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空力 |
释义 | 所谓真空力,就是真空作用力的简称。 真空力的概念最早是由伽利略首先提出来的当时主要用此概念来诠释真空泵工作原理及其提升水时高度极限问题,后来被大气压概念所替代后逐渐淡化出人们的视野,但是近几年随着物理新现象、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产生,这个沉寂了几百年的概念又重获新生再一次重新提及出来用以诠释新的物理现象。 真空力 zhen kong li 英文 Vacuum force 真空力概念的由来公元前460-370年间,在当时有一位大哲学家叫德莫.克利特的人,他认为世界的本源应是由原子和虚无组成且原子在虚无中做永恒的运动。但是他这一观点却遭到公元前384-322年间的另一位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强烈反对和排斥。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空绝不可能存在,因为空间必须有物质性才能相互作用,所以空间决不会虚无到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而空间必须是一个有作用存在的连续的物质实体,这就意味着原子论失去了其应有的基础,即原子根本不存在。由于亚里士多德和德莫克利特二人的观点截然相反又都是当时的权威人士,故此二人的观点在以后的几千年里逐渐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派系,这两个派系之间的争吵一直延续到公元十七世纪。 十七世纪的西方由于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使得社会发展迅猛,特别是工业革命促使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迅速,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使煤矿业也迅猛发展,社会对煤炭的需求大大增加。由于当时生产力的限制,挖煤、采矿主要依靠人力维持,技术的落后使得矿井中经常漏雨渗水,使得矿井内积水成灾事故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煤矿业的正常发展,于是有人发明了抽水泵用它来排除矿井中的积水,就在使用过程当中工程师们就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无论如何改进抽水机的设备和精度都无法将水抽到10米以上的高度,也就是说利用真空抽水存在一个极限值问题,这个奇怪的极限值问题一直困绕着当时的工程师们,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前提下便有人带着这个奇怪的极限值问题去请教当时的著名科学家伽利略。 伽利略当时年事已高但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感兴趣并据此猜测:真空泵之所以能克服重力并把水传输到高处那是因为管子内部的真空可能具有一种作用力的结果,并且他还把这种作用力称之为“真空力”;而且还进一步猜测,真空泵之所以只能把水输送到10米左右的位置可能是“真空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年迈多病的伽利略没有精力去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便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他的一个学生托里拆利,并提示他如果水有这么一个高度限制,那么其它液体也一定有一个类似的高度限制,并且其液体密度越大则高度越低。后来托里拆将水改为水银又将铅管改为玻璃管后成功的进行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 但是学生托里拆利实验的结论却与老师伽利略先前的猜测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原先伽利略所认为的“真空泵之所以能克服重力并把水传输到高处那是因为管子内部的真空可能具有一种作用力的结果”,被托里拆利定论为“真空泵之所以能克服重力并把水传输到高处那是因为管子外部的大气所具有的重力作用的结果”;原先伽利略所认为的“真空泵之所以只能把水输送到10米左右的位置可能是“真空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被托里拆利定论为“真空泵之所以只能把水输送到10米左右的位置是因为大气压具有一定限度的”。 再后来帕斯卡多姆山实验和马德保半球实验的出现和加入,促使大气压理论风靡一时并且成为了诠释真空泵现象的主流思想和理论,从此伽利略的“真空作用论”及其“真空力”概念被“大气压作用论”及其“大气压强”概念所替代,“真空作用论”思想及其“真空力”概念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生就被扼杀、框亡在襁褓和摇篮中。 那么在真空泵现象当中,促使液体水克服重力方向、逆着引力方向反方向运动的施力物质到底是伽利略所说的真空所具有的真空“作用力”呢?还是托里拆利所说的大气所具有的大气压强作用力呢?二者究竟孰是谁非呢?物理学界和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几百年来也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 真空力概念的新生命龙卷风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自然现象,直至目前为止关于龙卷风的形成机制及其能量来源、作用原理仍旧是科学界一个未解之谜,但是水龙卷风现象中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启迪而这个启迪能给予我们一个标准,用以判别伽利略和托里拆利之争。水龙卷风其实就是龙卷风发生在水面(湖、河、海等等)上的龙卷风的别称,它相对应着发生在陆地上的陆龙卷风,水龙卷风与陆龙卷风最大的差别就是其中心内部会多出一个通天水柱!这个通天水柱一般都在百米左右、甚至更高,据资料记载最高一次发生在前苏联境内高度大约近千米。 水龙卷风现象带给我们一系列问题也同时带给我们一系列启迪,问题是:在水龙卷风发生过程中,水为什么能够或者依靠什么抵消重力作用并逆反着引力方向向上爬升?这个反重力作用力是什么由谁产生的?结论是:水龙卷风中一定蕴藏着一种目前人类还不清楚、还未认识到的未知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具有一种反重力、反引力性质!水龙卷风现象还带给我们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常温常压下从低到高利用真空提送水不存在高度极限问题,而这个高度极限问题恰恰构成了判别伽利略的“真空作用论”和托里拆利的“大气压作用论”谁对谁错的分水岭及其标准准则。 真空力概念的新机遇1998年,美国国内两个天文观测小组分别通过遥远星系中La型超新星的天文观测、以及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提供的有效信息和星系基隆数字巡天(SDSS)的结果研究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并且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细致观测(WMAP)的精密数据,以及Supernovae Ia所提供的数据,都呈现以下一些惊人的观测结果: a) 宇宙年龄是137±2亿年 b) 哈勃常数是0.71±公里/秒/Mp c c) 宇宙呈现以下结构,宇宙总质量(100%)≌重子+轻子(4.4%)+热暗物质(≤2%)+冷暗物质(≈20%)+暗能量(73%),而总密度Ω0=1.02±0.02,亦即恰好差不多等同于平直空间所要求的临界密度。(这个公式的意思是,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星系只占整个宇宙的约4%左右,其余约96%的物质都是我们看不见、不了解的暗性东西。) d) "暗性东西"将呈现一些前所未有的一些全新的性质: 物质的状态方程由P=Wρn所表示,(其中P是压力,ρ是密度,W是某一常数,n是某一数值),普通物质W≥0,P≥0,ρ≥0,这就意味着物质所产生的压力表现为正数、正值。而暗性东西的状态方程中,W = -1。于是科学家们就此猜测:在茫茫宇宙之中应该海存在着一种具有负压且能够克服重力作用、能够促使物体反引力方向发生位移运动的一种全新的"斥力作用力",并把这个具有反重力、反引力作用的未知作用力称之为“暗能量”。 1998年至今已经十多年过去了,但是暗能量及那个具有负压、反重力、反引力作用的未知斥力作用力至今还没有被找到或者被证实。 “负压、反重力、反引力以及斥力作用”,这些词汇立即把我们的思路联系到龙卷风中那个导致千米水柱现象背后未知的神秘的作用力,以及伽利略所提及到而被物理学界抛弃了的“真空力”概念。天文学中的“暗能量”是不是就是物理学中的真空呢?这个问题反过来其实就是在问真空到底具不具备一种反重力、反引力、负压、斥力性质的作用力呢?这个问题就需要实验来验证、需要事实来支持了。 真空力的最新研究结果1998年(xi’an)一位学者(zhang zhe)设计并发明了一套实验器具,以此欲想来验证并判别伽利略和托里拆利之争之谜。 按照大气压强理论,大气压是有限度的而这个限度就是通常状态下大气大气压强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强,因此利用抽真空、气压差的方法在通常状态下是无法把水抽取到10.36米这个高度以上的。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如果利用抽真空、气压差的方法可以突破这个高度极限,那么真空管中促使水克服重力作用、反引力方向逆向攀升的作用力就并非大气压强所为的了。 基于这个原理和原则,xi’an的学者(zhang zhe)设计的实验是这样的: 给一根约14米高的pvc透明塑料管内灌满水银后封堵两处端口后,将底处端口按插入一个装满水的水槽的水面以下部位,打开底处端口后发现水槽的水伴随着管内水银的不断下降自己本身在没有耗费任何能源和作用力的前提下,竟然克服重力作用顺着透明塑料管内逆着引力方向一直攀升到14米的塑料管内顶端。 这个实验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则意味着:一方面反证了将大气压强作为真空泵中液体水攀升的原因是错误的!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另一方面,巧妙地证明了被人们认为是一无所有的、空无、虚无的真空其实是具备一种人类还未曾发现和意识到的力学效应是一种新型能量和能源!也正是这种作用力、这种能量促使真空泵中液体水能够克服重力作用逆反引力方向向上攀升。 真空力的属性第一基本属性,真空由于其非物质性本身就是一个空无一物之物,所以真空就不具备常规物质比如,气体和液体对其内部运动物质所带来的阻力问题,也就是说真空内部均匀、平坦而又光滑在这里运动的常规物质体其阻力都将消失为零。 第二基本属性,真空自身并不显现力学效应和特征,只有当和常规物质发生接触时真空才显现出力学效应和特征。由于真空和常规物质接触分为两种状态,故而真空力就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 真空和常规物质接触的第一种状态:物质体完全包裹、密封真空时,真空对包裹、密封它的物质体会产生一种一种不同于常规力学的一种全新的作用方式“外偶合作用”(如图2所示);真空和常规物质接触的第二种状态:真空完全包裹、密封物质体时,真空对在其内部的物体质会产生一种和“外偶合作用”相反的“内偶合作用”(如图1所示) 第三基本属性,真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又不同于常规物质的重要基本属性,即无论其体积如何变大其“真空密度”不变化,但是“真空力度”却随体积不断变大、变小而不断增强、变弱,这相对于普通物质气体性质及其能量密度随体积膨胀而减小来说的确简直非常的神奇。 第四基本属性,也是真空最大的、最重要的一个属性,目前我们已知的四种作用力均以物质为载体表现为矢量力,而真空力却以空间为载体表现为标量场(力)。也就是说普通物质无论施力或者受力都是具备大小和方向性的,而真空力无论施力或者受力都是立体的、全方位得向内收缩、或者向外发散,由于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依据力学平衡原理,故尔真空一般呈现出一种表象即“没有方向性”且大小为零。(如图1、2中所示) 真空力的计量和计算真空力规律1 被真空包裹着的物质体均受到一种源自真空自身的作用力,其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同该物质体体积相等的汞液所受到的地球重力,其作用力的方向同该物质体所产生的的引力方向及重力方向相反。 真空力规律2 包裹着真空的物质体也均受到一种源自真空自身的作用力,其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同该真空体积相等的汞液所受到的地球重力,其作用力的方向同该物质体所产生的的引力方向及重力方向相同。 真空力规律3 真空中的物质体均会同真空本身产生一对相互作用力,这对作用力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其中一种作用力的方向由物质体外的空间指向物质体内的中(重)心位置(俗称重力),另外一种作用力的方向则方恰恰向相反,由物质体内的中(重)心位置向外承辐射状向周围空间发散开去。 真空力计算公式:真空力的大小等于真空常数和真空体积的乘积。真空常数为地球重力加速度和汞液密度的乘积,其物理意义代表真空度。张哲(著) 真空力与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起源问题曾使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大师百思不得其解,直至他们逝世也没有弄明白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这不仅给自己留下一个千古遗恨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现在只要我们运用“真空力论”去看待、解答引力起源问题,引力起源之谜就显得非常简单、非常明了。 万有引力的本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反过来其实就是在问宇宙之中巨大的星球和天体为什么可以轻轻松松的、自由自在地“悬浮”在虚无飘渺的真空中并有序运行? 当我们认识了真空的力学效应和真空力的“偶合作用”后反过来诠释天体的悬浮问题,我们会发现一切都那么自然,一切都那么流畅了。 当天体星系被真空所包裹后真空就会与星系天体(包括一切已知物质、天体)均会产生一种“内偶合作用力场”;根据力的相互及平衡原理,星系天体在受到“内偶合作用力”的同时也就会相应的产生一个与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且相对应的、指向星球天体中心的、具有方向性的反作用力,当“内偶合作用力场”与星系天体那个具有方向性的反作用力达到平衡时,星球天体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自由自在地“悬浮”在虚无的真空内部了,这样就美满解释了天体为何能够“悬浮”在虚无缥缈的真空中这一奇怪现象了。解决了天体物质“悬浮”问题,回过来再看万有引力的起源问题就更简单了。任何星系天体只要处于真空中就都会受到真空力的“偶合作用”继而就会产生一个与真空力相对应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如图3所示)。这样也就圆满解释了万有引力本源之谜。 真空力既然力无穷大为什么我们会丝毫觉察不到呢?从图3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作用在物质天体上的真空力全部都是以“对”的形式出现的,依据力学平衡原理,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抵消为零,所以真空力对外不表现任何力学特征,故尔人们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这就圆满的解释了真空力虽然力大无穷但为什么人们没有丝毫觉察到的真正原因。 真空力与暗能量1998年,国际界两个天体科研小组分别、独立的都发现了一种特别的天体现象-----星系在加速膨胀现象,根据这个特别的天体现象科学家们推测:在宇宙当中的确应该还存在着一种不同于目前已知的四种基本作用力另外一种基本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同前四种作用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四种作用力所产生的力都是正压力即引力作用,而这种作用力恰恰相反其所产生的力不是正压力而是一种负压力即斥力作用,前四种作用力全部依赖于物质质量而存在,而这种作用力则完全可以脱离物质质量而独立存在!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克服重力而产生一种反引力作用力! 通俗一点就是说:重力可以促使物质体向人们脚下的方向运动,而这种作用力则恰恰相反它可以促使物质体向人们头顶方向运动。由于这种力的特别和特殊性,人们对它的载体无法用物质这个概念来描述和定义,故此称这种作用力的载体为“暗能量”。 可见“暗能量”自发现之日起就是以一种反引力、反重力作用力的面貌出现的,即“暗能量”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反重力反引力作用力的作用力。 真空的反重力反引力效应的发现也就证明了,科学界一直在苦苦寻找的“暗能量”其实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真空。 真空力与龙卷风龙卷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自然现象,龙卷风的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至今任然是一个未解的科学谜团。 从外形上看,龙卷风是一个高速旋转着的圆筒或圆锥状空气柱,它上端与雷雨云相接、下端有的悬挂在空中、有的直接延伸到地面、有的直接延伸到水面,一边旋转一边移动,根据龙卷风所发生的地域,龙卷风可分为水龙卷和陆龙卷两大类而水龙卷俗称“龙吸水”。 龙卷风的体积相对其它风暴较小,直径平均为200-300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几小时。其移动速度平均每秒15米,最快的可达70米;移动路径的长度大多在10公里至上百公里,短的仅仅只有几十米。 龙卷风所到之处电闪雷鸣、有时火光冲天,犹如飞机机群在低空掠过。龙卷风里的风速具体究竞有多大?人们还无法测定,因为任何风速器都经受不住它的摧毁。一般情况,风速可能在每秒50-150米,甚至最高达到每秒300米以上。更为可怕的是龙卷内部的低气压状态。龙卷风由于高速旋转其中心气压可以低至400毫巴甚至是200毫巴,这远远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毫巴。所以在龙卷风犹如一个巨大的吸泵一样,往往把它所触及的水和沙尘、树木等各种物体吸卷而起形成高大的柱体,这就是过去人们所说的“龙倒挂”或“龙吸水”。 不仅如此,龙卷风所到之处还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1896年,美国圣路易斯的龙卷风夹带的松木棍竟把一厘米厚的钢板击穿,1919年发生在美国明尼斯达州的一次龙卷风,使一根细草茎刺穿一块厚木板;而一片三叶草的叶子竟象楔子一样,被深深嵌入了泥墙中。足可见其能量之高、速度之快、力量之大。 1956年9月24日上海曾发生过一次龙卷风,它轻而易举地把一个22万斤重的大储油桶“举”到十几米高的高空,再甩到120米以外的地方;它有时可以把一栋房子从一个地方移到一个几千米开外的地方,而屋内的东西丝毫未收到任何损坏;它有时把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旋起抛送到几十米高的地方几分钟后在完整的放回地面而人或者动物安然无恙;它有时把一棵树一半的枝叶全部掳走只剩下关秃秃的枝干,而另一半却枝叶茂密丝毫未动、甚至是有时把一只鸡一边的的鸡毛全部把关而另一边却完好无损。 2007.9.6傍晚,江苏省高邮市高邮湖湖心出现了一个高达上千米水龙卷风现象,据目击者描述,龙卷风发生时云端与水面之间出现一个高达上千米、水天相接的黑色水柱,当时湖面水位顿时下降好几厘米!!“龙吸水”现象持续约10分钟消失后顿时大雨倾盆、天地之间混沌一片。 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它的能量来源于何处?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它又是依靠什么力量把湖水垂直输送到上千米的高空的呢?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发现:龙卷风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能量!这种能量其实就是龙卷风中心那个低气压态的真空所具有的能量。正是龙卷风中心真空能所产生的作用力(真空力)才导致了以上龙卷风发生时所遇到的种种奇异现象。 龙卷风的结构及其机制示意图如右上2所示: 这张图完整的说明了龙卷风能量来源和作用机制。 真空力与反重力所谓重力就是指,在地球上由于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有质量的物体所承受到的一种作用力,由此可见重力概念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重力是自然产物其本源是地球的引力(2)重力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量(3)重力等于物体受地球的引力和绕轴转动的向心力的矢量差(4)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非垂直)至上而下的(5)重力不完全等同于引力。 所谓重力现象就是指,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地球上凡是具有质量的物体均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呈现至高而低的坠落状态。 所谓反重力,目前物理、天体物理学界对此还处于一种数学公式的推演和猜测阶段,在现实中还没有被发现或者被证实,其公式的物理意义特指能够克服、抵消引力作用即平衡、排斥重力作用的一种具有斥力性质的未知作用力,此作用力又被称之为负压力或者负引力。 所谓反重力现象,即违反重力定律的物理现象,具体是指在重力作用效应下某种有质量的物体不但不沿着重力作用方向至上而下运动,反而逆反着重力方向自低到高运动的自然现象或物理现象。 在重力定律广谱适用的地球上的的确确存在着几种神奇的违背重力定律、违反重力现象的反重力现象,其中虹吸现象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反重力现象。 所谓虹吸现象,特指在没有任何外在作用力作用的条件下,液体在一个两端开口的、倒U型管道内违背重力定律、逆反重力方向自低到高、从下而上竖直流动的物理现象。(见图1)据我国史料记载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发现虹吸现象并应用于实践生产生活之中了,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中就对虹吸现象具有较为完整的书面记载。 “雨落高空、水流低谷”这是自人类产生以来永恒不变广谱适用的真理,对于虹吸管内的液体为什么会违背这个常理而逆反重力方向沿着水管倒流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人们似懂非懂、似知非知,直到公元164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托里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1608~1647)做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人们似乎才明白了虹吸现象背后的真相,大气压强这个词自此登上了科学历史的舞台。 大气压理论存在的缺陷和弊端 空气是一种有质量的物质,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会产生重力作用,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即气压为零,而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外汞柱上方即为上万米高的大气层,正是这上万米高的大气层所产生的重力“顶压”着那个玻璃管内的汞柱高度。大气压理论还有两个重要推论:一、大气压强最高可以支撑10.33米高的水柱;二、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升高随着降低,即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就降低一个毫米汞柱。这就意味着,越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压强越大所能支撑的水柱越高,海拔越高的地方压强越小所能支撑的水柱越低。 但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完全打破了大气压理论的这种推断,它就是水龙卷风现象!龙卷风是自然界中一种较为少见的大气现象,对它的形成机制和作用原理直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仍处于探索中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客观的定论,龙卷风发生时其巨大的能量来源和作用力至今还是物理学中一个未解之谜,特别是当水龙卷风发生时其中心部位总是会出现一个几百至上千米高的水柱现象,(见图3)关于这个水龙卷风中心部位几百至上千米高的水柱现象的成因更是物理学中一个未解的谜中谜!(关于千米高水龙卷风现象请详见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以下部分将这个水龙卷风中心部位中的那个成百上千米高的水柱现象简称为水卷柱现象) 龙卷风的体积一般相对其它风暴较小,直径平均为200-300米;直径最小的不过几十米,只有极少数直径大的才达到1000米以上。它的寿命也很短促,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几小时。其移动速度平均每秒15米,最快的可达70米;移动路径的长度大多在10公里至上百公里,短的仅仅只有几十米。 龙卷风所到之处电闪雷鸣、有时火光冲天,犹如飞机机群在低空掠过。龙卷风里的风速具体究竞有多大?人们还无法测定,因为任何风速器都经受不住它的摧毁。一般情况,风速可能在每秒50-150米,甚至最高达到每秒300米以上。更为可怕的是龙卷内部的低气压状态。龙卷风由于高速旋转其中心气压可以低至400毫巴甚至是200毫巴,这远远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毫巴。所以在龙卷风犹如一个巨大的吸泵一样,往往把它所触及的水和沙尘、树木等各种物体吸卷而起形成高大的柱体,所以龙卷风也有自然界的“吸尘器”的称号。 如果说水龙卷风卷起一个成百上千米高的水柱现象非常神奇、非常神秘,那么比这更加神奇、更加神秘的当数在2010.9.1我国海拔3200米的青藏高原的青海湖上发生的一起水卷柱现象,具各媒体报道该龙卷风中心部位也出现了一个成百上千米高的水柱现象! 水龙卷风现象特别是青海湖上发生的这起水龙卷风现象,让大气压理论倍受打击难以自圆其说:一、根据大气压理论大气压支撑高度最高不超越10米但是水卷柱现象最低的都在几十米、上百米以上的高度;其二、大气压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即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大约降低1毫米汞柱,可是水卷柱现象却可以完整的发生在海拔3200米的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中,由此可见,气压的变化并不决定水卷柱现象的形成,我们完全可以排除掉、摒弃掉水卷柱现象是大气压造成的这个结论。 根据重力定律,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前提下地球上一切具有质量的物质都必须保持静止状态和坠落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另外不同于重力作用即第二种作用力作用的前提下具有质量的物质才会改变持静止状态和坠落状态。既然排除了大气压力这个因素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水卷柱现象的产生呢?又会是一种什么力量不但不遵循重力定律而且竟然还可以克服、抵消甚至是反作用于重力作用呢? 仔细思索后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述的龙卷风结构当除了大气和气旋以外唯一剩余下来的的只有一个400毫巴甚至是200毫巴的超高真空态了,可见龙卷风中心那个成百上千米的水卷柱现象的形成和真空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真空具有一种可以克服并抵消重力作用的反重力作用力! 如果真空真是具有一种可以克服并抵消重力作用的反重力作用力,如果水龙卷风中心的水柱现象真是真空这种作用力导致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可以利用真空这个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任意“模拟”、“复制”出一个最少不低于10米以上高度的水卷柱现象,反过来,如果仅指利用真空果真能够“模拟”、“复制”出一个最少不低于10米高的水卷柱现象,那么就可以充分的证明:真空是一切水卷柱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能够充分说明真空不仅仅是一种能量和力量,更加有意义的是还能够充分说明:真空能所产生的是一种能够克服重力、抵消引力的反引力、反重力作用力! 接下来问题的关键是,仅仅利用真空能不能“模拟”并“复制”一个不低于10米高的水卷柱现象,很显然要利用真空“模拟”并“复制”水卷柱现象,必须得先制取真空,抽气机、真空泵、压水机等是目前社会上制取真空的主流手段,但是抽气机、真空泵制取的真空是无法形成10米以上的水柱现象的,这已经是被实践活动早已证实的事情,这种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 不过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关键的技术被遗漏和遗忘掉了,它就是世界上首次制取真空的技术方法,——托里拆利实验法,托里拆利实验?读者您可能一脸的茫然和满腹的狐疑?如何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制取真空的方法来制取水卷柱现象呢?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制取真空的方法制取水卷柱现象的技术方案二:(见图5) (1)、给一根14米长且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子内装满水银。 (2)、倒插入在一个装满水的水容器内后并打开下端开口处。 (3)、管内汞柱在重力作用下从管内坠落至水容器内,与此同时水容器内的液态水顺着管道由低到高、至下而上快速涌入管子内部并直冲14米高的管子顶端! (4)14米高的水卷柱“模拟”并“复制”成功!(14米高的水卷柱约等于1米高的汞柱高度) 14米高的水卷柱“模拟”并“复制”成功的科学意义: 一、14米高的水卷柱现象的出现(14米高的水卷柱约等于1米高的汞柱高度)充分证明了利用真空抽水、输水并不存在一个极限值问题而只是方法不得当造成的一种假象而已。 二、托里拆利实验结论存在严重缺陷,其实验中的汞柱现象产生的真实原因应该是由管内真空和管外大气压强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大气压强是一个次要的影响因素而真空作用才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传统经典物理学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以次要因素(大气压力)掩盖并隐藏了主要因素(真空作用力)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三、真空(空间)不但是一种能量而且还具备一种作用力量,并且这种作用力量还具备、具有抵消引力、平衡重力的功效,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反引力、反重力作用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