金史 元 脱脱等 135卷

23 元史 明朝 宋濂等 210卷

24 新元史 民国 柯邵忞 257卷

25 明史 清朝 张廷玉等 332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