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斑尾柳莺 |
释义 | 白斑尾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davisoni)为鶲科柳莺属的鸟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 中文学名:白斑尾柳莺 拉丁学名:White-tailed Willow Warbler 界:动物界 纲:鸟纲 目:雀形目 科:鶲科 亚科:莺亚科 属:柳莺属 分布区域: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简介白斑尾柳莺 White-tailed Leaf-Warbler 雀形目 > 莺科> 柳莺属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Phylloscopus davisoni 描述: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冠纹柳莺上体绿色较少,下体更白。亚种disturbans的下体黄色较少,尾羽白色也少;ogilveigranti 的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 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粉红;脚-粉褐。 叫声:鸣声似山雀,典型的高调单音节pitsu接三音节的titsui-titsui-titsui或双音节的titsu-titsu-titsu。叫声类似,为单音的pitsiu或pitsitsui声。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物种简介中等体型(10.5厘米)的柳莺。上体亮绿色,具两道近黄色的翼斑;下体白而染黄;顶纹模糊,粗眉纹黄色,过眼纹近深绿色;外侧三枚尾羽具白色内缘,且延至外翈。甚似冠纹柳莺及峨眉柳莺,最好以声音及行为来区别,但外侧尾羽的白色较多。峨眉柳莺的顶纹不清晰且少黄色。冠纹柳莺上体绿色较少,下体更白。亚种disturbans的下体黄色较少,尾羽白色也少;ogilveigranti 的色较深,下体污白而具黄色纵纹。形态描述白斑尾柳莺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上体橄榄绿色或橄榄绿色沾黄、呈橄榄黄绿色。头顶中央具淡黄绿色中央冠纹,有的微沾灰色为淡灰黄绿色;眉纹淡黄色长而显著,眉纹和中央冠纹之间的头顶两侧为暗橄榄褐色,形成明显的暗色侧冠纹;贯眼纹暗褐色沾绿或为暗绿褐色,颊和耳羽淡黄绿色而缀褐色。腰鲜黄绿色,两翅暗褐色,外翈羽缘黄绿色,中覆羽和大覆羽末端淡黄色,形成两道黄色翅斑,有时前一道翅斑不明显。尾亦为暗褐色,外翈羽缘黄绿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内翈大部白色,次一对尾羽内翈仅具白色尖端。下体白色沾黄,胸侧和两肋沾橄榄绿色,腹中部乳白色,尾下覆羽淡黄色或淡黄白色。第二枚初级飞羽大多介于第八和第九枚之间或等于第八或第九枚。 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肉黄色或角黄色,脚淡褐色或橄榄褐色。 体型体重♂5-7g,♀7-11g;体长♂102-106mm,♀101mm;嘴峰♂8-10mm,♀9-1mmm;翅♂54-60mm,♀52-55mm;尾♂41-47mrn,♀43mm;跗蹠♂17-19mm,♀16-18mm (指名亚种) 。 野外鉴别特征白斑尾柳莺野外鉴别特征 小型鸟类,体长约10cm。上体橄榄黄绿色,头顶中纹淡黄绿色,侧冠纹暗橄榄褐色,眉纹淡黄色,贯眼纹暗绿褐色,两翅暗褐色,羽缘颜色同背,翅上具两道淡黄色翼斑,最外侧一对尾羽内翈白色。下体白色沾黄。 相似种冠纹柳莺体型稍大,最外侧尾羽内翈仅具窄的白缘,眉纹和下体亦较白,不及本种黄。海南柳莺和本种也很相似,但海南柳莺上体较绿,眉纹和下体较黄,侧冠纹较淡,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白色;而本种下体较淡,侧冠纹较暗,仅最外侧一对尾羽内翈白色,次一对仅内翈端部白色。·食 性: 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叫声鸣声似山雀,典型的高调单音节pitsu接三音节的titsui-titsui-titsui或双音节的titsu-titsu-titsu。叫声类似,为单音的pitsiu或pitsitsui声。 生境主要栖息于海拔3000m以下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也栖息于次生林和林缘灌丛地带。 习性白斑尾柳莺的习性 两翼同时快速鼓振,与冠纹柳莺相反。 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时候多3-5只成群。常在树冠层、有时也在林下灌木丛中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行动敏捷,快速地在叶丛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不易观察。繁殖期间鸣声清脆悦耳,其声似‘踢西欺威-踢西欺威-’。 繁殖期5-7月,营巢于地上,每窝产卵3-4枚。 分布信息分布范围白斑尾柳莺的分布 中国南方、缅甸及印度支那。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四川中部成都、东南部秀山、南川、南部古蔺、西部康定,贵州北部绥阳、遵义、中部贵阳、龙里、息峰、东北部江口、东南部榕江、雷山、南部望谟,云南西北部贡山、丽江、西部腾冲、盈江、潞西、龙陵、凤庆、双江、永德、保山、漾濞、永平、西南部澜沧、东南部蒙自、中部昆明,湖南和福建挂墩等地。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缅甸北部、柬埔寨北部、泰国东南部和中南半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的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云南西部、西北部及南部;disturbans于四川、贵州、云南东南部、广东、香港及可能于海南岛;ogilviegranti繁殖于中国东南山区与福建西北部的武夷山,并可能于广东北部的八宝山。迁徙经中国华部。 亚种白斑尾柳莺指名亚种(学名:Phylloscopus davisoni davison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 白斑尾柳莺西南亚种(学名:Phylloscopus davisoni disturbans)。在中国大陆,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 白斑尾柳莺挂墩亚种(学名:Phylloscopus davisoni ogilviegrant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